为什么都说CT的辐射很安全,但医学还在追求更低辐射的CT技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0 23:48 1

摘要:作为非医学出身的小编一直有个疑惑:为什么现在的CT检查已经在安全范围内,但医学科研人员仍然在追求更小辐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宋巍表示,只有安全的医学辐射才会被运用于临床,但是更低的辐射剂量就能让更多的患者更安全。

作为非医学出身的小编一直有个疑惑:为什么现在的CT检查已经在安全范围内,但医学科研人员仍然在追求更小辐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宋巍表示,只有安全的医学辐射才会被运用于临床,但是更低的辐射剂量就能让更多的患者更安全。

无处不在的辐射之间有什么区别?

生活中有很多物质会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或物质发射并在其中传播的能量,这就叫辐射。大到宇宙、太阳、地球,小到香蕉、Wi-Fi、烟草都有辐射。

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

非电离辐射包含很多种,手机、广播等无线电波,微波炉的微波,太阳、火源等的红外线,太阳光、灯光、显示器等的可见光,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紫外线灯等的紫外线,以及广泛用于医疗、工业、通讯的激光,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一般情况下,非电离辐射不会造成明显危害,只有长时间、高强度暴露可能存在潜在风险。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质子和中子等粒子流属于电离辐射,是医疗、工业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如果在电离辐射下过量暴露,可能对人体细胞和DNA造成损伤,增加癌症等健康风险。

CT有什么用?

在检查时,CT设备会发射出高能量的X射线束,这些射线在穿过人体时,密度高的人体组织会吸收更多的X射线,密度低的就吸收得少,这些差异性数据会被计算机处理,生成人体内部的断层图像。

传统X光虽然也是发射X射线束,但是CT能通过计算机处理及多角度重建,因此能得到更清晰、更详细的图像,尤其适用于观察骨骼、肺部、腹部器官等结构,对于诊断骨折、肿瘤、血管病变等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CT辐射到底有多大?

还是那句老话,离开剂量谈危害都属于耍流氓。

人体每年天然辐射暴露量2.4毫西弗,而做一次以下检查的辐射量是这样的:

胸片‌:约0.02毫西弗

常规CT‌:头部检查约1毫西弗-2毫西弗;胸部检查约2毫西弗-4毫西弗;腹部检查约4毫西弗-6毫西弗

低剂量胸部CT:约0.5毫西弗-1.5毫西弗

光子计数CT:胸部检查约0.3毫西弗—0.5毫西弗,心脏检查约0.4毫西弗—2毫西弗,其他部位因部位和个体差异,通常比常规CT减少20%~90%的辐射

‌人体健康受损的程度取决于辐射的强度以及暴露在辐射中的时间。那这些辐射有危险吗?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是目前执行的国家标准,标准显示,当辐射剂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医学上观察不到有明显的组织损伤;

当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在没有医学监护的情况下,有50%的死亡率;

当剂量超过6000毫西弗时,则可能致命。

另外,国家标准明确,普通人群连续5年‌平均不超过1毫西弗/年,或者单次不超过5毫西弗,都属于安全范围。

因此,只要规范接受检查,这些检查的辐射对人体来说都是安全的。

该如何保护自己受不必要的辐射?

01

医院是如何做辐射隔绝保护的?

只要是正规的医疗机构,放射科室都有完善的防护措施:

每间检查室墙壁内都镶嵌铅板,观察窗是铅玻璃制作,保护候诊和陪同人员。

在检查时,科室会提供铅衣,为患者无需检查的甲状腺、生殖腺等敏感部位进行屏蔽保护,在安全剂量下,还会加一层保护罩。

现在,光子计数CT等先进设备还采用自动调节剂量技术,根据体型优化扫描参数,在确保检查精准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辐射。

在医师开检查单前,也会仔细询问上次检查时间、是否属于敏感人群等情况,只有当医师认为明确诊断远比辐射风险重要时,才会开单检查。

如果怀疑患者存在脑卒中、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急重症时,CT检查是救命的必要手段。

02

辐射能被"清除"吗?

很多人误以为辐射会在体内残留,需要特殊方法排出。事实上,CT检查使用的X射线是瞬时性的电离辐射,扫描结束后辐射立即消失,不会在体内残留。

做完CT检查的哺乳期妈妈也可以继续正常哺乳。

03

日常辐射防护用具有用吗?

市面上的防辐射服、防辐射伞等用具,主要针对的是‌非电离辐射‌,对医疗检查中的电离辐射防护作用有限。但其实,日常生活中的非电离辐射没有必要特别防护。

而放射科医生、技师等职业人群在特定辐射环境中工作时,每人都会佩戴一个小小的剂量检测器,定期接受疾控机构的剂量检查确保安全。

所以,追求更低辐射技术到底有什么用?

1.进一步降低风险

尽管单次CT辐射在安全范围内,但对于需多次检查的患者,比如癌症随访等需要长期观察患者,累积辐射仍可能增加风险,更低剂量的检查,能帮助患者减少长期辐射暴露风险。

2.保护特殊人群

儿童、孕妇等人群对辐射更敏感,更低剂量的CT检查可为这些人群提供更安全的检查选择。

3.发现更早期的微小病变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现在的CT检查除了单次检查剂量降低,还会运用图像重建算法,在减少辐射的同时不损失影像的分辨力度,例如光子计数CT能将直径仅0.1mm大小的影像清晰显示。

这样一来,有肿瘤家族史、高血压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即使没有发现明显症状,也能在体检时放心运用CT检查,及时发现早期微小病变,早诊早治。

供稿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健康的蓝天白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