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临床上有一些针对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和非药物疗法,如营养神经、抗氧化应激、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改善微循环及改善细胞能量代谢等多种药物,具体介绍如下: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目前临床上有一些针对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和非药物疗法,如营养神经、抗氧化应激、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改善微循环及改善细胞能量代谢等多种药物,具体介绍如下:
DPN的治疗有方法
2.抗氧化应激药物:α-硫辛酸(简称硫辛酸),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因子,能够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加营养神经血管的血流量以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硫辛酸静脉滴注3周可改善神经感觉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长期口服可延缓神经损伤的发展。糖尿病患者应每年住院一次,接受硫辛酸针剂治疗。
推荐用法:硫辛酸片口服600mg/d,疗程3个月;症状明显者先采用硫辛酸针剂600mg/d静脉滴注2~4周,其后片剂口服序贯治疗。4.改善微循环药物:
(1)前列腺素及前列腺素类似物:前列地尔和贝前列素钠,均可用于糖尿病足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静脉给药能够显著改善病变部位的麻、凉、痛症状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10μg/d静脉滴注2周,然后序贯给予贝前列腺素钠片口服20~40μg,2~3次/日,连续治疗8周。
(2)己酮可可碱:静脉注射或静脉缓慢滴注,一次0.1~0.2g,1~2次/日,连续使用8周;口服的缓释片每日1~2次,一次0.4g,连续使用8周。
(3)胰激肽原酶:每日40U,肌内注射,连续10d,然后隔天肌内注射一次,连续治疗20d作为一个疗程。口服制剂为120~240U/次,3次/日,疗程3个月。
5.改善细胞能量代谢:乙酰左卡尼汀,口服250~500mg,2~3次/日,疗程6个月。
6.治疗痛性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药物,应首先选用普瑞巴林或度洛西汀。考虑到糖尿病患者的社会经济情况和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加巴喷丁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初始治疗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也可有效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但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故应谨慎使用。阿片类药物(包括他喷他多和曲马多)由于存在成瘾和其他并发症的高风险,不推荐作为首选药物。
7.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制剂也常被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如木丹颗粒、血府逐瘀胶囊、复方丹参滴丸……等等。
8.针灸疗法以及活血化瘀中药足浴和中药电离子导入等与西药配合,可起到珠联璧合的妙用。
上篇介绍的病例1、病例2后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均起到药到病除的满意疗效。
需要指出的是,严格的血糖控制只能有限的延缓1型糖尿病的神经病变进展,而对2型糖尿病友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益处。其原因部分归因于神经病变诊断晚,以及年龄增加、高脂血症和高血压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影响。在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中,失败率高达100%。这可能是由于治疗目标不明确,对晚期神经病变的干预难以奏效,无法通过症状、神经功能缺陷或振动觉来确定临床试验中的治疗益处所致。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6):540-557.[2]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中华内科杂志.2022;61(3):249-262.[3]Sloan G,Shillo P,Selvarajah D,et al.A new look at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8,144(10):177-191.[4]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15-116.[5]吴静,时立新.《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要点说明[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6):535-539.[6]Tesfaye S,Chaturvedi N,Eaton SE,et al.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diabetic neuropathy[J].N Engl J Med,2005,352(4):341-350.*"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小玉医生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