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跨越5000公里的生命救援,演绎着“宝叶一家亲·携手共奋进”的动人篇章;一本本印着中华经典插画的作业本,传递着文化交融的温度;一辆辆驶向长三角的冷链车,满载着产业援疆的硕果……长期以来,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叶城分指挥部(以下简称“叶城分指”)以
一场跨越5000公里的生命救援,演绎着“宝叶一家亲·携手共奋进”的动人篇章;一本本印着中华经典插画的作业本,传递着文化交融的温度;一辆辆驶向长三角的冷链车,满载着产业援疆的硕果……长期以来,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叶城分指挥部(以下简称“叶城分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对口援疆工作转化为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在医疗、教育、产业、文化等领域树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模范典范,谱写了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壮丽篇章。
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是叶城分指作为模范集体的行动自觉。2023年10月,得知5岁女孩姑丽娜孜因先天性脊柱黏连面临放弃治疗的困境,叶城分指迅速启动跨区域救助机制,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动宝山区慈善基金会解决医疗费用难题,协调上海新华医院组建专家团队实施手术。手术成功后,分指更将她家列为长期结对帮扶点,干部每月上门走访,将一次性的救助延展为持续的关怀。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成为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是各民族守望相助、心手相牵的最美诠释。
教育是民族团结的基石,是凝聚人心的深远力量。走进叶城县第七小学,孩子们手中印着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插画的“最美作业簿”,成为美育与传统文化熏陶的窗口。作为教育援疆的排头兵,叶城分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融入育人过程,用创新举措播撒团结种子。
教育援疆不止于课堂。叶城分指累计资助6000余名叶城籍大学生,用精准帮扶托举梦想;打造22所足球、14所篮球等体育特色联盟学校,帮助叶城学子在上海国际交互绳大赛中勇夺桂冠;推动“石榴籽小先生制”落地生根,让中小学生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者……叶城分指用教育为民族团结进步搭建起“连心桥”,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离不开实打实的平台与载体。叶城分指投资建成民族团结进步展览馆、昆仑国学书院等教育基地,构建起强大的宣传教育矩阵;组织近千名叶城学子赴沪研学,让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时代发展的澎湃浪潮直观呈现;支持叶城县篮球队勇夺全国“村BA”总冠军,用体育的激情凝聚起团结的力量。一系列举措,如同一条条纽带,将宝山与叶城、上海与新疆紧紧相连,让“一家人”的情感认同愈发深刻。
援疆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民生的改善上。在依提木孔镇,276公里的自来水管网蜿蜒延伸,3000户家庭告别了“靠天吃水”的日子;17.2公里乡村道路贯通后,农产品进城时间缩短一半;体育活动中心里,各族青少年在绿茵场上追逐足球梦想,上海市足协捐赠的400个足球,成了孩子们最珍贵的礼物。
今日的叶城,校园里书声琅琅,医院里秩序井然,产业园区生机勃勃,乡村田野瓜果飘香。2024年,叶城分指实施的24个援疆项目中,民生领域投入占比超过80%,直接惠及群众超50万人次。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民生温度与援疆初心的具体体现,是民族团结的生动注脚。
从生命至上的医疗救援,到润物无声的教育帮扶;从夯实基础的民生工程,到凝心聚力的文化交融——叶城分指用实干与担当回答了“援疆三问”,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叶城常开长盛。未来,宝叶两地必将继续手拉手、心连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