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技术路线:全栈技术驱动,专注三电系统、智能驾驶(ADS 3.3)、鸿蒙座舱等底层研发,与赛力斯、奇瑞等车企合作快速落地技术成果。智能驾驶:ADS 3.3 支持全场景无图城市 NCA,复杂路口通行效率高,暴雨天气可自动识别积水绕行,系统成熟度领先。生态联动:鸿蒙
华为汽车与小米汽车的选择需结合预算、使用场景及品牌偏好综合考量。以下从核心差异、技术性能、产品定位等维度展开分析,并提供针对性建议:

技术路线:全栈技术驱动,专注三电系统、智能驾驶(ADS 3.3)、鸿蒙座舱等底层研发,与赛力斯、奇瑞等车企合作快速落地技术成果。智能驾驶:ADS 3.3 支持全场景无图城市 NCA,复杂路口通行效率高,暴雨天气可自动识别积水绕行,系统成熟度领先。生态联动:鸿蒙座舱 4.0 实现手机与车机无缝互联,跨设备协同操作流畅,适合华为生态用户。续航与补能:问界 M9 增程版综合续航 1362km,纯电版 702km,800V 高压平台充电 5 分钟增加 300km 续航。技术路线:依托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整合供应链资源,以高性价比为核心竞争力,硬件配置激进(如 SU7 Ultra 三电机四驱)。智能驾驶:Xiaomi Pilot 3.0 支持高速 NOA,城市领航待法规开放,硬件堆料足(双 Orin 芯片 + 激光雷达),但复杂场景处理能力待优化。生态联动:澎湃 OS 2.0 深度整合米家设备,支持 UWB 数字钥匙和家居联动,适合小米生态用户。续航与补能:SU7 Max 续航 900km,御 7 顶配 770km,接入 102 万根充电桩,自建超充桩峰值功率 600kW。维度华为汽车(问界系列)小米汽车(SU7 / 御 7)价格区间22.98 万(M5)至 56.88 万(M9)21.59 万(SU7 标准版)至 35 万(御 7 顶配)车型定位豪华智能 SUV(M5/M9)、轿跑(智界 S7)纯电轿跑(SU7)、中大型 SUV(御 7)动力与续航增程 / 纯电双布局,综合续航 1362km(M9 增程版)纯电为主,SU7 Max 续航 900km,御 7 顶配 770km智能驾驶ADS 3.3 支持无图城市 NCA,复杂场景通行效率高Xiaomi Pilot 3.0 支持高速 NOA,城市领航待开放座舱与生态鸿蒙座舱 4.0,跨设备协同无缝澎湃 OS 2.0,支持米家设备无感控制用户画像高端家庭、商务人士、华为生态用户年轻性能爱好者、米粉、注重性价比群体试驾重点:华为:体验 ADS 3.3 的城市领航辅助(如无保护左转、施工路段绕行),感受鸿蒙座舱流畅度。小米:测试 SU7 的加速性能(如狂暴模式)、御 7 的空间实用性,体验 HyperOS 的米家设备联动。长期使用成本:华为:售后政策完善,但维修成本较高,适合注重品牌服务的用户。小米:提供 1 年质保和 520 余家售后网点,性价比延伸至服务环节。未来技术升级:华为:计划 2026 年落地车云协同计算技术,提升自动驾驶迭代速度。小米:测试光达 + 视觉融合方案,目标将智驾成本控制在 5000 元以内。华为汽车与小米汽车的竞争本质是技术深度与用户覆盖广度的博弈。若追求极致智能化、豪华体验及华为生态协同,问界系列是更优选择;若注重性价比、性能操控及小米生态整合,SU7 和御 7 更能满足需求。建议根据预算、使用场景及品牌偏好试驾体验,同时关注 2025 年新车型(如御 7)的实际交付表现。
来源:百万光束一点号1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