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下正是覆盆子成熟季节。这种富含维生素C、口感酸甜且兼具药用价值的野果,在环山乡环二村的寻梦园种植基地里,以规模化种植的崭新姿态焕发新生。
眼下正是覆盆子成熟季节。这种富含维生素C、口感酸甜且兼具药用价值的野果,在环山乡环二村的寻梦园种植基地里,以规模化种植的崭新姿态焕发新生。
基地负责人董相锋是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凭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现代农业的创新探索,他让曾经“藏匿”于山野间的覆盆子摇身一变,成为致富的“金果子”。
从装潢老板到“覆盆子创客”
出生于1981年的董相锋是大源镇人,在外从事装潢行业十多年,内心一直希望能够回到富阳创业。
“回来做什么,是那个时候一直困扰我的首要问题。”他说,童年在山间采摘覆盆子的记忆,始终萦绕在他心头。他深知这种野果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市场潜力巨大,且家乡的山地气候非常适合种植。“后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覆盆子产业做起来。”
2014年,董相锋开始奔波于富阳各个乡镇,寻找适合覆盆子种植的基地。几经辗转,最终在环山乡环二村流转了110亩山地,引进掌叶覆盆子品种,开启创业之路。
然而,创业初期困难重重。由于他不懂修剪技术、缺乏管理经验,又遭遇不利天气,起初的挂果率非常不理想。“最艰难的时候,也想过放弃,但最后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为解决种植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董相锋一边实践,一边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经过不断摸索,他逐渐总结出提高覆盆子产量的三步修剪法、覆盆子主要害虫防治方法以及提高果实饱满度的生态发酵肥阶段性施用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基地迎来首个丰收年,1.5万斤覆盆子鲜果通过采摘游销售一空,销售额突破30万元。
科技攻关破解“带刺痛点”
随着采摘游日益火爆,游客被覆盆子枝条上的皮刺划伤情况频发,这让董相锋意识到品种改良的紧迫性。
2020年,他与高校携手,开启了无刺覆盆子新品种选育项目,经过几年选育试种,如今已正式扩繁。
董相锋摘下一颗果实展示道:“你看,这个品种的枝条光滑无刺,单果重量比传统品种增加20%,糖度也提升了不少,非常适合采摘园种植。”
“美赐”新品种的成功选育,不仅有效解决了采摘体验的痛点,还开拓了种苗销售市场。目前,产品已在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地试种成功。
董相锋说,因市场所需,基地正在加紧扩繁培育“美赐”种苗,预计可以带动150多家覆盆子采摘园转型升级。
此外,2022年,他与浙江中药研究所、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建立了浙江省“十四五”农业新品种新“浙八味”道地药材覆盆子新品种选育示范基地,该新品种正在区域试验当中,不久就可以扩繁。
三产融合延伸“甜蜜产业链”
寻梦园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新鲜的覆盆子。
“鲜果采摘期只有30来天。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前期疏果阶段,我们会把果子烘干制成中药材;后续还会将过度成熟的果子用来酿酒。”董相锋说,“通过一系列深加工,能将覆盆子的销售期延长至全年”。
目前,基地已开发出果酒、果干、叶茶等多个系列产品。其中,采用低温发酵技术酿造的覆盆子酒,因富含黄酮类化合物,成为养生市场新宠,2024年销售额达60万元。
除了产品深加工,董相锋还计划打造“农业+文旅”综合体。他打算建设一个覆盆子科普馆,展示品种培育历程与药用价值;开发“亲子采摘+手工制作”体验项目,让游客在享受采摘乐趣的同时,学到更多农业知识。
在基地包装车间,58岁的村民裘师傅正熟练地给产品贴标。“在家门口上班,每月能挣4500元,还能照顾孙子,特别方便。”
目前,基地长期雇佣周边村民十多人,采摘季临时用工达30多人,每年发放工资超百万元。
此外,董相锋还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基地技术培训十余场,惠及种植农户80余人。
谈及未来,他内心有一个宏大的“大健康电商”计划:“富阳有很多从事‘药食同源’农产品种植的朋友,我想整合这些产品,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社群团购等渠道,打造区域性健康品牌。”
来源:富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