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能不能干出成效,带头人选对了一半!下一届村支书、村主任的选拔方向已经很明确,重点从四类有本事、有担当的人里挑,再加上村里要新增的两个便民机构,未来农村肯定能越来越红火,发展势头挡都挡不住!
乡村振兴能不能干出成效,带头人选对了一半!下一届村支书、村主任的选拔方向已经很明确,重点从四类有本事、有担当的人里挑,再加上村里要新增的两个便民机构,未来农村肯定能越来越红火,发展势头挡都挡不住!
第一类是大学生村官。这些年轻人刚从校园走出来,虽然没太多社会经验,但胜在年轻有冲劲、脑子活,接受新事物快。他们带着书本里的新知识、外面的新视野扎根农村,可能会用直播带货帮村里卖土特产,可能会用数字技术优化种养殖管理,再加上驻村干部手把手带着熟悉基层工作,很快就能上手。就像隔壁村的小王,去年作为大学生村官到岗后,帮村里建了电商服务站,把滞销的猕猴桃卖到了全国各地,让村民人均增收两千多,妥妥的“新鲜血液”让村子活了起来。
第二类是退休军人。军人出身的他们,身上自带一股雷厉风行的劲儿,做事果断不拖沓,纪律性强还特别有责任感。不管是修村路、建水利,还是协调村民矛盾,他们都能一碗水端平,执行力杠杠的。老家有个退伍老兵当选村主任后,只用了半年时间就盘活了村里的闲置厂房,引进了农产品加工项目,还带头整治村里的环境卫生,现在村里路平了、环境美了,村民挣钱的门路也多了,大家都夸“军人出身的带头人就是靠谱”。
第三类是在外打拼的返乡能人。这些人常年在城里或外地闯荡,见多识广,不仅带回了先进的经营理念,还攒下了不少人脉和资金。他们懂市场、会经营,知道城里缺什么、农村有什么,能精准对接资源。比如有的老板返乡后,利用村里的山水资源搞生态旅游,建民宿、开农家乐,让村民既能拿土地流转费,又能在村里上班挣钱;还有的带回了新技术,指导村民种高端蔬菜、搞特色养殖,把以前不值钱的农产品变成了“香饽饽”,成为连接城乡的“致富桥梁”。
第四类是村里的本土致富带头人。他们土生土长在村里,熟悉村里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更有着实打实的致富经验。可能是种了十几年果树的“老把式”,可能是养牛羊的养殖大户,也可能是开小作坊的手艺人。他们自己先富起来后,不忘带着乡亲们一起干,教大家技术、帮大家找销路,不用担心“水土不服”。就像我们村的李大哥,靠着种草莓先富了起来,后来又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免费给村民提供苗种和技术指导,还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现在整个村都成了草莓种植专业村,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洋楼,是村民们最信任的“主心骨”。
除了选对带头人,农村发展还得兼顾民生需求。现在有了新建议:村里多设两个实用机构——催生站和红娘站,由村妇女主任兼任负责人,既不增加额外人力成本,又能精准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
红娘站主要帮村里的单身青年牵线搭桥,平时组织个邻里相亲会、乡村联谊活动,把附近村的年轻人聚到一起,还能对接城里的公益婚恋平台,解决农村青年“找对象难”的问题。催生站则更贴心,给有生育意愿的家庭提供政策咨询,比如生育补贴怎么领、产假能休多少天;还会普及育儿知识,邀请医生来讲课,分享科学喂养、早教技巧;甚至会帮忙对接托育资源,减轻年轻父母的带娃压力,让大家敢生、愿生、养得起。
其实不管是选带头人,还是设新机构,核心都是为了让农村发展更有活力、村民生活更有奔头。有了有能力、有情怀的带头人领航,再加上贴合民生的便民服务,农村的产业会越来越旺,人气会越来越足,日子自然越过越红火。
你觉得这四类带头人里,哪类最契合你家乡的发展需求?你所在的村子,现在最需要新增什么类型的便民服务?
来源:橘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