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阵子帮表弟查国考岗位表,翻了200多个岗位,他突然拍大腿:“早知道当初好好考四六级了!” 他大三时听学长说“四六级就是废纸,毕业也用不上”,就没认真准备,结果现在想报的税务局、海关岗位,几乎都标着“英语四级成绩425分及以上”,连报名资格都没有。不光国考,现
前阵子帮表弟查国考岗位表,翻了200多个岗位,他突然拍大腿:“早知道当初好好考四六级了!” 他大三时听学长说“四六级就是废纸,毕业也用不上”,就没认真准备,结果现在想报的税务局、海关岗位,几乎都标着“英语四级成绩425分及以上”,连报名资格都没有。不光国考,现在不少企业、事业单位招人也卡四六级,以前总觉得“过不过无所谓”的证书,不知不觉成了很多机会的“敲门砖”。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为啥别再轻视四六级,以及没考过的人还有啥补救办法。
先说说国考里的“四六级门槛”有多高。我特意查了2025年国考招考简章,发现中央部委、直属机构的岗位,80%都对英语有要求——要么四级425+,要么六级425+,甚至有的外交部、商务部岗位,要求六级500分以上,还得加试英语笔试和口语。就算是基层岗位,比如县级税务局、市场监管局,也有近40%明确要四级证书,比5年前多了一倍还多。
身边有个朋友小王,去年国考报了家乡的税务局岗位,笔试面试都过了,结果政审时因为没四级证书,直接被刷下来。他后来跟我说,当时岗位表写着“优先录取有四级证书者”,他以为“优先”就是“可有可无”,没当回事,没想到最后因为这个细节错失机会。还有个女生更可惜,她考了三次国考,每次笔试都进面,但每次都因为没六级证书,报不了更心仪的省直岗位,只能报不限英语的乡镇岗,竞争比高达1:200,最后还是没考上。
为啥国考这么看重四六级?不是故意“刁难”人,而是很多岗位确实需要英语能力。比如税务局要处理涉外企业的税收申报,得看懂英文财务报表;海关要查验进口货物的英文单据,不能连“原产地证明”“关税税率”的英文都看不懂;外交部、商务部更不用说,日常要跟国外机构沟通,英语听说读写都得过关。以前这些岗位可能还会“先招人再培训”,现在更倾向于“招有基础的人”,省去培训成本,也能让新人更快上手。
而且国考对四六级的要求,还在慢慢“升级”。5年前只有中央岗位卡四六级,现在基层岗位也开始提要求;以前四级425分就够,现在有的岗位要求六级,甚至指定分数。比如2025年国考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国际援助项目管理”岗位,不仅要六级500+,还要求“能独立撰写英文项目报告”;中国贸促会的岗位,加试英语的占比达到100%,口语不过关根本没法入职。
除了国考,企业招人也越来越看重四六级。以前只有外企、外贸公司卡四六级,现在互联网、金融、国企都开始提要求。我有个同学学计算机的,去年面试某大厂的“海外技术支持岗”,笔试编程题全做对了,结果HR问“四级过了吗”,他说“没过”,HR直接说“那没法推进,这个岗位要跟国外客户对接,得能看懂英文技术文档”。最后他只能去小公司,薪资比大厂少了3000多。
就算是不直接用英语的岗位,四六级也成了“筛选工具”。某国企HR跟我说,他们招行政、财务岗时,会把四六级作为“隐性门槛”——简历太多看不过来,先把没过四级的筛掉,“不是说没过的人能力差,而是通过四六级,能看出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和自律性,连基础考试都没准备好,很难相信他能认真对待工作”。还有银行招人,不管是柜员还是客户经理,几乎都要求四级,有的股份制银行甚至要求六级,“现在银行有很多跨境业务,就算柜员,也可能遇到外国客户办卡,得能简单沟通”。
可能有人会说“我不考公、不进大厂,四六级就没用了吧?” 其实不然,就算是普通工作,四六级也可能帮上忙。我邻居家的孩子,学汉语言文学的,毕业去了本地的文化局,负责整理非遗相关的资料,去年单位要跟国外博物馆合作办展览,需要把非遗介绍翻译成英文,同事里只有他过了六级,能帮忙校对翻译稿,最后他因此被评为“年度优秀员工”,还涨了工资。他说“以前觉得四六级没用,没想到关键时候能派上用场”。
还有人觉得“四六级分数不重要,过了就行”,但现在不少单位开始看分数。比如某央企招聘,明确“四级500分以上或六级450分以上优先”;有的互联网公司校招,会把四六级分数纳入“综合评分”,分数高的人面试时更有优势。不是说分数低就一定不行,但高分数确实能多一个“加分项”,尤其是在大家学历、实习经历差不多的时候,四六级分数可能就是“决胜关键”。
要是已经毕业,或者还没考过四六级,还有啥补救办法?首先,在校生一定要抓紧时间考,大四之前还有机会,别等毕业再后悔。要是基础差,可以报个网课,每天花1小时背单词、练听力,坚持3个月,过四级基本没问题。我有个学妹,大三时四级考了380分,后来每天背50个单词、做1套真题,半年后考了460分,顺利过线。
其次,已经毕业的人,虽然不能再考四六级,但可以考其他英语证书替代。比如“公共英语五级(PETS-5)”,社会人员能考,认可度跟六级差不多,不少事业单位、国企都认;要是想进外企,可以考“托业(TOEIC)”,主要考商务英语,难度比四六级低,分数高的话也很有竞争力。我有个学长,毕业时没考过六级,后来考了托业800分,最后进了某外企做供应链管理,薪资比同期入职的人高了2000元。
最后,不管考不考证书,都要提升实际英语能力。比如平时看英文新闻、听英语播客,积累常用词汇;要是有机会,跟外国人简单沟通,练口语。就算没有证书,要是能在面试时流利地用英语自我介绍,或者看懂英文资料,也能让HR眼前一亮。
以前总有人说“四六级没用”,但现实是,它已经成了很多机会的“入场券”——国考、大厂、国企,都在悄悄把四六级作为筛选标准。不是说没过四六级就一定没前途,而是有了这个证书,能多很多选择,少很多遗憾。
想问问大家:你们当时考四六级是认真准备的吗?有没有因为没考过四六级,错失过什么机会?或者你觉得四六级到底有没有用?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和看法。
来源:星辰下漫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