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8日,英伟达正式推出量子经典互连技术NVQLink,这项突破性技术首次实现了量子处理器与AI超级计算机的微秒级无缝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计算系统。
英伟达的一小步,可能是中国量子计算产业链的一大步。
10月28日,英伟达正式推出量子经典互连技术NVQLink,这项突破性技术首次实现了量子处理器与AI超级计算机的微秒级无缝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计算系统。
这一技术飞跃不仅解决了长期制约量子计算发展的实时控制瓶颈,更为全球量子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中国,神州信息、科大国创和国盾量子这三家上市公司,正从不同角度切入量子赛道,借助这次技术浪潮展现各自的发展潜力。
一、技术拐点:NVQLink突破量子计算关键瓶颈
量子计算长期以来面临一个根本性难题——如何实现量子处理器与经典计算机之间的高效、低延迟通信。
英伟达的NVQLink技术首次将这一瓶颈打破,实现了小于4.0微秒的往返延迟和高达400Gb/s的数据吞吐量。
这一突破意味着量子系统现在可以更有效地执行量子纠错、校准和复杂算法,为实用化量子计算机的到来铺平道路。
NVQLink作为一个开放平台,无缝集成于CUDA-Q软件生态中,支持所有主流量子控制器和处理器形态。
这种开放性策略有望加速整个量子产业的发展,类似于当年CUDA对AI产业的推动作用。
二、 国盾量子:硬件领域的领跑者
在量子计算硬件领域,国盾量子已成为国内不可或缺的力量。
今年6月,公司联合研制的国内首款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ez-Q Engine 2.0正式交付,为“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提供核心支持。
该系统的技术指标令人瞩目——集成度比上一代提高10倍,核心元器件国产化,且价格不到国外产品的一半。
国盾量子已完成了从测控系统到稀释制冷机、温度计等全产业链布局,并具备全球顶尖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的供应链整合与整机交付能力。
作为国内量子产业化的先驱,国盾量子在2025年启动了专项合作计划,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超导量子计算研究,进一步巩固其技术壁垒和生态影响力。
三、科大国创:软件与算法的关键参与者
在量子软件赛道,科大国创展现出独特优势。
公司深耕量子软件与算法,推出了 “量子编程框架VQNet” ,该框架兼容GPU和量子芯片混合计算。
这一技术路线与英伟达CUDA-Q平台战略高度契合,使科大国创有望成为其在中国区的量子算法合作伙伴。
科大国创积极参与合肥量子计算中心建设,在场景化应用能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随着NVQLink技术的推广,对高效量子软件和算法的需求将急剧增长,科大国创在这一细分领域的深度布局,使其在产业生态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四、神州信息:量子通信的实践者
与前两家公司不同,神州信息聚焦于量子通信这一更为成熟的领域。
公司是国家量子产业联盟首批会员单位,作为量子保密通信干线的重要服务商,陆续参与了“京沪干线”“武合干线”等多条国家骨干网建设。
需要注意的是,神州信息并未直接参与量子计算机的研发。
公司将量子通信技术与自身在金融、政企领域的解决方案相结合,例如承建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已通过国家验收,实现了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地面站的连接。
在2025年,公司因量子通信等概念受到市场关注。
五、投资视角:三条不同的发展路径
从投资逻辑看,这三家公司代表了量子产业三种不同的投资价值。
国盾量子展现的是全产业链布局的价值。公司从测控系统到整机交付的全链条能力,使其在量子计算硬件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随着ez-Q Engine 2.0系统开始为多家单位提供累计5000多比特的测控服务,公司已步入商业化落地阶段。
科大国创代表的是软件生态价值。在量子计算发展早期,软件和算法的重要性不亚于硬件。
科大国创的量子编程框架与英伟达平台的兼容性,为其在未来量子计算生态中赢得了潜在话语权。
神州信息则体现了应用场景价值。通过将量子通信技术与现有业务结合,公司在金融、政务等领域找到了落地场景。
六、风险与机遇:量子产业的投资逻辑
投资量子产业需要认识到其特殊的技术周期和风险特征。
量子计算目前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从实验室走向广泛应用仍需时间。这意味着相关企业的营收可能短期内难以体现,更多是前瞻性布局。
技术路线的多样性也带来不确定性。超导、离子阱、光量子等不同技术路线仍在竞争,最终哪种路线胜出尚未可知。
然而,NVQLink技术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种不确定性。其开放架构支持多种量子处理器形态,为不同技术路线提供了发展空间。
对于投资者而言,量子产业更适合长线布局,需要关注企业的技术积累、生态位优势和商业化进展。
-随着NVQLink技术逐步落地,全球量子计算竞赛将进入新阶段。Quantum Machines等国际厂商已迅速跟进,中国企业在这次技术浪潮中并未缺席。
国盾量子的测控系统、科大国创的软件框架、神州信息的通信应用,共同构成了中国量子产业的多层次布局。
量子计算的商业化应用或许尚需时日,但技术突破的时点往往难以预测。当它到来时,那些提前布局的企业将占据先机。
来源:走进科技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