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巍记84:沈巍曾剑指陆俨少艺术院布展缺陷,惜闭馆维护失之交臂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1 06:00 1

摘要:【自今天起,将“沈巍观察”改成“沈巍记”,因为看到有人也用“沈巍观察”发文,以免混淆,暂且让出“观察”姿态。且改成“沈巍记”,标题上少一个字,可以腾出一点空间,留给标题。】

【自今天起,将“沈巍观察”改成“沈巍记”,因为看到有人也用“沈巍观察”发文,以免混淆,暂且让出“观察”姿态。且改成“沈巍记”,标题上少一个字,可以腾出一点空间,留给标题。】

10月30日,闭馆三天的陆俨少艺术院终于开放了。很多人都好奇,引起沸反盈天争议的“履薄临探”有没有改掉?

但似乎并没有多少“田野考古”的践行者,实地察看一番。大多数网友,都像是清朝的金石学研究者一样,热衷于在故纸堆里爬梳真相,但如果没有实践的亲历,似乎还难以考证出“履薄临探”的一字之错,究竟有没有得到馆方的承认。

这一天,只有沈巍身边的女主播“夕夕”到陆俨少艺术院实地踏访了一下,发了几张照片,也没有文字说明,在她的镜头里,没有出现有着“履薄临探”的谢稚柳一段话的那个展板。

晚上,她直播时,我问了她是否看到“履薄临探”改了没有,她说没有看到这个展板,说上次她没有去,所以不知道“履薄临探”的位置。只是说,整个展馆内容都是画,没有多少文字,文字的展板里,没有看到“履薄临探”那个有争议的内容。

现在只能初步作出一个判断,可能馆方将产生激烈争议交锋的“履薄临探”展板给下架了,至于是否属实,还有待践行者的进一步一探究竟。

不过,宝贵的闭馆三天,加上之前的两个休假日,共计五天,也算是一个星期了,这个长度,足可以对馆内的内容进行一番完善与修补,但估计馆方并不会查遗补缺,使展览内容得到优化。

沈巍其实对陆俨少艺术院还是相当有感情的,毕竟,他是陆俨少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崇拜者。

他之前就曾经去过陆俨少艺术院,也曾买过陆老的《杜甫诗意图》,而且是两个版本,足以看到,陆俨少在他心目中的份量。

所以,沈巍对缘于“履薄临探”的巨大争议引来的互联网波动,他更多体现出的是一种抱歉。尤其是传言中的三人成虎,把他指出错字与被驱赶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可以耸人听闻的逻辑闭环,对此,沈巍多次进行了澄清。

前几天,他在露天闲聊时,还谈到这件事:“只有我们那天在场的人才知道真实的这个前因后果。被他们说的呢,完全背离事实真相了。什么驱离我们,那天哪里驱离我们的了?没有驱离啊,只是他不高兴你们来参观,认为被报警了嘛,他不高兴,是事实吧?哎,但他们现在因祸得福了,一下子就是知名度这么高,知道嘉定有个陆俨少纪念馆,甚至有些人还专门跑过去看陆延绍纪念馆。”

其实,沈巍对陆俨少艺术院的展览内容,还有着更多的自己看法。

那天参观陆俨少艺术院的时候,沈巍就提到了陆俨少在连环画创作方面的引人瞩目的成就,他说:“连环画,是要吃功底的,人呐马呀,那么他就画连环画,画的有名的一个连环画就是世界文学名著《牛虻》,那个爱尔兰作家写的《牛虻》。”

《牛虻》的连环画,笔者曾经买过,但觉得画的并不好,毕竟是五十年代的作品,人物造型僵硬造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陆俨少在人物造型上的掌控能力也并不如他的山水画来得出色。

但现在能够记起陆俨少连环画作品的,就要算《牛虻》了。

在陆俨少艺术院里,沈巍多次提到陆俨少的连环画作品,在参观悬挂着陆俨少的著名的《洛神》作品的时候,他说:“你们不要以为他只会画山水,他也会画人物。你看他画的《洛神》。”

沈巍参观时的《洛神》

今天女主播“夕夕”到陆俨少艺术院去了一趟,拍出来的展品中,也有那一件很有辨识力的《洛神》。

“夕夕”拍摄的《洛神》

不过,由陆俨少的人物作品,沈巍想到了陆俨少艺术院的展览布局上的一个遗憾,他当时说道:“但是它这里很可惜,少展出了一样东西,就是他画的连环画。他画的连环画没有是吧?他画连环画也是当年为了贴补家用吧,因为没有正式工作,过去画家不是工作。”

陆俨少艺术院有意回避了陆俨少曾经绘过连环画的创作经历,不过,在展品里,其实是展出了陆俨少绘制的古装连环画的几幅人物绣像,但并不引人注目。

笔者查了一下王玉兴著的《连环画家与作品》(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5月版)一书,发现陆俨少创作的连环画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只是很多都湮没无闻。

除了《牛虻》一直重版外,陆俨少还有几部连环画作品,也被再版过。

其实,在陆俨少艺术院里,完全应该开辟一块陆俨少的连环画作品板块,展现所有的陆俨少的连环画作品,因为从受众来说,他的连环画作品,要给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因为陆俨少的山水画作品,对于一般的观众来说,总体感觉是似曾相识,且程式化较多,难以有一种触目入心的艺术冲击力,但陆俨少的连环画就不同了,作为一种通俗的面向大众的美术形式,连环画作品能够迅速地拉近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产生艺术的共鸣。

因此,虽然陆俨少的国画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屡屡创出千万的天价,但他在普通民众的记忆里,并不见得名头比那些连环画大家贺友直、戴敦邦来得响亮。

因此,沈巍提出陆俨少艺术院存在的一个“可惜”,完全值得馆方重视,如果补上了这一个板块,就可以看出,陆俨少的人物塑造曾经达到了一种进入“寻常百姓家”的亲民内质,借此也可以丰润陆俨少创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艺术创作服务于民的极其重要的维度,而不仅仅是拍卖行里屡屡冲击画作天价天花板的孤傲大珈。

根据《连环画家与作品》一书提供的目录,我们将陆俨少的连环画作品,作一个展示。对陆俨少的山水画作品,我们可能会敬而远之,而他的连环画作品,却会让我们生出几许爱不释手的痴迷之情。这些连环画作品,不少已经找不到样本,连在旧书网上也不见踪迹,其实,有心人士应该将这些作品搜集起来,集中展示,从中可以一窥陆俨少创作风格的嬗变轨迹。

陆俨少的连环画作品列示如下:

响应六一号召(广艺书局51);(未找到作品)

生产战线上的好夫妻(同康书局52);(未找到作品)

婚姻法建立了模范家庭(同康书局53);(未找到作品)

越南一兵(同康书局53):警钟(新美术53);(未找到作品)

牛虻(之一:成长和发展)(同康书局53);

牛虻(之二:流亡与斗争)(同康书局53);

牛虻(之三:光荣的一生)(新美术54);

阳光照耀在海南岛上(同康书局53);

钢铁的意志(同康书局53);

白桦(同康书局53);(未找到作品)

双刚石(朝花美术55);(未找到作品)

时间呀!前进(合,朝花美术55);

张勇和小花(朝花美术55);(未找到作品)

鼓风炉旁四十年(朝花美术55):

刚果的秘密(上海人美55);

牛虻(新美术55):

钢铁的意志(美术读物55);(重版)

黄金的布拉格(同康书局55、美术读物55);

最高的奖赏(美术读物55);

太平湖(朝花美术56);(未找到作品)

自由之路(上海人美56);(未找到作品)

双钢石(内蒙古人民56);

神仙树(朝花美术57);(未找到作品)

伏虎记(人民美术58);(未找到作品)

上游争夺战(上海入美58);

骄傲的将军(上海人美58);

青眉(河北人美58);(艺术院里的人物画,应该就是这个连环画的画页的选页)

雕龙记(河北人美58);

311劝爱宝(河北人美59)。

沈巍当时对陆俨少艺术院存在着非常明显短板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自然也不会被馆方知晓,这样,也就使得馆方错过了一次抓住闭馆维护进行至臻完善的窗口期,使得这一份真爱陆俨少的粉丝心里的遗憾,继续藏身在艺术院里。

其实,如果陆俨少艺术院能抱着一种敞开馆门办馆的话,那么,民众的建议与呼声,能够使得艺术院的资质与品位不断提升,更加匹合观者的欲求,呈现出一个更为全面而完美的陆俨少艺术风格,这未尝不是陆老先生放弃了在深圳建馆而将他的艺术院建在家乡的土地上的一个源动力吧。

来源:文学私秘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