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山东聊城的王庄村,今年秋收时发生一件事,村里一位四十五岁的男人突发脑溢血病倒,家中六十亩玉米无人收割,那几天接连下雨,农机开不进田地,只能靠人工来掰玉米,结果十月十四日和十五日两天,村里一百多人自发带着三轮车、扁担和竹筐赶来帮忙,两天就把所有玉米收完,没有一
在山东聊城的王庄村,今年秋收时发生一件事,村里一位四十五岁的男人突发脑溢血病倒,家中六十亩玉米无人收割,那几天接连下雨,农机开不进田地,只能靠人工来掰玉米,结果十月十四日和十五日两天,村里一百多人自发带着三轮车、扁担和竹筐赶来帮忙,两天就把所有玉米收完,没有一个人开口要钱。
这事听起来像是好人好事,其实不是这样,村支书在微信群里喊了一声,过来帮忙的都是村里的人,而且都姓王,这个村子里的人几代人都住在一起,互相帮忙不是因为品德有多高尚,就是习惯成自然了,谁家遇到困难,大家随手就帮一把,帮别人也就是帮自己,有人收完自己家的玉米,就直接去邻居家帮忙,连饭也不用准备,干完活就回家吃饭。
农机没法使用,大家就采用人海战术来干活,按户分配任务,有人负责掰玉米,有人负责运输,有人负责堆放,六十亩地算下来需要三千多个工时,一百个人两天就能完成,这种效率城里人可能觉得难以想象,但在村里这就是平常做法,人手多力量就大,彼此熟悉以后干活速度更快,机械坏了他们也不着急,因为人还在。
收完玉米之后,村里没有停下农活,从二十五号开始,大家就一起帮着种小麦,先用机器把玉米秆打碎,再用播种机把种子播下去,这个做法不是临时想到的,是村里一直有的老规矩,收割只是第一步,把地种好才算真正做完,虽然没有人发工资,也没有人下命令,但大家都心里明白,互相帮忙靠的是信任。
相比之下,其他地方的状况就没那么顺利了,河南河北的一些村子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收玉米的时候只能靠政府出钱请外面的人来帮忙,这样成本很高,效率也上不去,还常常闹出矛盾。而王庄就不一样,那里的人没有全都离开,邻居之间天天见面,谁家有什么事大家都清楚,宗族关系也还在,做起事来有默契,不需要多说什么就能配合好。
这件事后来被人拍成视频,在网上火了一阵子,有人觉得这是传统互助方式的胜利,也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太过原始,现在很多平台都在推广“邻里帮”服务,可是真到了关键时刻,还是微信群加上三轮车这种方式最管用,这里面没有金钱往来,也不需要打卡计费,大家就是感觉应该帮忙,就直接去做了。
那个男人生病住院,他妻子守在病床旁边,医药费还没有凑齐,孩子需要上学,家里已经失去收入来源,全村人帮忙收完了玉米,但透析费用仍然付不起,这些事大家心里都清楚,只是没人说出口,地里的困难可以靠邻里互助解决,医院的账单却只能自己承担。
有人问王庄这件事算不算奇迹,我觉得不能算奇迹,这只是说明只要人还在走动,关系没有断开,村子自己就能运转下去,机器坏了可以找人修理,人要是散了就真的没办法了,现在很多人觉得农村没有希望,可是王庄的事让人看到,只要大家的心还热着,地还能耕种,日子就能继续过下去。
来源:信息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