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荷花奖”这一中国舞蹈最高奖项首次终评在新疆,当天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舞蹈作品《时间的声音》压轴登台,这也是我市文艺院团在“荷花奖”终评舞台的首次亮相。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畅彤)10月30日晚,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里,第十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终评精彩继续。
这是“荷花奖”这一中国舞蹈最高奖项首次终评在新疆,当天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舞蹈作品《时间的声音》压轴登台,这也是我市文艺院团在“荷花奖”终评舞台的首次亮相。
22时30分许,在四川师范大学舞蹈作品《格桑花开了》之后,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携原创舞蹈作品《时间的声音》登台,以精湛的舞姿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惊艳全场,向世界展现了木卡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荷花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以“荷花”命名,寓意舞蹈艺术的高洁与生命力。
“荷花奖”终评首次设在新疆,51支舞蹈角逐民族民间舞类最高荣誉,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旨在通过国家级平台推动新疆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而《时间的声音》是团队历时近两年精心打磨的作品,编导张慧以著名画家哈孜·艾买提1984年的油画《木卡姆》为创作蓝本,通过舞蹈语汇再现了木卡姆艺术传承者的群像。
张慧在采访中阐释:“木卡姆是活着的文明根系,我们想展现的不是封存的标本,而是时间中流淌的生命力。”作品原名《木卡姆随想》,但随着创作的深入,团队最终定名《时间的声音》,寓意“传承者的足迹是时间最深刻的语言”。
舞台上,舞者们以萨塔尔琴的旋律为引,著名音乐学家万桐书与木卡姆传承人吐尔地·阿洪两个人物形象穿插其中,通过刚柔并济的动作,刻画了从民间艺人到现代保护者的代际传承,共同致敬这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瑰宝。
来自北京的舞蹈爱好者李云海评价说:“《时间的声音》将木卡姆的抽象韵律转化为具象的舞蹈叙事,既有民族文化的根脉,又有当代审美的表达,代表新疆舞蹈登上‘荷花奖’舞台的优秀作品果然不同凡响。”
当天的演出还通过中国舞协央视频客户端等平台同步直播,有网友留言:“《时间的声音》让世界听到了文化遗产的心跳”。
演出在掌声中落幕,“荷花奖”终评落地新疆与乌鲁木齐市文艺院团的首度入围,共同构成了新疆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党支部书记王雯雯说:“时间本无语,但文明传承的声音永远响亮。今日我们荣幸登台‘荷花奖’,证明新疆故事完全可以在国家级舞台绽放光彩。”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