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女生造谣老师“刻薄媚男”事件继续发酵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20:16 2

摘要:如果——你不能教育好你的子女,社会会教育他,当然教育成本可能有些高,高到你的孩子根本无力承担。

看看这个小仙女的下场,家长朋友们可以引以为戒。

如果——你不能教育好你的子女,社会会教育他,当然教育成本可能有些高,高到你的孩子根本无力承担。

2025年10月28日,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大一女生李某在《经济法》课堂上因未回答出“子公司与分公司的区别”这一基础问题,被胡霞老师批评。

李某自称因情绪失控,当晚通过校园匿名平台“工商秘密”及个人朋友圈发布指控,称胡老师“上课刻薄、媚男行为频出、把没礼貌当幽默”“以身份压人”,并提及“被连续批评20分钟”。

胡霞老师发现指控后,于10月29日在班级微信群公开截图,要求李某提供上课特别刻薄的证据,魅男的证据,拿老师身份压人的证据,拿没礼貌当幽默的证据,我觉得自己是女强人的证据,否则将起诉其侵犯名誉权。

李某于10月29日、30日两次道歉:

承认引用“媚男”标签是滥用网络用语,夸大“批评20分钟”的情节;解释投稿是因老师对男生态度更温和(三人共同答题获宽容),而自己感到被羞辱。

李某自称患ADHD(注意力缺陷障碍),非主观走神,但愿承担责任。

再次向老师表示真挚的道歉。

胡老师表示不接受道歉。

胡老师说,我上课问你问题,你回答不出,课后留你沟通,你跟老师讲话,自称老子,这是老师的问题,还是你问题?

你不认真上课,还得我哄着?

胡老师指出提问前已考虑其状态,怕对方有情绪,所以专门选择最简单问题。结果对方还是不会,你最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别的男生回答出来了,就是我魅男?逻辑何在?多说无益,等着应诉吧!

李同学表示愿意承担责任,再次跟胡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胡老师表示,已联系平台获取发帖者信息,进行证据保全;将提交学校并起诉至重庆南岸区法院;强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拒绝接受道歉。

胡老师表示该事件将作为教学案例,用于讲解“侵权与犯罪的界限”。

简单盘点一下,事情其实很简单,学生李某因为上课回答不出老师提问的问题,感到丢脸,恼羞成怒,迁怒老师。

再网上发表凌辱老师的话语,老师看到之后,决定不再惯着她,决定用法律武器来给这位学生上一课。

涉事学生看到老师动了真格,立即怂了,赶紧道歉。

可是胡霞老师作为专门的法学博士,根本不会惯着她,势必要给她一个深刻教训。

10月30日,辅导员及学校党政办表示“事件由相关部门处理中”,未透露细节。

党委宣传部称“已关注舆情,正在处理”。

律师指出,“刻薄”“媚男”等贬损性表述若无法举证,涉嫌名誉侵权,需承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责任。

主观臆断的贬损性标签(如“媚男”)若造成教师社会评价降低,可能构成名誉侵权,与合理批评有本质区别。

大学生应以理性渠道解决师生矛盾,避免网络匿名攻击;学校需搭建沟通桥梁,而非放任冲突升级。

截至10月30日,李某公开道歉后,胡霞老师仍未撤诉,表示“回重庆立即起诉”;

校方尚未公布处理结果,事件持续发酵中。

来源:君临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