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阳性率持续攀升 专家:无需恐慌但需科学应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9 08:10 1

摘要:2025年5月以来,全国多地新冠病毒检出率显著上升,门急诊流感样病例阳性率从7.5%攀升至16.2%,住院病例阳性率亦升至6.3%,成为当前呼吸道感染首要病原体。尽管疫情呈现活跃态势,但专家强调,当前流行毒株致病力未增强,重症率保持低位,公众无需过度恐慌,但需

2025年5月以来,全国多地新冠病毒检出率显著上升,门急诊流感样病例阳性率从7.5%攀升至16.2%,住院病例阳性率亦升至6.3%,成为当前呼吸道感染首要病原体。尽管疫情呈现活跃态势,但专家强调,当前流行毒株致病力未增强,重症率保持低位,公众无需过度恐慌,但需加强科学防护与监测。

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南方省份阳性率高于北方,15岁及以上人群感染比例最高,部分省份疫情增幅已趋缓。病毒学专家常荣山指出,本轮波动与群体免疫水平下降密切相关:距离上一波疫情(2023年底至2024年初)已逾一年,自然感染抗体保护力减弱,叠加2月流感低流行致交叉免疫降低,为病毒传播创造了条件。此外,清明、五一假期人员流动加剧,进一步推动病毒扩散。

当前流行株以XDV系列及其亚分支(如NB.1)为主,占检测样本的70%-80%。该毒株属奥密克戎框架内变异,虽免疫逃逸能力增强,但致病力与既往毒株相比未现显著提升。中国疾控中心及多国监测显示,住院率、重症率均低于历史同期,且症状以发热、咽痛、乏力为主,病程多在一周内自愈。

针对当前疫情,疾控部门与专家提出分级防护策略:

1. 公众基础防护:在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室内定时通风。

2. 高危人群强化措施:60岁以上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应避免聚集,感染后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兹夫定、先诺欣等),以降低重症风险。

3. 症状监测与就医: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抗原阳性者应尽早隔离并遵医嘱用药。

目前国内上市7款抗新冠药物,价格从180元至千元不等。专家提醒,轻症患者无需盲目使用高价特效药,对症治疗即可缓解;重症高风险人群则需在感染初期(48小时内)用药,以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复制。此外,新冠疫苗接种率持续走低,疾控部门呼吁重点人群及时补种加强针,巩固免疫屏障。

结语

尽管新冠病毒呈现常态化波动,但其威胁已大幅降低。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表示,疫情将随气温升高逐步回落,预计6月中下旬阳性率降至5%以下,不影响高考等社会活动。公众需以科学态度应对,既不掉以轻心,也不过度焦虑,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来源:深度经纬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