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种说法叫“食在四川,味在乐山”。踏入乐山,麻辣鲜香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正是乐山独特的城市烟火气。
有一种说法叫“食在四川,味在乐山”。踏入乐山,麻辣鲜香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正是乐山独特的城市烟火气。
10月31日
全球川菜界的目光投向乐山
——第八届世界川菜大会在此启幕
这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
更是今年5月
《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
正式施行后
首个聚焦川菜全产业链的大型会展
乐山
这座自带“美食基因”的城市
将如何接招?
又将如何借此契机
推进“世界美食之都”的
城市名片打造?
今天
四川发布“连线市州”栏目
带你走进乐山
看“美食优等生”如何以味为媒
探寻本地特色美食产业的进阶之路
过去我们总说“川菜难标准化”——毕竟川菜拥有麻辣、鱼香、怪味等24种经典味型,跷脚牛肉汤底的熬制时间、钵钵鸡红油的香料配比、甜皮鸭的糖色,大多依靠老师傅的眼力和手感。
但随着川菜立法明确保护特色与推进产业化并行,乐山正在破解“守味”与“扩产”的矛盾。
在乐山味道·食品饮料产业园中的纪六孃食品智能化生产基地,甜皮鸭制作的关键环节已实现智能化升级,但卤料配方和腌制工艺仍然严格遵循非遗技艺。数据显示,该生产线较传统工艺效率提升一倍。日产能达到1万只。
△纪六孃生产基地的净化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给甜皮鸭挂糖。图源新华网
保留“老师傅手感”的同时,又有智能化、标准化护航,产能的提升也带动了产业的扩张。目前纪六孃甜皮鸭在全川已有80家连锁店,今年6月,更是将门店开到了河南郑州。
这正是乐山推动川菜标准化的缩影。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乐山已先后组织制定乐山甜皮鸭、钵钵鸡、跷脚牛肉、牛华麻辣烫等8项特色美食地方标准。
△乐山甜皮鸭。摄影 王洁玉
标准化生产也为乐山美食走向线上、走向海外带来了便利。
以跷脚牛肉为核心产品的尽膳口福餐饮公司,也曾“试水”产品标准化。公司与即时零售平台合作开发销售的跷脚牛肉产品,在还原门店口味的同时,让消费者在家中也能够享受到与餐厅类似的口味体验。
线上销售为餐饮企业提供了新的销售增长点,也使其找到了餐饮新的可能性。如今,很多乐山的美食品牌,已从传统的小作坊模式向品牌化、标准化、工业化转型。
据悉,尽膳口福在尝试将“乐山味道”带入千万家庭的同时,也已带着“乐山味道”走进了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尽膳口福在日本的分店。图源小红书@盡膳口福
过去各自为战,现在抱团闯全球。
依托丰富的美食种类和非遗底蕴,乐山在保护的基础上,提炼“麻辣鲜香、原汁原味”的核心价值,通过品牌包装、视觉设计、传播推广等方式,围绕“乐山味道”打造统一品牌标识。
第八届世界川菜大会期间,“乐山味道”美国芝加哥品牌店将启幕。这是乐山美食国际化战略迈出的实质性一步——“乐山味道”从三江之畔飘香至全球餐桌。
打造“世界美食之都”,不仅要把美食推出去,更要吸引全球老饕走进来。
乐山大佛和峨眉山这两大世界遗产是乐山的王牌IP。当世界双遗产的“山水名片”与“美食名片”深度绑定,文旅融合让乐山从“过境游”变成“目的地游”。
乐山大佛一路向东,从张公桥好吃街到苏稽古镇,从豆腐脑到钵钵鸡……“白天拜大佛,晚上吃美食”,正成为游客来乐山的“标配”。
△乐山张公桥美食街。图源微嘉州
这份“标配”里,藏着乐山美食的文化厚度——全市已有44项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资源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舌尖美味有了非遗“身份证”。
游客们不仅能寻味,更能亲手参与非遗美食的制作。在上中顺街区的甜皮鸭非遗体验馆,通览卤制、烹炸的全流程后,游客可以在刷糖区亲手为金黄的鸭子裹上最后一层麦芽糖浆,通过体验定格独特的味觉记忆。
△来自坦桑尼亚的游客正在体验刷糖。图源微嘉州
此外,为打破语言壁垒,乐山准备了《双语美食旅游手绘地图》,让国际游客同样能顺畅解锁本地美食。今年“五一”假期,乐山200多家美食商家还推出双语菜单。
从数据来看,今年1—9月,乐山已经接待国内游客9619.3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26.5万人次、旅游花费123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9%、40%、18.3%。
影视也成为乐山美食“破圈”的利器。
以乐山非遗美食为文化背景的微短剧《我的归途有风》,讲述了一位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回到乐山老家,遇到百年川菜店老板,一起传承非遗美食并将其推向世界的故事。
△《我的归途有风》剧照
该剧不仅成功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首批创作计划推荐作品,剧中的特色美食,变脸、扎染等传统文化,以及四川人闲适自洽的生活状态,吸引了不少网友前往乐山打卡。
如何从“破圈”走向“做大做强”,是乐山特色美食产业下阶段的发展命题。
构建繁荣、创新、可持续的美食产业链,成为关键路径之一。
作为产业链发展的核心载体,乐山味道·食品饮料产业园得到省、市两级的重点支持,已签约落地新希望、纪六孃、中钦盛世、蜀味隆、鲁尔精酿、重庆初好等多个项目,推动乐山美食从“带不走的风味”变成“能快递的产品”,真正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乐山味道·食品饮料产业园。摄影 蔡雨宏
为夯实全产业链条支撑,乐山还将重点培育“中国绿茶之都”“中国魔芋之乡”“中国高端威士忌”等特色产业集群,打通食材种植、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全链条,让每一份“乐山味道”都有稳定的供应链支撑。
今年5月,乐山更是提出一个“五年计划”,将打造百亿甜皮鸭产业建设西部肉鸭第一城。
产业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撑。今年6月,乐山美食学院正式揭牌成立,目标直指建设成为支撑乐山打造“世界美食之都”的人才培养高地。
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精准对接乐山美食产业发展,打造供需适配、职教引领的专业体系;同时将牵头制定《乐山味道嘉州菜标准体系建设规范》团体标准,引导构建科学、统一、完善的乐山味道标准体系。
文化是“世界美食之都”的“灵魂载体”。在第八届世界川菜大会上,乐山首部美食文化专著《乐山美食图志》将正式发布。
△乐山小吃咔咔丝、豆腐脑和钵钵鸡。图源视觉中国
专著专章收录了163道乐山名菜,将成为游客探寻风味的“美食指南”,市民传承味道的“生活工具书”,职校学生研习技艺的“专业教科书”——让“乐山味道”不仅能尝得到,更能读得懂、传得下。
来源:四川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