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乐老咖拿了冠军,苏醒拿了X-leader,这事儿听起来像结果,其实是个算盘打完的响声。
《披荆斩棘5》冠军早就不是比舞台,是比谁还能接着拍下一部。
快乐老咖拿了冠军,苏醒拿了X-leader,这事儿听起来像结果,其实是个算盘打完的响声。
节目组没选X-brother,不是因为李承铉不够强,也不是因为尤长靖人气低,是因为X-brother赢了,节目就死了。
四个成年艺人,各有工作,各有家庭,比赛一结束,人就散了,连个后续都拉不住。
快乐老咖不一样,苏醒、李晟、张晋、陈小春,这些人不是来比赛的,是来续命的。
《快乐老友记》早就拍好了,剧本都写好了,镜头都对准了餐桌和沙发,不是综艺,是生活剧,是中年男人的温情续集。
前四季的冠军,赢了就完了。
陈楚生赢了第三季,芒果给他搭了《快乐老友记》,那不是奖励,是救命。
陈楚生之前跟公司闹解约,差点退圈,没人请他拍戏,没人找他唱歌,节目一火,广告找上门,商演排到明年,他不是靠实力翻红,是靠节目组给他搭了梯子。
苏醒呢?
第四季被安排在边缘,第五季直接回来,还当核心,为什么?
因为他知道怎么炒热度,他知道粉丝要什么,他能带动话题,他能让中年观众打开手机点开视频,而不是刷短视频。
他不是最会唱歌的,但他最懂怎么让节目活下去。
你看看数据。
第五季开播时,播放量比前几季低了三成,评论区全是“怎么又是老面孔”“没意思”。
但快乐老咖一出场,弹幕突然多了,热搜上了三次,微博话题阅读量破十亿。
为什么?
因为观众不是来看比赛的,是来看“他们还在”的。
李晟和苏醒一起做饭,张晋和陈小春拌嘴,这些画面,比任何舞台都值钱。
节目组知道,年轻人不爱看,但四五十岁的人,就爱看这些。
他们买菜、带孙子、睡不着觉,刷手机的时候,就想看几个老兄弟说说笑笑,不用拼命,不用内卷,不用哭着喊“我要赢”。
X-brother赢了,能带来什么?
李克勤继续开演唱会,王铮亮继续当导师,尤长靖回韩国拍剧,张惠妹的弟弟继续当模特。
没人会为他们拍第二季,没人会为他们开衍生综艺,没人会为他们卖周边。
快乐老咖赢了,就能拍《快乐老友记2》,就能上湖南卫视跨年,就能上综艺当嘉宾,就能接代言,就能让芒果的广告收入多出一个亿。
这不是选冠军,是选能继续赚钱的IP。
你再看第三季,陈楚生夺冠,节目组立马出《快乐老友记》,第四季尤长靖夺冠,节目组啥都没出,观众骂了一年。
为什么?
因为尤长靖是外籍,不是芒果的“自己人”,他赢了,节目组赚不到后续的钱。
第五季,苏醒是芒果的“亲儿子”,他演过《我是歌手》,他上过《天天向上》,他和芒果签了长期合作,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带动平台流量。
他拿冠军,不是他配,是他能带来下一部剧,下一场直播,下一次带货。
你再说李承铉,他拼了命,舞台一次比一次炸,粉丝喊他“X-leader”,可他赢了,芒果能拿他怎么办?
他不是湖南台的常客,他不常上综艺,他不接代言,他不拍剧,他赢了,节目组没得赚。
他拿微博大奖,那是安慰奖,是给粉丝看的,是告诉观众:我们没亏待他,但我们不能选他。
节目组不是在选最优秀的,是在选最能继续卖的。
他们早就不是在做音乐竞技,是在做情感经济。
观众要的不是谁唱得好,是谁能让他们觉得“这帮人还在一起”。
你想想,如果快乐老咖输了,苏醒被淘汰,观众会怎么想?
他们会关掉视频,不会再点开下一期,不会再刷微博,不会再买芒果的会员。
可现在,他们知道,快乐老咖赢了,下个月还能看到他们一起吃饭,一起喝酒,一起吵架,一起和好。
芒果没妥协,是他们早就知道,观众不是来比输赢的,是来寻安慰的。
中年人没那么多热血了,他们不想看年轻人拼命,他们想看同龄人还在笑,还在闹,还在互相撑着。
苏醒不是靠实力赢的,是靠“我们还在”赢的。
你敢说,你刷这节目,不是因为想看看苏醒今天穿啥裤子,李晟有没有又胖了,陈小春是不是又骂人了?
你不是为冠军来的,你是为“他们还在”来的。
所以,冠军不是唱出来的,是算出来的。不是观众选的,是平台选的。
你真觉得,这届观众傻吗?还是你觉得,节目组真的不知道,谁赢了,谁就还能接着拍?
你要是真信了这是公平比赛,那你下次别看综艺了,去看新闻联播吧。
来源:运筹帷幄海浪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