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脚气(医学名:足癣)的真凶是皮肤癣菌,其中以红色毛癣菌最为常见。这种皮肤癣菌的传播能力超强,通过接触就能传播。而且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厉害得很,在干燥的物体表面也能存活几个月。
足部痒的“真凶”:
脚气(医学名:足癣)的真凶是皮肤癣菌,其中以红色毛癣菌最为常见。这种皮肤癣菌的传播能力超强,通过接触就能传播。而且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厉害得很,在干燥的物体表面也能存活几个月。
更值得注意的是,脚气不会自愈!若放任不管,可能引发灰指甲、丹毒,甚至全身过敏反应。
常见的足癣类型包括:
水疱型
常见部位:多发于脚趾缝、脚趾中部,脚后跟比较少见。
特点:一开始有零散或成群的针尖儿大小的水疱,水疱里有清凉的液体,足部能明显感觉到瘙痒和刺痛感,等到水疱干燥吸收后会发生脱屑。
糜烂型
常见部位:多发于脚趾缝,尤其是第 3~4 趾缝和第 4~5 趾缝
特点: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足癣,趾缝糜烂,浸渍发白,去除表面发白的部分,会露出红色糜烂面,有时还会有液体渗出。通常有明显的瘙痒,继发细菌感染后会有明显的臭味。
角化型
常见部位:发于脚底、脚跟和脚面。
特点:表现为大片的皮肤粗糙、增厚、干燥脱屑等,一般没有明显的瘙痒感,但皮肤干燥皲裂后容易有血口子,出血疼痛。
治疗方法:
脚气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用药治疗和口服治疗,一般会根据脚气的严重程度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1.外用药治疗:对于轻症和早期的脚气,可以采取局部外涂抗真菌药物的方法。
2.口服治疗:对于严重的脚气,或者经局部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或者采用一种外用药和一种口服药的联合用药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疗程要足:治疗足癣不能半途而废,通常需要坚持1- 2个月,这样才能确保把真菌彻底清除干净。
2.个人卫生要做好:患者要每天更换鞋袜,避免反复感染。穿过的袜子最好用含氯消毒液消毒或者煮沸消毒。
3.手卫生:手接触过患处后,也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认真清洗。
预防脚气,记住4个原则:
干爽为王
1.日常注意保持足部干燥,尤其清洗后(包括游泳、淋雨、洗澡后)必须彻底擦干脚趾缝;
2.足汗特别多的人,可以尝试用明矾水泡脚(25克明矾加入热水溶解,水温适宜后泡脚,每周1-2次)。
透气优先
1.选择吸汗透气的纯棉袜子和带有网面、透气孔的鞋子;
2.避免长时间穿着洞洞鞋、胶鞋等闷脚的鞋类。
隔离传染源
1.绝不与他人共用鞋袜、毛巾、洗脚盆等个人物品;
2.在公共浴室、泳池、健身房等场所,一定自备拖鞋。
科学用药
1.一旦确诊为脚气(足癣),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2.坚持全疗程,即使症状好转也不能自行中断用药。
3.自行用药或错误用药,是脚气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足癣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能会导致症状持续加重,并继发细菌感染。同时,皮肤癣菌可能会扩散至其他部位(造成甲癣、体癣等)或传染给他人(尤其是共同生活者)。一旦发现症状,要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坚持治疗,才能彻底摆脱足癣的困扰,让双脚重新清爽舒适!
作者:李艳丽
来源: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