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方便快捷,很多MCN机构会选择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或专业的结算平台等第三方渠道向主播支付报酬。
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蓬勃发展,MCN机构与主播的合作模式日趋灵活。
为了方便快捷,很多MCN机构会选择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或专业的结算平台等第三方渠道向主播支付报酬。
然而,这种支付方式让不少MCN机构产生了一个致命的误解:
钱不是从我公司账户直接出去的,税务问题就不归我管了?
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税务监管看的是经济实质,而非资金流转的路径。
今天,我们就来彻底理清MCN机构在此场景下的涉税信息报送责任。
01.核心原则:谁是扣缴义务人?
答案是明确且唯一的:MCN机构就是法定扣缴义务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凡是向个人支付应税所得的单位或个人,就是扣缴义务人。
无论资金是通过对公账户、老板个人账户,还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只要这笔报酬是MCN机构因主播提供直播服务而支付的,MCN机构就负有不可推卸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和报送涉税信息的责任。
简单来说,付钱的主体是你,报税的责任就在你。
第三方平台只是你的支付工具,而不是你的责任挡箭牌。
02.操作指南:四步搞定合规报送
那么,MCN机构具体应该怎么做?请遵循以下四步:
(1)定性:明确收入性质
这是计算税款的基础。主播与MCN的合作关系主要分为两类:
劳务报酬所得: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如果主播与MCN是合作关系,而非雇佣关系,主播受MCN安排进行直播活动取得的收入,通常认定为“劳务报酬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如果主播与MCN签订了劳动合同,存在雇佣关系,并享受职工福利,则其收入属于“工资、薪金所得”。
(2)采集:获取主播身份信息
这是最关键的前提。MCN机构必须在合作签约时,就准确采集并核实网络主播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如果无法取得主播的身份证信息,税务机关的扣缴申报系统将无法受理申报。
更严重的是,根据规定,这笔因无法取得发票而未能合规申报的支出,将不得在MCN机构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直接导致机构多缴企业所得税,这就是常说的“现金倒挂”风险,赔了夫人又折兵。
(3)计算:准确预扣预缴税款
在每次支付报酬时,MCN机构就应计算出应预扣的个人所得税。
如果是劳务报酬,计算公式如下:
预扣预缴税额 = (单次收入 - 费用) × 适用预扣率
其中,收入不超过4000元,减800元费用;收入超过4000元,减除20%的费用计算。然后余额可视为应纳税所得额,对照三级超额累进预扣率表(20%、30%、40%)计算税款。
如果是工资薪金,则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并预扣个人所得税。
(4)申报:按时报送至税务局
这是履行义务的最终环节。
时间要求:在支付款项的次月15日前,完成申报。
方式: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前往办税服务厅。
内容:填报《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准确填写主播的身份证信息、收入金额、已扣税款等。
03.特别关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风险管控
虽然支付流程中引入了第三方平台,但纳税义务和扣缴责任的主体并未改变。
MCN机构仍然是法定扣缴义务人,不能以“钱是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的”为由,推卸报送涉税信息的责任。
通过第三方支付需要MCN机构,需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流程
(1)确保能够清晰、准确地掌握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给主播的全部金额,并将这些支付记录及时、完整地传递给财务或税务人员,以便进行个税的核算和申报。
(2)务必保留好与第三方平台的协议、支付指令、转账记录等全套证据链,作为业务真实性的证明,以备税务机关查验。
04.常见误区与严重后果
误区1:主播说税款他自己汇算清缴,不用我管。
正解:个人的汇算清缴是次年的事,支付时的预扣预缴是MCN的法定责任,两者不能混淆,不预扣预缴就是违法。
误区2:用私户或第三方平台转账,税务局查不到。
正解:在金税四期的大数据监管下,资金流和信息流无处遁形,税务机关通过银行、平台等多方信息交叉比对,很容易发现疑点。
一旦被查出未履行扣缴义务,MCN机构将面临:
被追缴应扣未扣的税款缴纳高额的滞纳金(每日万分之五)处以应扣未扣税款0.5倍至3倍的罚款影响企业纳税信用等级,得不偿失05.
MCN机构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报酬本身不违规,但便捷绝不能等同于免责。
建立规范的财务税务流程,从合同签订、信息采集到支付申报,做到全程合规,既是保护主播的合法权益,更是MCN机构自身稳健经营的护身符。
不确定性增加时,唯有合规才能带来真正的确定性。
长财咨询:汇聚数百位资深财务咨询专家,团队成员均拥有10-20年丰富实战经验,曾担任上市公司、大型集团及央企的财务高管/财务总监,可为您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税务风险防控、股权设计、财务系统搭建等等。不止于咨询,更注重深度服务与落地执行:深度调研诊断、个性化方案设计、方案陪跑落地,依托强大专业团队与实战经验,助您筑牢企业财务根基,驾驭增长与挑战。
来源:长财咨询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