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老山211高地战斗真相2:5.31战斗,哨位究竟是如何失守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1 02:20 1

摘要:1985年5月31号凌晨5点40,越军向我前沿阵地展开了猛烈的炮火准备,5点55,越军982团向我那拉方向的111、140、142、156、166阵地以及211高地等方向发起了进攻。

1985年5月31号凌晨5点40,越军向我前沿阵地展开了猛烈的炮火准备,5点55,越军982团向我那拉方向的111、140、142、156、166阵地以及211高地等方向发起了进攻。

同时其981团向662.6高地和老山方向,983团向八里河东山方向发起了牵制性进攻。越军蓄谋已久的T5-M1计划拉开了帷幕。

为了把战况介绍完整,咱们把时间往回调3天,调到5月28号。越军《第1军区陆军第26军步兵第322师567步兵团5营5连A6b高地进攻战斗》中记载:

5月28号夜里,越军的3个排秘密进入到了227高地、风洞、榕树山等地带,已经完成了战前的一切准备。这次行动由他们的副团长直接指挥,把指挥所设在了风洞。

这时候驻守211高地的是班长江玉平带领的6连6班,他们从5月19号凌晨接替1军1师2团7连8班进驻高地。

5月29号凌晨,199师595团调整了防御体系,由2营5连1班接替了6连6班的防御。注意这个时间点,因为这个调整发生在越军发起进攻前的29个小时。5连1班将29个小时后,在时间仓促、地形不熟,战斗准备很不充分的情况下,迎接越军一个连的强力进攻。

为什么要由5连临战前换防?这其实是199师的一个误判,具体原因将在下一集讲。

5连1班9名战士加配属的2名机枪手一共11个人接防211高地的3个哨位。

1号哨位由副班长陆欣带领战士王念顺、高昌彦、唐玉和防守;2号哨位由班长鲍虎民带领战士黄玉进、董安民、李丛光、张永银防守;3号哨位由战士查明才、辛胜康防守。

根据驻守1号哨位的战士王念顺的采访录音显示:

5月30号夜里,用美国产的夜视仪观察敌情的王念顺,在1号哨位发现对面有人影移动,他立刻汇报,却得到上面的反馈:说胡志明诞辰95周年,越南人不会打,不要瞎讲,搞得人心惶惶。

是人影还是树影,王念顺也拿不准。在这样的夜里,即便是美国产的夜视仪也没有办法发挥最大的功能。

后来班长鲍虎民从2号哨位来到1号哨位,用861步话机跟后方进行了联系......

凌晨4点的时候,夜视仪没电了,王念顺便结束了用夜视仪的观察,顺着观察台后面的石缝下到了洞底,通过洞壁上一个脸盆大小的观察孔继续观察越军的阵地。

为什么要提这个细节呢?一是因为王念顺是211高地战斗中我军第一个被俘的人员,二是,如果王念顺的汇报引起上面足够的重视,那会不会影响战斗的走向呢?

5月31号凌晨4点,也就是王念顺的夜视仪没电的同一时间,越军兵分三路开始秘密向211高地摸进。

据越军的战斗资料记载:发起进攻的是其5连,参加战斗的一共有87个人。

5点45,其1排在211高地东南方向展开,先头距我前沿约40米;2排在西南展开,先头距我前沿约20米;3排在西北方向展开,先头距我约70米。另外,其预备队部署在了227高地东面的山坡上。

随着1颗照明弹的升起,越军的炮弹铺天盖地地砸向了211高地。5点55,他们开始了步兵冲击。

越军炮火延伸的时候,不少敌人已经越过了227高地到211高地鞍部的雷场,爬到了半山腰,现在距离1号哨位只有20多米的距离了。

坚守1号哨位的副班长陆欣一边呼叫炮火支援,一边带领战士们用冲锋枪和手榴弹猛打,很快就打死打伤了10多个敌人,其他的敌人躲在了石头后面。

不过越军是以87人对11人的绝对优势兵力发起的进攻。正面的敌人被打了下去,侧翼的敌人已经冲了上来,大量的手雷扔向了1号哨位,手雷中还夹带着火箭筒的轰击。

在越军猛烈的火力下,洞口被炸塌,高昌彦、唐玉和牺牲,王念顺身负重伤晕了过去。哨位上只剩下了负伤的陆欣一个人在战斗,他从碎石里扒出了报话机背在了身上。然后抄起机枪对着冲上来的敌人猛扫,直到打光了子弹。

陆欣扔了机枪,又用冲锋枪扫射,子弹很快又打光了,来不及换弹夹的他又扔了几颗手榴弹,但是这时候敌人已经冲到了眼前。现在连扔手榴弹都来不及了,危机时刻,陆欣对着报话机大喊:“敌人离我五米了,向我开炮!”话音未落,他就拉响了手榴弹,扑向了最近的敌人……

陆欣与敌人同归于尽,重伤昏迷的王念顺落入敌手,1号哨位失守。

为什么陆欣的战斗过程如此详细?因为他是背着报话机战斗的,他拼杀的声音传到了后方......

在越军攻击1号哨位的同时,2号哨位也遭到了炮火的打击和围攻,密集的炮弹在洞口爆炸。

战士黄玉进负伤,董安民的耳朵被震聋。三部报话机也被炸坏了两部,洞口也被石块严严实实地堵住了,班长鲍虎民扒开洞口,一边指挥大家应战,一边呼叫炮火支援。

这时又有一发炮弹击中了哨位,机枪手李丛光张永银被炸牺牲。

就在这个时候,报话机传出来副班长陆欣“敌人上来了,向我开炮!”的呼叫,鲍虎民急忙回应:“你那里咋样?”,可是除了一声巨响后就再也没有回应。

鲍虎民向上级通报211高地的情况后,塞给了黄玉进一颗手雷,身负重伤的黄玉进拿着手雷向255高地爬去。

黄玉进出发后,2号哨位就被越军包围了,鲍虎民连着扔出3颗手榴弹,借着爆炸的硝烟带着董安民冲出了洞口,边打边退到了3号哨位。

越军继续围攻3号哨位,战士们顽强阻击,同时我166和146阵地上的机枪迫击炮也射向敌人,敌人的攻势被暂时遏制住了。

趁着这个机会,鲍虎民把剩下的4个人分成了两个组,自己和董安民一组,查名才和辛胜康一组,从3号哨位兵分两路向2号哨位展开了反击。

他们接近2号哨位时,敌人已经架起了机枪。鲍虎民连着扔过去2颗手榴弹。

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的辛胜康被炮弹击中,肠子流了出来,鲍虎民跑过去,用三角巾帮他裹住,然后继续往1号哨位冲,鲍虎民刚跑出去没几步,就听见辛胜康喊了声"班长",回头一看,辛胜康已经牺牲在了乱石当中。

鲍虎民冲到了1号哨位前的一块大石头后面,看见四五个敌人正在压子弹,他把4颗手榴弹装进了防毒面具扔了过去,巨响之后,敌人死了仨,伤了一个。

这时鲍虎民也已经多处受伤,子弹也打光了,正当他准备再扔手榴弹的时候,从背后扑上来一个敌人把他死死地抱住了。

已经精疲力竭的鲍虎民怎么也挣不开,旁边的敌人冲到了眼前,眼看着就要被抓俘虏。危急时刻,鲍虎民双脚往石头上猛地一蹬,身体借力连同敌人一起滚下了山崖。不远处的査明才这时也滚下了山崖。

辛胜康牺牲,班长和査明才生死不明,董安民面对强敌,只能边打边退回到了3号哨位。

鲍虎民没有死,他被树枝挡了一下侥幸活了下来,而那个抱着他的敌人被摔死了。遍体鳞伤的鲍虎民爬进了一个石头缝里,他饿了吃树叶,渴了用手榴弹的盖子接尿喝,顽强地坚持7天8夜后,爬回了255高地。

査明才也没有死,他滚下山崖后先是躲进了面向166阵地的一个石头缝里,然后爬回了3号哨位。

越军在经过调整后再次向3号哨位发起攻击,并夺占了哨位上的2个石洞。幸存的査明才董安民退守到最后的石洞里,好在洞口的这一面被周围我军阵地的火力所瞰制,越军也难以扩张战果,双方形成了对峙。

这里,关于査明才和董安民是否退守3号哨位,相关的记载是有出入的。我认为两位战士是退守到了3号哨位。具体将在下一集分析。

上午10点左右,在2号哨位被炸成重伤的黄玉进爬了3个多小时爬到了255高地。捡回了一条命。

战斗到中午12点半,那拉战区其他高地已经基本平静,但越军还在围攻211高地的3号哨位,211可以说是危在旦夕。

这时候,211高地的情况上级知道吗?回答是不知道.

《陆军第六十七军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总结》中记载:在574号阵地西高地防守的595团5连1班,战斗打响后与连失去联络,直到15时方发现前沿2个战斗小组的1、2号哨位失守。

说明一下,574号阵地西高地就是211高地。

晚上6点10分,排长刘海洋带领1个排26人增援211高地。211真正的炼狱之战到这个时候才算正式拉开。

下一期,将结合刘海洋的《战地日记》,对这场战斗进一步剖析。

来源:視觉传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