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可在我心里,最牵挂的还是故乡那片翠绿的蒜田。去年秋天,邻家王叔蹲在田埂上,捏着干瘪的蒜头直摇头:“这蒜怎么越长越抽抽?”其实,种蒜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关键是要摸透它的脾性。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可在我心里,最牵挂的还是故乡那片翠绿的蒜田。去年秋天,邻家王叔蹲在田埂上,捏着干瘪的蒜头直摇头:“这蒜怎么越长越抽抽?”其实,种蒜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关键是要摸透它的脾性。
选种如择偶,重在知根知底
老话说“好种长好苗”,挑蒜种就像为自家闺女选夫婿,得睁大眼睛仔细看。我总爱选那些紫衣紧包、瓣瓣饱满的蒜头,托在掌心掂量,沉甸甸的才有分量。母亲常说:“蒜瓣要像十八岁姑娘的脸蛋,光滑水嫩。”那些带斑点、捏着发软的,可千万不能要。选好的蒜种要在屋檐下晾两天,让它们吹吹自然风,这好比给种子做放松,醒神又提气。
整地如迎宾,讲究体贴周到
整地这活儿,得拿出待客的真心。深翻土地时,铁锹要一铲到底,把硬结的土块细细揉碎。这时的泥土散发特有清香,混着腐熟的农家肥,就像给大地铺上松软的棉被。我们这儿的老农常说:“地要整得如细沙,蒜头才能安下家。”如果土壤偏酸,不妨撒些草木灰;如果偏碱,就拌些腐叶土。这调理土地啊,恰似中医诊脉,讲究的是阴阳平衡。
播种如育儿,贵在恰如其分
秋分前后,正是下种的好时候。这时的阳光不再灼热,微风带着凉意。每个蒜瓣入土时,我都小心地将尖头朝上,仿佛在安顿熟睡的婴儿。株行距要留得宽松,给它们足够的生长空间——这道理就像养孩子,既要精心照顾,也要懂得适时放手。播种后浇的那遍定根水,要像春雨般轻柔绵密,若是水流太猛,反而会冲走希望的种子。
田间管理如刺绣,功夫全在细微处
蒜苗破土后,日子就变得特别有趣。清晨露水未干时,我总爱蹲在田边,看嫩绿的叶片如何一点点舒展身姿。间苗时要狠得下心,把瘦弱的苗株及时拔除,这叫“舍小求大”。追肥要把握时机,苗期施氮肥就像给孩子补营养,鳞茎膨大期追磷钾肥则似考前冲刺。最妙的是雨后除草,湿润的泥土散发沁人芬芳,一伸手就能连根拔起。
收获如赴约,全在时机把握
当蒜叶渐渐转黄,像疲倦的旅人微微低头,便是收获的信号。选个晴朗的早晨,用铁锹轻轻探入土中,随着“噗”的轻响,圆润饱满的蒜头便跃入眼帘。这时的喜悦,就像老农脸上绽开的菊花纹,藏都藏不住。晾晒蒜头要选通风的廊檐,让它们慢慢收干水分,待到外皮酥脆,便可编成辫子悬挂储藏——这金黄的蒜辫,何尝不是农人最得意的杰作?
说来也巧,去年照这方法种蒜的王叔,如今逢人就夸他家蒜头个个像胖娃娃。可这不,前几天他又来找我念叨:“你说这地种久了,会不会像人一样累着?明年该怎么让土地保持这般活力呢?”
来源:资阳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