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老了,身体这部“机器”确实会慢慢出点毛病。但老年人最怕的不是病,而是“查病”——查得多了、查得杂了,结果一堆指标看不懂,搞得自己心慌慌,家人也跟着焦虑。李兰娟院士曾提醒:77岁之后,体检不在于查得多,而在于查得准。
人老了,身体这部“机器”确实会慢慢出点毛病。但老年人最怕的不是病,而是“查病”——查得多了、查得杂了,结果一堆指标看不懂,搞得自己心慌慌,家人也跟着焦虑。李兰娟院士曾提醒:77岁之后,体检不在于查得多,而在于查得准。
有些检查,查与不查没差别;有些检查,错过了就不好补救。岁数大了,检查讲究策略,不能再像年轻时“全套走一遍”那样粗放了。
说到底,一个77岁以上的老人,体检最该盯紧的,其实就那么几项。不是医院为了省钱,也不是医生怕麻烦,而是经验告诉我们:真正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不是小毛病,是那些“沉默的大病”,不声不响,却能要命。
很多老人觉得自己没高血压、没头痛,心脏也没跳得特别快,就以为心脑血管没事。但事实是,多数心脑血管病变在早期根本没症状。特别是77岁以上的老人,血管弹性变差、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往往不痛不痒,却已经快要“爆雷”。
体检时,心电图、颈动脉彩超、血脂水平等检查并不是“选做项”,而是“必须项”。尤其是颈动脉彩超,能看到有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有没有斑块,这是预测中风风险的重要指标。而血脂的检查,不只是看有没有“高脂血症”,更多是评估血管堵塞风险。
很多老人怕麻烦,不愿意查这些,还说“身体好着呢”。但医生最怕的,恰恰是这种“没感觉”的病人。因为心梗、中风、猝死,不是一点点不舒服,而是一下子出事。等到症状明显,常常已经晚了。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人到七十以后,肾功能已经悄悄下降。肾脏不像心脏那样一出问题就胸闷气短,它坏起来特别默默无闻。肾功能出了问题,很多药都不能随便吃,连饮食都得调整。最怕的是,老人很多时候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对肾脏的伤害更是“温水煮青蛙”。
77岁以上的老人,体检时一定要查肾功能。不仅仅是看肌酐和尿素氮,还要做尿常规,查有没有蛋白尿或者潜血。这些都是慢性肾病的早期信号,一旦发现问题,还可以通过调整用药、控制血糖血压、饮食干预来延缓病程。
血糖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指标。很多老人会说“我吃得少,不会有糖尿病”,但其实老年糖尿病常常没有典型症状,甚至很多人查出来血糖高时,病程已经不短了。高血糖不仅伤肾,还伤眼、伤神经,甚至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
一提到体检,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癌症。确实,年纪大了,肿瘤风险比年轻人高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全身查癌”。李兰娟院士也强调,肿瘤筛查要有选择性,不是所有的癌都该查,更不是查得越多越好。
77岁以上的老人,身体器官代谢能力下降,很多侵入性检查反而增加风险。比如胃镜、肠镜,不是不能做,而是要看有没有指征、有无症状、有无家族史。没有任何症状的老人去做全套肠胃镜,最后查出来个小息肉,手术风险却更大,不一定值得。
但有些癌种,筛查是有必要的。比如肺癌,低剂量螺旋CT可以在没有症状时发现早期病灶。女性的乳腺癌、男性的前列腺癌,也有相对成熟的筛查方法。但前提是要结合个人体质、家族史、生活习惯来判断是否需要查,而不是“一窝蜂”检查。
医生不是怕查,是怕查了也没用。更怕老人查了一堆,结果自己看不懂,吓得晚上睡不着。有时候,查出来的东西未必真有问题,可老人一听“结节”“阴影”,就以为自己得了大病,反倒弄巧成拙。
年纪越大,体检越应该有“边界感”。不是说不查,而是要知道查这些项目背后是为了什么。有些指标是为了早发现、有些是为了监测慢病控制情况,还有一些纯粹是心理安慰,但后者没必要花大钱折腾。
体检不是打怪升级,查得多不等于安全感多。有时候,查得多反而乱了阵脚。老人家最需要的是稳住已有慢病、预防突发风险、维持生活质量。那些查出来也不影响治疗策略的项目,查了也白查。
体检报告出来后,一定要找专业医生解释。不要靠自己“百度”,也不要听邻居“吓唬”。每个身体状况不一样,同样一个指标,可能对你来说没事,对别人却是高危信号。
说到底,77岁以上的老人,身体就是“老房子着火”——看着外面没事,其实里面已经有点松动了。体检不是为了吓人,也不是为了查出多少病,而是为了守住还能守住的健康。把有限的精力和金钱,放在最关键的几个项目上,这才是聪明体检的方式。
很多时候医生劝老人做检查,老人总是摆手:“我都这岁数了,查那么多干嘛”。但也有些人,听说别人查了什么,就非要自己也查,查完又后悔。这两种心态,其实都该调整。
活到七十多,不容易。活得健康、活得安心,更是难上加难。体检,是为了“知道身体现在在哪”,不是为了查个明白、吓个半死。别乱查,也别不查,查对了才有意义。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李兰娟.老年人健康体检的科学策略探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41(7):721-724.
王志强.老年慢病管理与体检项目选择[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5):402-406.
陈慧敏.肿瘤筛查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J].现代医学,2021,49(12):1681-1685.
来源:医璐健康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