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步兵营:2014年12月,中国首支700人维和步兵营抵达南苏丹朱巴,这是中国首次成建制派出步兵营执行维和任务。截至2025年10月,朱巴方向已轮换至第十一批,每批700人,包含装甲、侦察、医疗等多兵种。
中国自2000年起参与联合国在南苏丹的维和行动,是该任务区最主要的出兵国之一:中国维和力量自2000年起分批次进入南苏丹,涵盖多种专业部队:
中国维和部队严格按照联合国法规携带各种装备进入维和区,除了维护和平之外也具备相当的自卫能力:
步兵营:配备轮式步战车、装甲运兵车、无人机、迫击炮等武器,单兵装备包括防弹衣(含陶瓷钢板)、防风镜及信号发射手电。2025年,第十一批步兵营通过联合国装备核查,800余件装备全部达标;
工兵分队:拥有23台工程机械,如装载机、平地机等,用于道路修复和机场建设。2025年第十五批工兵分队为联南苏团建成西战区首座标准化靶场,耗时仅19天 ;
医疗分队:配备便携式X光机、手术床等设备,2024年第十四批医疗分队累计接诊1500余人次,完成手术20例;
中国维和步兵营承担联合国营区防卫、难民营警戒及长途巡逻任务。例如,2025年第十一批步兵营完成580余次武装护卫,在朱巴至蒙德里地区巡逻中驱散武装分子,收容70余名难民。2016年7月朱巴冲突中,中国步兵营1辆步战车遭炮弹袭击,造成2死5伤,这是中国维和部队在南苏丹最严重的伤亡事件;
中国维和工兵分队重点修复主补给线道路。2025年第十五批工兵分队启动“通季至罗米奇”112公里道路修复工程,计划50个工作日内完成,以改善人道主义物资运输效率。此前第十四批工兵分队累计修复道路350公里,搭建板房89000平方米 ;
中国维和医疗分队为当地民众提供免费诊疗,2025年,第十一批步兵营一级医院成功救治被眼镜蛇咬伤的儿童。此外,中国维和部队长期、持续向学校捐赠文具、向社区发放蚊帐,并与当地医院合作开展疟疾防治培训,向缺水村庄提供干净饮用水、食品等;
既然是维和,中国为何还要派遣重型合成营呢?因为南苏丹内战频繁,2013-2018年冲突导致数百万人流离失所。2016年朱巴事件后,中国决定强化维和部队防护能力,首次为步兵营配备步战车和装甲运兵车,以应对流弹和简易爆炸装置威胁;
2016年,联合国安理会第2304号决议扩大联南苏团授权,要求加强平民保护。中国响应决议,派遣具备更强机动作战能力的重装备部队,例如2025年,第十一批步兵营配备防雷反伏击车,可抵御地雷和轻武器攻击;
中国维和重装备营可在接到指令后30分钟内完成机动部署。2025年3月纳西尔郡冲突中,中国维和部队虽未直接参与,但通过加强朱巴周边警戒,有效防止冲突外溢。
不过,南苏丹冲突还是给中国维和部队造成人员伤亡:截至2025年10月,中国在南苏丹维和行动中共有2名士兵牺牲(2016年朱巴事件),5人重伤,3人轻伤。牺牲士兵李磊、杨树朋被追授“和平使命纪念章” ;
自2016年后,中国维和部队加强营区防御工事,增设无人机侦察频次,并与联南苏团共享情报。2025年第十一批步兵营开展综合防卫演练,模拟应对武装分子突袭,获联南苏团“快速反应典范”评价;
截至2025年,中国派驻南苏丹的维和工兵分队累计修复道路超1200公里,其中2025年“通季至罗米奇”路段预计投入43名官兵、23台设备,预算约200万美元;2021年第九支维和警队翻新瓦乌“东兴派出所”,由中国企业赞助建材,总投入约8万元人民币。该派出所是南苏丹首个以外国维和人员命名的警务设施 ;
2024年,中国维和部队第十四批医疗分队发放药品7000余盒,价值约50万美元。2025年第十一批步兵营向瓦乌市医学院捐赠防疫物资,包括200套防护服和10箱口罩;2025年,我国维和第十五批工兵分队向瓦乌7所学校捐赠203件文体用品,价值约2万美元。朱巴1号难民营学校校长表示,中国捐赠的文具使该校入学率提高15% ;
对于中国维和部队,南苏丹政府与民众给予高度评价:南苏丹总统基尔多次在公开场合感谢中国维和部队,称其为“和平的守护者”。2025年3月,瓦乌州州长莎拉·哈桑致信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馆,赞扬工兵分队修复道路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联南苏团多次表彰中国部队。2025年10月,第十一批步兵营700名官兵全部获授“和平荣誉勋章”,联南苏团朱巴战区司令古拉姆·莫希丁·艾哈迈德评价称:“中国营是任务区最专业的部队之一”;
南苏丹维和期间,中国维和官兵与当地民众建立紧密联系。例如,瓦乌市邓博斯克职业技术学院邀请维和人员参加毕业典礼,并将中国国旗印在毕业证书封面。朱巴市民莫古拉表示:“看到中国巡逻车,我们感到安全” ;南苏丹难民营儿童学习汉语和中国武术,部分学生梦想成为“像中国蓝盔一样的和平使者”。2025年8月,南苏丹《黎明报》刊登专题报道,称中国维和部队是“南中友谊的桥梁” 。
英国《卫报》2025年5月报道指出,中国维和部队在南苏丹保持政治中立,既与政府军合作,也与反对派控制区居民互动,其工程和医疗援助覆盖所有族群 。
联合国官网2025年10月文章强调,中国工兵分队的道路修复速度是任务区最快的,例如2025年“通季至罗米奇”工程进度比计划提前10天完成 。
美国《外交政策》2025年3月刊指出,中国维和部队在保护平民时偶有过度依赖武力的情况,例如2024年朱巴城区巡逻中使用催泪瓦斯驱散抗议人群,引发人权组织质疑—美国人却掩盖真相:抗议人群攻击了中国维和部队,中国维和部队出于维护平民安全、自身安全依法处置才驱散了暴徒;
还有一点,为何西方国家维和部队很难进入南苏丹维和呢?因为南苏丹政府和人民不信任西方国家会维护和平:北约在科索沃(1999年)、利比亚(2011年)的军事行动虽打着“保护平民”旗号,但最终导致局势失控,甚至引发人道主义灾难—南苏丹政府担忧北约介入可能重蹈覆辙,因此更倾向于依赖联合国和非洲区域组织。例如,2022年美国在安理会推动的南苏丹决议因包含“人权评估”条款,被中俄以“干涉内政”为由弃权,凸显南苏丹对外部干预的警惕。此外,非洲联盟(AU)和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IGAD)明确主张“非洲问题非洲解决”。南苏丹的和平进程主要由非盟调解,例如2018年《重振和平协议》的签署和执行均由非盟主导 。非盟不仅拒绝北约直接派兵,还要求其仅提供后勤支持(如空运和培训)。这种模式既维护非洲的自主性,也避免北约借机扩大影响力;
所以,中国维和部队在南苏丹的行动体现了大国责任与专业素养。通过部署重装备营、执行多元化任务及开展民生工程,中国为南苏丹和平进程作出了实质性贡献。尽管面临安全威胁和国际舆论压力,中国蓝盔始终以行动赢得当地民众信任,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非合作的重要象征。
正如南苏丹瓦乌市格蕾丝修女所言:“中国军人带来的不仅是安全,更是对未来的希望” 。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来源:晋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