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的名义》里那些让人恨得牙痒的角色,不少观众脑海第一个浮现就是那张熟悉又带点“狠劲”的脸。侯天来,1957年生在吉林,从工厂流水线一路熬到电视剧黄金档,一辈子都和反派角色杠上了。
老戏骨侯天来近况:住吉林家乡,两个女儿均已出嫁,68岁依旧显得年轻
《人民的名义》里那些让人恨得牙痒的角色,不少观众脑海第一个浮现就是那张熟悉又带点“狠劲”的脸。侯天来,1957年生在吉林,从工厂流水线一路熬到电视剧黄金档,一辈子都和反派角色杠上了。
现在他已经68岁,人却越活越精神。 社交平台上的照片一晒出来,那状态别说同龄人羡慕,就连不少粉丝也忍不住感叹,“这真看不出来快七十的人”。
如今,他回归吉林老家,日子过得悠哉,两位女儿早就各自有了家庭。
小时候他是个普通教师家的孩子,没有优渥条件,也没有什么特殊资源。 父母都是教书匠,全靠工资养家,小日子平稳但谈不上宽裕。 偏巧赶上高考中断那几年,高中毕业没路可走,被分配进工厂,每天对着传送带发呆。 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这种生活换谁心里都堵得慌。 下班别人打牌聊天,他窝宿舍角落抱着表演杂志翻,有时候连灯光昏暗都顾不得。
身边同事看他的眼神挺复杂,说白了就是觉得做梦,一个拧螺丝的还能跑去当演员? 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消息一传开,这成了救命稻草,他21岁才咬牙报考艺术学院,比标准高中生晚好几圈。 白天还在车间忙碌,下班回宿舍复习到深夜,一坚持就是半年多。 考试当天紧张到手抖,但还是硬撑下来,把所有科目啃完,总算被本地艺术院校录取。
大学四年念完,本以为终于能大展拳脚,却发现现实一点情面不给留—— 话剧团人才扎堆,各种帅哥靓女都有,他外形一般,又矮又不起眼,根本排不上用场。 一年难有几次演出机会,大多数时间大家坐练功房发愣,看别人排练自己捞不到龙套资格也是常态。
同期同学有人改行,有人去了国外发展, 他死磕到底,在团里磨了好多年也没混出头绪, 结婚后妻子倒是一如既往支持,经常安慰:“金子总会发光”这种话听起来土,但关键时刻特别管用。
直到1988年,《太平天国》剧组突然找上门选演员,让他试镜小配角,还真被挑中了; 虽然只是露脸的小人物,可这是第一次站在镜头前,对一个三十刚出头还啥成绩没有的人来说,无异于新生一次。
拍完第一部戏后,以为事业要起飞,其实等来的还是冷板凳居多; 《日出》《决不放过你》这些作品播的时候基本没人关注,上电视像扔石头进湖水一样悄无声息; 收入低压力大,两位闺女出生之后负担更重;老婆操持家务、出去兼职补贴家用,把整个小家庭顶起来;
想转行?简历投出去不是嫌年龄大,就是说缺特长,没有地方愿意收留这样半道出家的男演员; 每当孩子问“爸爸你什么时候能演主角”,只能苦笑摸摸她们脑袋,说不出口那些沮丧的话,只能藏心底慢慢消化;
唯一幸运的是老婆从未埋怨,她只认准一句,你喜欢就继续努力吧,其它事情我顶着; 正是这股执拗,让这个男人哪怕再难也没松懈,空闲时照样琢磨怎么提升表演技巧,对着镜子研究各种微表情,也把经典电影扒拉了一遍接一遍学习模仿;
2003年的春风吹到了46岁的侯天来身上,《女人不再沉默》的汪显声彻底点燃观众怒火,“坏透”的气质一下印在大家记忆里; 导演夸专业敬业,同组演员私下佩服他的钻研劲儿, 剧集播出以后弹幕区满屏骂声,都奔着角色去,这对于专注反派路线的演员而言其实是最大的肯定——至少证明观众信服你的塑造力;
此后一段时间戏约越来越密集,只要遇见需要“狠角色”的编导,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侯老师, 无论大小坏蛋通吃,全凭实力抢占荧幕空间,很快成为业内公认和冯远征、丁勇岱齐名“三大反派代表”。
片场流传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侯老师从不用替身”,零下十几度雪地摔跤亲自上阵,一条不过就拍二十条,从来不会抱怨喊累; 同行都知道这个人实诚,不摆架子、不耍脾气、不插手八卦,是典型把全部精力耗费给工作与家庭的人物类型,
休息时其他人在聊娱乐新闻或者吐槽剧情设计问题,他则静静坐旁边捧剧本琢磨台词,要么闭目养神蓄积体力,为下一场景预热准备;
离开片场踏进家门变回丈夫和父亲身份,再累都会陪伴妻女写作业讲故事弥补错失的陪伴时间,用传统方式守护属于自己的温馨小屋,
2016年拍摄完《人民的名义》,明显减少曝光频率,并不是没人请,而是真的开始懂得取舍——身体跟不上节奏,更想陪伴一直默默付出的爱人一起享受人生余晖,
两个姑娘早已成婚立业,如今孙辈围绕膝前欢笑不断,每逢假期一家热闹聚餐,也是另一番圆满滋味,
每天遛弯买菜喝茶侃山,各种退休生活细节全记录到短视频账号,让网友直呼羡慕这样的自在状态;偶尔夫妻俩驾车郊游,把年轻攒下遗憾统统填补回来,这才叫真正意义上的知足和平淡幸福感,
至今仍然保持乐观豁达,该锻炼锻炼,该玩玩该吃吃,从容面对衰老过程毫无焦虑困扰。这份坦然,大概比任何奖项或荣誉更值得称道吧?
几十年来坚守原则,不炒作、不制造绯闻、一清二白混娱乐圈,这样纯粹而朴素的大叔级艺人在今天确实罕见。他始终相信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噱头营销靠谱百倍,那些虚华背后的隐患永远轮不到自己染指半分;
经历那么多年曲折波折,坚持梦想最终修成正果,即便迟来的掌声也是独属个人荣耀。追逐理想之路并非只有少年狂飙这一条选择,中途逆袭依然精彩动人。不靠运气,只拼恒心和耐性。有些明星红极一时最后销声匿迹,有些像侯老师这样步步登高,到退下来仍旧轻松潇洒活出了自己的范本;
过去那个21岁背书苦读只为抓住机遇的小伙,如今变成年近古稀却朝气盎然的大爷。从舞台幕后寂寞等待,到银幕前万人唾骂(因为太像坏蛋),再到晚景温柔平凡。“知足”二字写尽整个人生旅程,没有豪言壮语,也无需包装美化。一切顺其自然,自有答案。
来源:妙晴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