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安全是家庭幸福的基石,更是学校教育的底线。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关键期,安全防范意识尚显薄弱,亟需系统化、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引导。本计划以 “安全重于泰山” 为核心理念,在学校整体安全工作部署下,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学科力量,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与管理,
(全文总1900字,更多完整资料已放在“墨燃教务网”公众号)
一、指导思想
学生安全是家庭幸福的基石,更是学校教育的底线。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关键期,安全防范意识尚显薄弱,亟需系统化、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引导。本计划以 “安全重于泰山” 为核心理念,在学校整体安全工作部署下,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学科力量,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与管理,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为学校创建全国示范学校筑牢安全基石。
二、工作目标
1.制度建设标准化:健全 “校长统筹 — 总务处牵头 — 教导处 + 少先队协同 — 班主任落实” 的三级安全网络,完善《体育课安全规范》《实验室危险品管理细则》等 10 项核心制度,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
2.隐患排查常态化:实现校园电路、体育器材、消防设施等关键区域 “周排查、月复盘”,杜绝裸线私接、器材老化等隐患,实验室有毒药品做到 “双人双锁、台账清晰”。
3.安全教育系统化:通过课堂渗透、专题宣讲、应急演练等形式,覆盖防火、防毒、防电等 8 类安全主题,确保五年级学生安全知识知晓率达 100%,初步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4.应急管理规范化:建立 24 小时值班响应机制,规范 110、119、120 等应急电话使用流程,每学期组织 1 次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师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5.责任落实刚性化: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失职导致安全事故的个人,按规定严肃处理,确保安全工作无死角、无漏洞。
三、工作重点
1.公共场所安全:指导学生掌握校园、商场、交通场站等场所的安全规则,规避拥挤、踩踏等风险。
2.自我保护能力:聚焦陌生人交往安全,通过情景模拟教会学生识别危险、拒绝不当要求,建立基础自我保护意识。
3.健康卫生习惯:普及饮食卫生(拒绝 “三无食品”)、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喝生水)知识,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4.日常用品安全:识别消防栓、警示标识等危险标志,掌握电器、煤气、刀具等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远离危险品。
5.应急求助技能:明确事故灾害中 “先自保、再求助” 的原则,熟练掌握应急电话拨打流程及基础求生技巧。
四、具体实施措施
(一)多渠道渗透,筑牢安全教育防线
1.课堂融合教育
体育课安全:协同体育教师利用室内课开展运动安全专题教学,强调 “准备活动 — 规则遵守 — 器材规范” 三步骤,明确 “无教师指导不攀爬体育器材” 的纪律,课后核查器材完好度。
品德生活课渗透:结合教材内容,通过 “楼梯靠右行”“排队进出校门” 等情景教学,纠正课间追跑打闹行为;增设 “安全饮水教学”,指导学生 “先加冷水、后添热水”,防范烫伤。
班会课强化:要求班主任每周班会课聚焦 1 项安全主题,重点强调 “不爬窗护栏、不滞留校园、离校关窗锁门” 等日常规范,课后提交安全教育记录。
2.专题宣讲教育
“周周讲” 安全课堂:每周利用校园广播开展专题宣讲,分模块推进:
防火:禁止携带火柴、鞭炮进校园,讲解消防器材用途,识别火灾逃生标志;
防毒:排查校门口及周边 “三无食品” 摊点,教育学生 “不带药品进校园、远离毒品”;
防电:禁止触碰破损插座、日光灯管,发现电线隐患立即报告教师;
劳动安全:值日时杜绝 “持工具追逐”,高层擦窗仅做掸尘操作,公益劳动需听从教师安排。
(二)全方位排查,消除安全风险隐患
来源:宋宋教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