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咋成顶流?气象号玩梗造 IP,热搜拿到手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1 01:30 1

摘要:出门前看天气的打工人信条,彻底被这群不务正业的账号改写。他们不满足于念数据,反倒抢热搜、玩梗、造IP,把天气资讯做成了人人期待的爆款内容,梗图、短剧、说唱样样来,活脱脱气象界的显眼包。

谁能想到,曾经正襟危坐的天气预报,如今成了网友追更的电子榨菜?朱广权夏季高温的幽默播报全网刷屏还不算,现在的气象号早就把今天有雨玩出了新花样。

出门前看天气的打工人信条,彻底被这群不务正业的账号改写。他们不满足于念数据,反倒抢热搜、玩梗、造IP,把天气资讯做成了人人期待的爆款内容,梗图、短剧、说唱样样来,活脱脱气象界的显眼包。

最出圈的当属上海发布,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官方公众号,谁能想到看天气能被它的爆梗笑到打鸣?

原本以为是例行公事的播报,点进去全是接地气的网言网语,搭配贴合主题的表情包,枯燥天气成了年轻人每日求更新的栏目,篇篇都是十万加。

但别以为它只靠玩梗,核心是把天气和政策、文化、服务绑在了一起。公众被有趣内容吸引过来,顺手就能触达其他市政服务,这种内容引流-服务沉淀的模式,让公共服务覆盖得更广。

网友锐评:看个天气顺便办了事儿,这波操作太丝滑!

杭州更是直接抄作业,今年9月气象局和市场监管局联手,把精细气象服务搬进小哥码平台。分钟级预警加上个性化防御指引,靠着城市治理+气象科技+民生保障的组合拳,给11万名外卖骑手撑起了气象保护伞。

这边上海靠梗圈粉,深圳气象直接把播报玩成了才艺秀。不好好说话改唱歌,Baby,上海的天气好像跳楼机的魔性旋律火出圈,还把气象知识拍成小剧场、微短剧,网友看完纷纷喊话自家气象局卷起来。

但气象号的野,从来不是没底线的卖萌。深圳气象应对超强台风桦加沙的表现,才算真正的实力圈粉。5天里密集发了32条短视频,累计播放量1.02亿人次,21条破百万,精准预报质量还保持全省第一。

合着人家玩梗是表象,内核还是精准预报+有效传达。高频次、强时效的视觉冲击覆盖台风全程,信息降维让专业知识变易懂,视觉升维抓牢注意力,硬是在资讯红海里杀出了重围。

说白了,这些气象号能出圈,核心就俩字:人格化。从权威播报变成朋友聊天,把冷空气拟人成BOSS,把强对流说成爱搞事的反派,用网友听得懂的话转译专业知识。

没有了刻板的语言体系,气象信息多了温度,公众自然愿意买单。就像网友说的:现在看天气不是为了知道带不带伞,是想看看今天又有什么新梗。

其实这才是数字时代公共服务该有的样子:用创意打破隔阂,用温度传递价值。气象号播报的不只是风雨,更是城市的脉搏和生活的便利,这样的卷,多来点才好!

来源:成倚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