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股双选 效安久远|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完成全球首款经桡RDN系统上市后临床应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8 19:58 1

摘要:近日,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碧教授、刘进军教授、孙强主治医师团队成功完成全球首款经桡RDN产品——铂睿时多极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以下简称“铂睿时”)上市后临床应用,为一名合并脑梗死的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了RDN治疗。此次临床应用不仅丰富了该院在高血压

近日,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碧教授、刘进军教授、孙强主治医师团队成功完成全球首款经桡RDN产品——铂睿时多极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以下简称“铂睿时”)上市后临床应用,为一名合并脑梗死的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了RDN治疗。此次临床应用不仅丰富了该院在高血压介入治疗领域的临床经验,更是开启了我国经桡动脉RDN治疗高血压的新篇章,为广大高血压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唐碧教授孙强主治医师

患者信息患者为50岁女性,因心慌半月余入院,临床诊断高血压3级(极高危),高血压病史半月余,既往有并发脑梗病史,平日规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术前检查血压均值为164/99 mmHg。入院后调整降压方案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qd,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qd,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200 mg/qd,盐酸伊伐布雷定片5 mg/bid,氢氯噻嗪片25 mg/qd,监测血压仍控制不佳,符合难治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浆PRA(卧位)0.140 ng/ml、血浆PRA(立位)0.190 ng/ml,皮质醇-8(发光)284.00 nmol/L、皮质醇-16(发光)139.00 nmol/L,肾动脉CTA检查示双肾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可排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肾血管性等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明确诊断为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相关靶器官受损(HMOD)评估:心功能评估(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偶发性房性早搏,部分ST段改变;心功能评估(心动超声),未见左室增大或增厚;脑功能评估—颅脑MRI示左侧枕顶叶急性期脑梗死、多发脑梗死灶,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纤细,两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左侧大脑后动脉局限性狭窄、变细,提示存在高血压靶器官损伤。

肾动脉CTA:双肾动脉未见明显狭窄,左肾动脉长度约32.5 mm,最窄径约2.9 mm,右肾动脉长度约53.0 mm,最窄径约2.3 mm;两侧副肾动脉显示,右肾一支左肾一支,直径均小于3 mm。

手术策略:在消融策略上,计划对直径处于3-8 mm范围内的肾动脉主干进行系统性消融,力求做到“应消尽消”。考虑到本例患者肾动脉开口方向向上,经股动脉路径操作难度较大,团队综合评估后决定采用铂睿时RDN系统经桡动脉途径实施RDN手术,该路径更符合冠脉介入术者的操作习惯,有助于降低术中并发症风险。同时,铂睿时RDN系统具备外径小、通过性优、操控性强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克服该例患者双侧肾动脉血管直径较小所带来的技术障碍,确保消融器械的顺利进入。团队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决定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

手术过程

术中在全麻下经右桡动脉建立路径,送入指引导管钩挂左肾动脉成功后,行左肾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等异常。借助导管4F的超细直径及优异的通过性能,消融导管轻松进入管径偏细小的左肾动脉进行逐点消融,每次消融前均进行贴壁检测,确保消融电极与血管壁紧密贴合。消融参数设置为射频能量6W,持续时间60秒,头端温度控制在55-70℃,以保证良好的消融效果。依次完成贴壁检测、消融及回撤操作后,左肾动脉主干共进行了5次消融,累计18个点位。采用相同方法对右肾动脉主干进行消融,共完成5次消融,累计19个点位。消融完成后,复查造影显示双侧肾动脉血流通畅,未见夹层、血栓等异常,术后血压降至136 mmHg,降压效果显著,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术后第二天收缩压136 mmHg/100 mmHg,术后第三天126 mmHg/90 mmHg,术后第四天107 mmHg/78 mmHg,出院前调整减少一种口服药,后续继续随访患者数据。

左肾术前造影图

左肾RDN消融

左肾术后造影图

右肾术前造影图

右肾RDN消融

肾术后造影图

创新RDN器械重塑高血压介入治疗格局

目前我国30-79岁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人数为2.57亿[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指出,我国25-45岁居民血压正常高值的检出粗率已经高达42.9%~45.5%[2]。近年多项研究证实,进一步将目标血压降至130/80 mmHg,可以使患者进一步获益。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平均高血压控制率仅在13.8%,我国高血压控制率约在16.8%。因此,进一步丰富降压药物与治疗手段,优化血压管理策略,是目前的临床需求。

RDN这一突破性的创新术式,是高血压治疗领域的重大里程碑,为广大高血压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治疗选择。目前,市面上的RDN器械设计均为股动脉入路,但是部分患者血管解剖结构并不适合经股动脉路径行RDN,包括肾下腹主动脉和髂动脉严重迂曲、肾动脉向下成角较大和(或)合并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3]。相较于传统的股动脉入路,经桡动脉进行RDN治疗几乎适应所有患者的肾动脉血管解剖结构,同时显著降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风险,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快、实现日间手术等显著优势,从而有望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安全、便捷且经济的治疗体验。

铂睿时作为目前全球唯一一款可同时经桡动脉和股动脉入路开展RDN的产品,展现出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卓越的技术性能。在未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已得到临床研究充分验证,Iberis-HTN Study试验中RDN组患者术后6个月诊室收缩压下降21.7mmHg、24小时平均收缩压下降13mmHg,下降幅度远大于假手术组,P[4]。随着铂睿时的上市临床应用,将进一步重塑和优化全球高血压介入治疗格局,为广大高血压患者带来介入治疗新方案。

专家简介

唐碧 教授

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

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教授/主任医师

安徽省第九批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安徽省第一届卫生健康杰出人才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结构性心脏病青年医师委员会委员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肺动脉高压专科联盟理事会理事

安徽省全科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安徽省全科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与康复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

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委

安徽省第二届心血管质控中心专家

安徽省心血管内科质控中心心衰及其他疾病亚专业组组长

安徽省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联盟委员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大项目、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

研究方向:肺动脉高压机制及临床研究

刘进军 教授

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内科科室副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导师。

学术任职

中国研究型医院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全科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医学会心身分会常委;

安徽省医师协会心力衰竭委员会常委;

安徽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委员会委员;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AHA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临床实践指南》。主持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卫生健康委重点项目、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等多个科研项目。

孙强 主治医师

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治医师,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10余年,精通心血管疾病危重症的抢救和治疗,擅长冠心病的支架介入治疗和高血压的射频消融手术。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report on hypertension: the race against a silent killer[M]. Geneva, Switzerland: 2023.

[2] 马丽媛,王增武,樊静,等.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关于中国高血压流行和防治现状[J]. 中国全科医学,2022, 25(30): 3715-3720.

[3] Dong H,Jiang X,Liang T,et al. Trans-radial renal denerv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resistant hypertension.J Invasive Cardiol,2014,26: 322-327.

[4]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atheter-Based Radiofrequency Renal Denervatio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The Randomized, Sham-Controlled, Multi-Center Iberis-HTN Trial. Circulation,2024-09-04,1588-1598.

来源:动态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