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情绪感染”,是说人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会不自觉地体验他人的情绪,然后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
当今时代,绝大多数人都会刷朋友圈。
虽然朋友圈里的内容繁杂多样,但却不是每一条内容,都能受到所有人喜欢。
比如:有的人会在朋友圈里打广告,有的人每天发几十条朋友圈,还有人发的朋友圈全是负能量……
对于这些不受人喜欢的内容,我们都会选择屏蔽功能,也就是“不看他的朋友圈”。
用了这个功能之后,我们就不会被那些无用的信息影响,从而使自己得到清净。
手机里的这个“屏蔽功能”很好用,但很多人却忽略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屏蔽能力”。
先来说说,我们为什么容易被朋友圈的内容影响?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情绪感染”,是说人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会不自觉地体验他人的情绪,然后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
曾经有朋友说过他屏蔽朋友圈的原因:
看到朋友圈满屏的广告,潜意识就会想:“都是朋友,还想赚我的钱”;
看到某人一天发几十条朋友圈,就会心想:“我刷朋友圈,是为了看朋友们最近的新鲜事,而不是来看你一个人直播生活”;
看到负能量的朋友圈,就会觉得:“你自己心态消极也就罢了,还把别人当情绪垃圾桶”。
你看,仅仅是刷个朋友圈,我们都会被其中的信息感染情绪。
基于“情绪感染”这个心理学理论,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也要学会屏蔽他人的信息,不要过度把别人的话放在心上。
朋友小马就吃过这方面的亏:
小马一直是个不善交际的人,从来不敢在人多的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
参加工作以后,小马慢慢觉得,这种性格会影响职业发展,于是就打算战胜自我,主动请求去给一群客户讲解产品。
在练习讲解的过程中,一位同事随口说到:“你这个讲解方式太老套了,恐怕客户不爱听。”
小马听完这话,心中像压了一块石头,胸腔也堵着一口气,开始反复怀疑自己。最终,小马还是向领导提出,由别人去给客户讲解产品。这也使得领导对小马大失所望。
但事实上,评价小马的那位同事,平时就比较喜欢在鸡蛋里面挑骨头,他的评价也只是基于他自己的喜好,并不是客户的喜好。
但小马偏偏因为受到了情绪感染,过度解读对方的评价,反复地贬低自己、怀疑自己,使自己丢失了一个升职加薪的机会。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接纳和认可。因此,当别人对我们提出批评或者负面评价的时候,我们就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焦虑。
所以,懂得在人际交往中屏蔽他人的信息,显得尤其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拥有这种屏蔽能力呢?
首先,我们要区分事实和观点。很多时候,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只是对方的主观看法,并不是客观事实。所以在遭遇负面评价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他说的是事实吗?他说的话对我有用吗?”
其次,要建立稳定的自我认知。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只有你自己。你自己是什么样,没有人比你更清楚。建立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帮助你在面对批评时,冷静处理。
最后,设定心理边界。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的评价是无孔不入的。所以,如果你实在无法坦然接受他人的评价,那么就离那些无益的言论远一点。保持社交距离,也是保护自己的情绪空间。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如果你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那你永远都会是他们的囚徒。”
生而为人,难免会评论他人,也难免会被他人评论。但无论是哪一种,几乎都是个人的主观看法。
面对善意的评价,要学会听取;遭遇恶意的看法,要懂得过滤。总而言之,懂得屏蔽无益的信息,是人际交往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希望你能拥有!
—End—
来源:非渔非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