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一千三百零一个县城之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1 11:25 1

摘要:先秦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浠水境内即有人类栖息,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境内有人类繁衍生息。夏商时属扬州地域,周为弦子国。西周后期,浠水隶属楚,楚灭弦子国后,浠水隶属楚之九江郡。秦汉至南北朝:秦统一六国后,浠水归衡山郡。西汉时,浠水属江夏郡蕲春县境地。汉末建安十三

浠水县是湖北省黄冈市下辖县,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形成低山、丘陵、平原地形。

先秦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浠水境内即有人类栖息,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境内有人类繁衍生息。夏商时属扬州地域,周为弦子国。西周后期,浠水隶属楚,楚灭弦子国后,浠水隶属楚之九江郡。秦汉至南北朝:秦统一六国后,浠水归衡山郡。西汉时,浠水属江夏郡蕲春县境地。汉末建安十三年,浠水属蕲春郡蕲春县境地。东晋时,浠水属豫州西阳郡。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分出蕲阳县西部置希水县,东部置蕲水县,隶豫州西阳郡,自此始有浠水县建置。南梁普通元年,改希水为 “浠水”,县名也为 “浠水”。隋唐至宋元:隋时,浠水属蕲春郡。唐高祖武德四年,浠水县改为兰溪县,同年,并蕲水于蕲春,同时析蕲春县东分置永宁县。天宝元年,又更名蕲水,隶淮南道蕲州。宋神宗熙宁五年,浠水属淮南西路蕲州。宋元丰五年,苏轼与庞安时同游蕲水县清泉寺并写下诗篇《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元初,浠水属河南行省淮西江北道蕲州路。元至正十一年,蕲黄农民举义反元,建都于蕲水县城清泉寺。明清时期:元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改 “蕲州路” 为 “蕲州府”,浠水属蕲州府。明太祖洪武九年,降蕲州府为州,浠水属黄州府管辖。清圣祖康熙三年,蕲州上隶湖北省,浠水属黄州府。清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克县城。中华民国时期:1912 年,废府存县,浠水属湖北省江汉道,后废道直隶于省。1926 年,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唐生智部进驻县城,成立县政府。1933 年,恢复始建县名 —— 浠水,属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7 年 9 月 11 日,解放浠水县城。1949 年 4 月 8 日,浠水县城宣告解放,5 月,浠水全境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 年 10 月,浠水县属湖北省黄冈专区。1970 年,隶黄冈地区。1995 年,隶黄冈市。2017 年 1 月,省政府批复同意在浠水经济开发区基础上设立省级高新区,定名为湖北浠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名人文化:浠水是北宋医王庞安时、爱国诗人闻一多的故里。置县 1560 多年来,孕育了明朝宰相姚明恭,清朝文武状元陈沆、文质等 110 名进士、418 名举人。还走出了辛亥革命先驱王汉,民国教育总长汤化龙,近代新儒学大师徐复观等。建国后,有院士闻立时、闻玉梅,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等近当代名家英杰,享有 “全楚文乡” 的美誉。历史文化遗迹:浠水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如茶圣陆羽亲自鉴定的 “天下第三泉”,建于唐朝的 “佛教圣地” 斗方山禅寺,孙策操练水军的策湖,禅宗三祖僧璨说法的天然寺,明清古建筑群文庙等。文学艺术:浠水的浠河是一条人文荟萃的河流,自古以来,王羲之、杜牧、李白、杜甫、刘禹锡、陆羽、苏轼、黄庭坚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来此游历,留下了斗方禅林、清泉古寺、浠川八景等人文景观。苏轼曾多次畅游浠水,写下了《浣溪沙・游清泉寺》等千古名篇。民间传说:浠水有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如白莲河是白莲仙子为解百姓干旱之苦,化作大河而成;斗方山则因大祖爷和二祖爷争斗,宝山一面被砸成方形巨斗而得名;还有鲁班在斗方山建庙,因小和尚学鸡叫而未完工的传说等,这些传说为浠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民俗文化:浠水是 “中国楹联文化县”“湖北省杂技之乡”,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楹联文化在当地广泛流传,百姓喜爱创作和张贴楹联,增添生活情趣。杂技艺术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才艺。三角山风景区:是鄂东名山之一,素有黄州府笔架山之称,以雄、奇、秀著称。方圆 60 平方公里,有小大山峰 28 座,主峰海拔 1055 米,是浠水的最高山峰。山上有名胜古迹、革命纪念遗址等旅游景观景点 156 处,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

三角山风景区

斗方山风景区: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因山形如斗而得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山。山上诸峰罗列,气势雄伟,风光秀丽,还有古寨遗址,系蕲黄 “四十八寨” 之一。

斗方山风景区

白莲河风景区:包括浠水县白莲镇、罗田县白莲乡所属的广大区域,其中河流中段建有白莲河水库。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流传着 “白莲仙子” 的传说,为景区增添了浪漫色彩。

白莲河风景区

望天湖风景区:位于浠水县西南部,长江中游北岸,现有水面(包括连二湖)1005 亩左右,淡水资源丰富,湖光山色,景色宜人。

望天湖风景区

月湖公园:地处北城新区,有五路一桥相连,三湖相通。公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园内景色美不胜收,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健身休闲、观光游览的好去处。

月湖公园

清泉寺:位于浠水县东南 15 里处的石岗村南,寺东有泉水,甘美清香,因名清泉寺。该寺唐代已有,现为明、清修建,寺内建筑古朴,氛围宁静。

清泉寺

天然寺:即三祖天然禅寺,是一座古刹名寺,风景幽雅,景点众多,四时有景、四季可游,每年的一些佛教节日,会有大量香客前来。

天然寺

芝麻湖藕:与黄州豆腐、樊口鳊鱼、武昌酒并为鄂东四大名产,自明清以来被列为朝廷贡品。此藕藕身粗壮,为四方形,表皮白色,滋润如白玉。生食甜脆可口,熟食炒不变色,煨汤汤不浑,且香味四溢,有滋补作用。

浠水芝麻湖藕

安息香:又名避疫香,为浠水老字号吴林茂香铺秘方配制而成,始创于清道光十八年。此香清香扑鼻,有提神解乏、驱蚊避疫、去秽除暑和增食欲促睡眠之功效。1938 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还在南洋劝业展览会上三次获奖,并得到 “天下第一香” 的金字匾。

浠水安息香

朱店粉丝:采用优质绿豆、碗豆、蚕豆为原料,运用传统工艺、配方,经过 12 道工序加工制作,天然晾晒而成。该粉丝直细均匀、洁白晶莹、久煮不糊、复煮不浆,主佐皆鲜,畅销国内外。

浠水朱店粉丝

菜系特征:浠水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食佳肴具有鲜明的 “鱼米之乡,蒸煨擅长,鲜香为本,融和四方” 的楚菜特征。浠水拥有巴河莲藕、茅山螃蟹、望天湖胖头鱼等 9 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优质的食材为其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传统宴席文化:浠水县民间酒宴传统习俗丰富,酒席按规格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为鱼翅席,第一进先呈十盘精制茶点,佐以每人一碗鸡汤,第二进有八至十二围碟卤味、四至八盘时鲜水果、双主菜、双热炒、双硬菜、双特色等,第三进则有四大件、咸点与汤品、饭菜组合等。中等为香蕈席,前奏是先摆八至十盘糖果,奉茶同食油炸糍粑或肉包,正宴有海参蹄花、炒酥园子、香蕈肉片等菜品。下等席包括豆腐干席和三元席,豆腐干席有糯米圆子、心肺豆干、汤下粉丝等菜品;三元席则以糯米圆子开头,还有炒猪心肺、肉炒粉丝等菜肴。每种宴席不仅讲究菜品搭配,更蕴含着深厚的民俗寓意,如婚筵上香蕈肉片时鸣炮行礼,白事时孝子向抬龙杠者跪拜等。

特色美食

银鱼炖鸡蛋:浠水策湖盛产银鱼,将银鱼用温水泡发后,与打散的浠水特色鸡蛋一起小火慢炖,撒上葱花即可出锅。汤鲜味美,色泽金黄,银鱼如玉镶嵌其中,既有营养又美味。

银鱼炖鸡蛋

鲜煨膈膜肉:这是浠水绿杨的特色招牌菜。将新鲜土猪膈膜肉切块焯水,用菜籽油炒香后加开水焖煮,再盛入小瓦罐配辅料文火焖煮 1 小时以上。此菜鲜嫩可口,咸香浓郁,营养丰富。

鲜煨膈膜肉

巴河莲藕汤:精选巴河望天湖核心产区的九孔藕,搭配家养黑猪筒子骨,经过多次翻煮,让骨头的精华与九孔藕的鲜甜充分融合,口感粉糯,汤汁浓郁,相传是清代浠水巴河状元陈沆家厨娘所创。

浠水巴河莲藕汤

农家烧苕粉:是浠水本地的家常菜,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的浠水华桂山区农家。将红薯加工成的苕粉与肉末、香菇、木耳等配料一起烧制,苕粉滑嫩 Q 弹,口感丰富。

浠水农家烧苕粉

茅山螃蟹:学名中华螯蟹,产地为策湖。这里雨量充沛,湖水清澈,水草丰富,无工业污染,适宜螃蟹生长。茅山螃蟹肉质肥嫩,营养丰富,蟹黄重,味香无油腻,无泥腥。自明洪武三年起就作为贡品入朝,1999 年在中国农业产品博览会上获 “湖北名牌产品称号”。

浠水茅山螃蟹

巴河鱼面:以望天湖优质鲜鱼、高级面粉、生粉为主要原料,配有鸡蛋、精盐等佐料,使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既可作主食,又可作宴席名菜,可炒食、炸食或煮食,是火锅的上好配料。历史上曾作为朝廷贡品,20 世纪 80 年代曾获农业部优质奖,2001 年度被农业部评为名优产品。

浠水巴河鱼面

欢迎大家补充指正,并分享出作者没有提及到的事物。

可向作者投稿推荐自己的家乡,谢谢大家。

来源:手机上的旅行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