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讲座第二季明日上线,孩子们给出了关于“我们”的青春答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22:29 1

摘要:继第一季鼓励学生们向内探索、认识自我之后,2025年成都市中小学生成长讲座第二季把目光转向了“我与他人”。可爱的少年们带着关于“我们”的问号,去探索如何与这个世界温暖相拥。


“为什么自己交不到朋友,是不是我不够好?”

“爸爸妈妈说分数不重要,为什么我压力很大?”

“明明别人很优秀,大家为什么都不愿承认?”

……

这些萦绕在无数青春期孩子心头的真实困惑,正是成长路上必经的迷惘与求索。

继第一季鼓励学生们向内探索、认识自我之后,2025年成都市中小学生成长讲座第二季把目光转向了“我与他人”。可爱的少年们带着关于“我们”的问号,去探索如何与这个世界温暖相拥。

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红星教育传媒、成都高新区蒙新学校共同承办的“成长,走向广阔” 第二季系列活动,以 “有你才完整!碰撞世界的N种可能” 为主题,自启动以来已收到全市中小学生申报的20余个精彩课题。

同学们聚焦同伴交往、亲子关系、师生互动等真实场景,以课题组为单位,倾听同龄人的困惑,用对话与行动寻找答案,完成了一场关于“我们”的勇敢探索。

目前,来自11所学校的课题成果已准备就绪,即将通过现场分享会与互动成果展同步呈现。这是一场属于成都青少年的成长对话,更是一次关于如何与“他人”共同成长的集体思考。

▌ 课题组 :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中粮祥云分校

拿起漫画书妈妈的声音就响起:“不如多读点名著。”班上流行卡片老师就说:“小心玩物丧志。”大人习惯用他们的标准来判定我们做的事有用还是没用,于是课题组的同学们决定坐上“谈判桌”,与大人展开关于“有用”和“无用”的谈判,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迈出争取成长自主权的重要一步。

▌ 课题组 :

成都市温江区庆丰街小学校

考得好却迎来“嘘”声,努力却怕被说是“卷王”,面对班级中的“酸葡萄”现象,同学们没有停留在抱怨上,而是展开了一场“为他人喝彩”的校园行动,让“嫉妒”转变为“欣赏”,用真诚重塑班级的成长生态。

▌ 课题组 :

成都市龙泉驿区师上学校

“玻璃心”“矮冬瓜”“小气鬼”同学之间常常互贴“标签”,这既令人沮丧也不利于团结,面对这样的情况,课题组的同学们尝试用行动来打破刻板印象,唤起大家的关注,帮助同学们看见每个人都是立体而丰富的个体。

▌ 课题组 :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

课间游戏TA没有邀请我,体育课TA不和我组队,是我不好吗?从“循环日记”中同学们发现,有人常因未被回应而自我怀疑,于是课题组展开了行动,设立心理树洞收集心声,采访老师获取专业建议,帮助同伴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

▌ 课题组 :

成都市龙泉驿区天立学校

如果被造谣了,你应该怎么办?如果看见有人传谣,又该怎么办?面对校园里的谣言,课题组同学设计了一场生动的信息传播实验,让大家亲身体验谣言从产生到失真的全过程,让理性思考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 课题组 :

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

“我妈总说‘你开⼼就好’,可她越这样我越怕让她失望。”“他们嘴上说没关系,但我要是真考砸了家⾥的低⽓压能持续好⼏天。”面对“爸妈越不表达期待,孩子压力越大”这一反常现象,课题组开启了“期望解码”行动,希望通过探索帮助更多家庭打破沉默,建立起更畅通的沟通和更亲密的家庭关系。

▌ 课题组 :

成都市树德小学

面对校园中微小而隐秘的人际困扰,与同学们共同界定什么是真正的校园欺凌,什么是正常的人际摩擦,期望通过新方法强化同学之间温暖的力量。

▌ 课题组 :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学校

为了发现讲台之外老师的样子,课题组化身“小记者”,收集老师们的生活故事。他们发现了许多老师的另一面,让师生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 课题组 :

天府第七中学小学部

课题组通过《致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真诚表达心声,并设计《我能行·成长手册》记录自主管理的过程,促使有的家庭建立了新的亲子协商机制。

▌ 课题组 :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

面对友谊中的小摩擦,课题组创建了“友谊修复站”,制作“友谊界限卡”,举办“友谊品质拍卖会”。通过这些创意活动,同学们学会了在保持自我的同时维护友谊。

▌ 课题组 :

成都石室阳安学校

课题组聚焦校园中的“攻击性语言”,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同学们识别语言暴力,学习非暴力沟通技巧。

“成长,走向广阔”

2025年成都市中小学生成长讲座第二季

有“你”才完整!碰撞世界的N种可能

10月31日14:00正式上线

敬请关注@成都教育发布(视频号)

来源:成都商报教育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