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成绩排名不是“躺平”,是给成长留足呼吸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20:39 2

摘要:教育部新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十条措施,把“不得以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这条写得明明白白。不少人觉得这是老政策翻出来重说,可最近身边发生的事让我觉得,这哪是重复,分明是给被分数逼得喘不过气的孩子和家长,递了一瓶“解压氧”。

教育部新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十条措施,把“不得以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这条写得明明白白。不少人觉得这是老政策翻出来重说,可最近身边发生的事让我觉得,这哪是重复,分明是给被分数逼得喘不过气的孩子和家长,递了一瓶“解压氧”。

我是个初中班主任,教龄刚好十年,见证了排名从“公开公示”到“悄悄流传”再到现在明确禁止的全过程。上周开年级组会,校长拿着文件强调“绝对不能搞排名,哪怕私下发家长群都不行”,散会时隔壁班王老师叹气:“早该这样了,上学期我班一个女生,就因为月考排名掉了五位,躲在厕所哭到放学,家长来接的时候眼睛肿得像核桃,说孩子回家就把课本摔了,说‘再学也赶不上别人’。”

这事让我想起三个月前的一次家访。学生小宇成绩中等偏下,每次考试后班级群里一出现排名表,他妈妈就整夜睡不着,第二天准会在群里问“谁知道这次平均分多少”“我家孩子这名次能考上高中吗”。去他家那天,客厅墙上贴满了各种“提分计划表”,小宇的书桌抽屉里藏着一本日记,我无意间瞥见一页写着:“排名就像贴在背上的标签,我永远是‘中等生’,再努力也没用。”那一刻我才发现,我们以为的“激励”,对很多孩子来说其实是“精神枷锁”。

可能有人会说:“不排名怎么衡量学习效果?家长心里能有底吗?”其实政策根本不是“不让知道成绩”,而是反对“公开排名比高低”。就像我们学校现在的做法,每次考试后,老师会给每个学生发一张“个人学情分析单”,上面只写孩子自己的各科分数、知识点掌握情况,还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家长想了解情况可以单独找老师沟通。上周有个家长跟我说:“以前只看排名,看到孩子排30名就上火,现在看分析单,知道他数学是几何没学好,英语是单词记不牢,反而知道该怎么帮他了,亲子关系都缓和了不少。”

更让我有感触的是,排名带来的“隐性伤害”比我们想的更深远。前阵子刷到一条新闻,某中学因为私下按排名调座位,被家长投诉到教育局。其实这种“排名定座位”的情况,以前不少学校都有过,排名靠前的坐中间前排,排名靠后的挤在角落,老师讲课的关注度也不一样。我刚教书那年,班里有个男生画画特别有天赋,可成绩一直垫底,总被安排在最后一排,慢慢就变得自卑沉默,后来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去年同学聚会碰到他,他说:“那时候总觉得自己是‘差生’,连老师都不待见,索性破罐子破摔,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没人用排名给我贴标签,或许我会走不一样的路。”

现在政策不仅禁排名,还要求学校每周至少安排一节心理健康课,每月搞一次实践活动,甚至设“无作业日”。我们学校这个月就组织了“校园义卖”“自然观察课”,有个以前总因为成绩焦虑的女生,在义卖中把自己画的画卖了200多块钱,她妈妈跟我说,孩子回家兴奋地说“原来我除了学习,还有别的本事”。这让我想起教育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24.6%,其中学业压力是主要诱因之一。这些数据不是冰冷的数字,是一个个被分数压得抬不起头的孩子,禁排名不是“弱化学习”,而是让教育回归本质——先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再谈成绩。

不过说实话,政策落地确实有难点。上周我们家长群里就有争论,有人说“不排名就没竞争意识,孩子会变懒”,还有人偷偷建了个小群,互相打听孩子的分数排多少。其实这背后是“唯分数论”的观念没转变。前几天看到一个教育专家说:“真正的竞争不是和同学比排名,而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进步。”这话特别有道理。我班里有个女生,以前每次考试都因为排名哭,现在没了排名压力,她反而更关注自己的进步,这次月考数学比上次多考了15分,她开心地跟我说:“老师,我发现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变好,不用管别人考多少。”

还有个让我暖心的例子,我表姐家的孩子上小学五年级,以前每次考试后,表姐都会拿着排名表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孩子抵触得厉害,亲子关系特别紧张。这学期学校禁了排名,表姐反而冷静了,她发现孩子其实喜欢编程,就报了个兴趣班,现在孩子不仅编程学得好,学习主动性也提高了,上次期中考试各科成绩都有进步。表姐说:“以前总被排名牵着鼻子走,忘了孩子有自己的闪光点,现在才明白,教育不是把孩子塞进同一个‘分数模具’里。”

教育部的政策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教育中最该反思的问题:我们总想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却忘了问孩子“跑得累不累”;总盯着排名表上的数字,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禁排名不是“放弃竞争”,而是拒绝“恶性攀比”;不是“降低要求”,而是让评价标准更多元。

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在成长的路上稳步前行,而不是被排名裹挟着,在焦虑中迷失方向。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擅长数理化,有的精通琴棋书画,有的热爱运动,用一张排名表衡量所有孩子,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家孩子所在的学校,现在还会公开排名吗?作为家长或学生,你觉得禁排名后,学习状态有变化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真实经历和想法,咱们一起探讨怎么让孩子在无压力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来源:英英24932018951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