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新意惹人醉!10月30日,他们“再聚”横坎头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1 11:59 1

摘要:“他们以春之声、夏之乐、秋之韵、冬之歌为系列主题,在东部新城五一广场、生态走廊等点位实施‘星耀四明’惠民展演约400场。”

活动现场。本文图片均由记者 徐奕龄/摄

“他们以春之声、夏之乐、秋之韵、冬之歌为系列主题,在东部新城五一广场、生态走廊等点位实施‘星耀四明’惠民展演约400场。”

“他们牵头的‘九峰回村计划’,串联11个村社资源,引入了20余个新业态,激活了闲置农房37间,吸引了约600万元的社会资本。”

“他们在区里开展各类培训50余次,培养农村文艺骨干100余人次。”

……

一张张图,一个个村的高光时刻,满眼皆是四明大地上的蓬勃新气象。

而这背后,是一群默默用文化点亮乡村的人们——派驻在宁波的文化特派员。10月30日,他们“再聚”横坎头村。

回望去年六月,他们与各自的那个村“相遇”;今年五月,他们首次相聚“红村”分享一段段与乡村“相知”的故事。

而今,两年的派驻时光已走过三分之二,他们将过去一年半的深耕细作的成果浓缩进“五张图、八分钟”,在彼此的见证与鼓舞中,带着优质文化资源携手奔赴“最后一公里”的冲刺。

台下的文化特派员。

村村皆成景

照片上展现的是一个个村庄的焕新,是一股股潜力的破土。

在海曙区洞桥镇前王村,陆晓莉深入挖掘在地文化,打造“望见方舟”项目。她将科学家精神、志愿服务与文创设计熔于一炉,筹备原创舞台剧《一颗糖丸》,举办方舟讲堂10场,打造了独特而鲜活的乡村文化IP。

播种文化,贵在久久为功,有人从娃娃抓起。在北仑区柴桥街道河头村,阅读推广人李皓用一条“陪孩子读经典”的线路,串联起古建、花田与村咖。

“乡村的未来在下一代!”他设立的“棘螭读书角”与“有声墙”,盘活了乡村的闲置空间,也让阅读的种子在下一代心中生根。

好风景、好故事,更要“被看见”。

派驻在奉化区萧王庙街道青云村的邵琳带领高校团队启动“青云光影”项目,学生们记录修阊门的村民、追随旗袍队的身影、倾听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故事……

“青云的美,不应只藏在巷弄深处。”一个个朴实笑脸、一段段生动互动,被剪辑成充满生活气息的VLOG,让来的人走的人都能主动成为青云的记录者。

在江北区洪塘街道鞍山村,陈晟牵线搭桥邀请艺术家进村、改造乡村美术馆、开设公益美术课,助力“艺术乡建”扩充成PLUS版本;

央音文艺宣讲师李奕凡,发挥自身优势,将高层次艺术资源输入鄞州区东吴镇天童村,将音乐和乡野美景融合,展现幸福东吴的文艺气息;

派驻在前湾新区傅家路村的严渊,围绕该村原有的“蝴蝶”IP,举办一系列文旅活动……

一村一品,各美其美。他们深耕乡土,将独特的文化基因转化为每个村庄不可复制的风景。

人人皆自信

照片上绽放的更是一张张自信的笑脸,是一个个被点燃的梦想。

“南山东,金上蒲,山是金,水是金……共富路上再前行。”专业音乐与创作的陈星羽,遇见爱唱爱跳的上蒲村村民。

今年她发起“星耀宁海,大地飞歌”强蛟好声音村企歌唱大赛,以接地气的“户外卡拉OK”形式鼓励村民亮开嗓子唱出家乡之美。不止于本村,她还与派驻在前童镇大郑村的张莹联动,将大郑村村民推上了市级舞台。

与此同时,象山县石浦镇东门渔村的渔嫂船鼓队也在悄然蜕变。

这支曾因演出标准提高而暂别舞台的队伍,被林华奇从麻将桌旁重新“发现”。他改良船鼓、添置新装、聘请老师、拉起队伍,带领渔嫂们日夜苦练。

今年九月,她们终于亮相于跨越海峡的“如意信俗”省亲迎亲活动现场。“希望渔嫂们能保持热爱,经常登上大舞台。”林华奇满怀期待。

贯穿全年的“星耀四明”宁波市文化特派员公益展演,成为分享会上绕不开的高频词。

该品牌活动由派驻在宁波的156位文化特派员共同发起,持续挖掘培育“民星”,为草根文艺爱好者们提供了强资源、大舞台。

立志“帮村民成为乡野艺术家”的况艳,携手村民组成的镇海区贵驷街道兴丰村兴丰越韵社,成为“星耀四明”展演的常驻嘉宾;

派驻在鄞州区姜山镇走马塘村的陈莉娜策划主演国风音舞秀节目《鄞·颂》,带领“星耀四明”团队,闪现“浙BA”赛场;

距离“80场”的小目标只剩最后一场的杜海君,作为主要参与者,让“星耀四明”展演走出宁波,首赴杭城;

……

自3月29日启动以来,“星耀四明”已开展公益展演2518场次,参与展演文艺队伍814支,参与展演人数超万人。

这片土地最动人的新意,在于无数个体被点亮,在于一支支队伍被培育,在于乡风文明悄然生长。

黄江伟点评。

何以成就“全域之景”?

一地之功,非止于一域。一天的分享,是比拼,是互鉴。

“每位文化特派员都是一个活跃的文化细胞。当我们把这些分散的细胞有效连接、彼此加固,就能形成一个有力的有机体,实现‘1+1>2’的效能。”派驻在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的金建达说。

当每一个村庄都找到自己的“高光时刻”,当每一位村民都成为文化的创造者与享有者,点点星火便终成燎原之势,绘就出四明大地上生机勃勃的“全域之景”。

甬上名人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江伟,作为首批入驻“文化特派员赋能与服务平台”的专家,在点评中分享了他的观察:“相比半年前,我觉得今天大家的眼神更坚定、换位意识更显著、语气也更自信。今天活动的主题是‘我的点睛之笔’,我觉得将每个村的亮点、经验与案例汇聚起来,就能凝练成‘宁波经验’,未来更有望推向全国。”

记者 徐奕龄 徐挺/文 黄国飚/摄

来源:甬派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