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豌豆和蚕豆这两种农作物是一种喜欢冷凉气候的作物,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2-18℃。播种过早会出现好多问题,直接影响收成。
一、为什么豌豆不能种太早?
豌豆和蚕豆这两种农作物是一种喜欢冷凉气候的作物,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2-18℃。播种过早会出现好多问题,直接影响收成。
1. 病虫害高发
种早了,秋季的气温较高,这为白粉病、根腐病以及蚜虫等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创造了“温床”。高温高湿的环境,它们最容易爆发。
植株徒长,抗性差
高温豌豆幼苗“疯长”,导致茎秆细长、节间拉长,植株弱。这样的徒长苗不仅抗倒伏能力差,而且养分积累不足,难以抵御冬季的严寒,越冬存活率大大降低。
3. 花期遇低温冻害
这是早播最致命的风险。播种太早,豌豆可能在冬前或早春就提前进入开花期。要是碰到“倒春寒”或者晚霜,会轻易地将花朵和幼荚冻坏,导致“只开花,不结荚”,最终减产。
二、什么时候种豌豆最好?
豌豆的播种时间因地区和品种而异,抓住“冷凉”这个核心是关键。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这个时间播种,幼苗在入冬前长出3-5片真叶,扎根稳固,安全越冬。
华北、西北等寒冷地区:以春播为主,一般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土壤解冻后尽早播种。
华南地区: 播种窗口期较长,从11月到第二年1月均可播种。
简单记:秋播区,在当地平均气温降至15℃左右,或初霜期来临前约50-60天播种是最佳时机。春播区,则是“顶凌播种”,即土壤一解冻就赶紧种。
三、怎样种好豌豆?高产技巧分享
1. 选地与整地
豌豆怕涝,根系需要呼吸,所以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壤土。避免与豆科作物连作,减少土传病害。整地时深耕,并施足农家肥和少量磷钾肥作为底肥。
2. 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种,剔除瘪粒和破损的种子。为了提高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可以用温水(约30-40℃)浸种4-6小时,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对于重茬地,建议用种衣剂拌种,预防根腐病。
3. 合理种植与搭架
种植: 一般行距30-40厘米,株距5-10厘米,每亩播种量8-12公斤。矮生品种可适当种稠点,蔓生品种要种稀。
搭架:对于蔓生或半蔓生品种,在幼苗抽蔓长到20-30厘米时,必须及时搭架。可用竹竿、树枝或拉绳,引导藤蔓向上攀爬,这能改善通风透光,减少病害,显著提高产量和豆荚品质。
4. 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 苗期一般不需太多水肥。开花结荚期是需水需肥高峰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并追施一次以磷钾肥为主的复合肥,促进豆荚膨大,防止早衰。
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蚜虫和潜叶蝇,以及白粉病。要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如黄板诱杀)和生物防治。
整枝打顶: 对蔓生品种,当主蔓爬到架顶时,可进行打顶,抑制营养生长,促进侧枝开花结荚,使养分集中供应豆荚。
5. 适时收获
鲜吃豌豆荚: 在豆荚充分长大、豆粒尚未鼓起时采收,口感最脆嫩。
鲜 吃豌豆粒在豆荚饱满、豆粒充盈,颜色鲜绿时采收,此时甜度最高。
干豌豆:等到植株大部分枯黄、豆荚变干枯时收割。
四、农民经验分享
一位有经验的菜农说:“种豌豆,不能心急。秋播要‘冷’,春播要‘早’。看着天气,等凉快了再下种,比什么都强。还有,别心疼那几根竹竿,架子搭好了,产量才能翻番!” 这可都是经验!
来源:三三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