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村播“三变三提”,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0 20:02 1

摘要: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乡村直播电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攸县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村(社区)“两委”成员中培养村播人才,打造村播账号,通过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进村级产才融合,实现从“各自为战”到“体系作战”的跃升,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村播发展新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佘志民 谢亮 易咏畅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乡村直播电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攸县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村(社区)“两委”成员中培养村播人才,打造村播账号,通过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进村级产才融合,实现从“各自为战”到“体系作战”的跃升,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村播发展新模式。

“普及培训”“精英组队”,提速村播人才培养

针对村播人才短缺、技能薄弱的问题,攸县构建了阶梯式、实战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分层培训方面,采取全面覆盖与精准滴灌相结合方式。首轮对全县村(社区)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进行直播电商知识普及,筑牢思想与政策根基;继而聚焦有潜力、有热情的村干部,开展高强度“理论+实战”封闭训练,邀请一线专家、直播团队授课,同时组织学员进入直播基地带货本地特产,实现“干中学、做中悟”,完整体验从理论到变现的全流程。

组队进阶方面,坚持标准构建与个性提升并重。推行“一村一队”标准,科学评估并组建涵盖出镜、运营、客服的标准化团队;对表现优异的潜力团队,提供“45天导师驻村”一对一进阶指导,结合后台数据精准画像,强化薄弱环节,提升团队实战能力。

服务陪跑方面,建立巩固技能与持续助力长效机制。由专业团队提供为期一年的陪跑服务,针对性提升直播话术、镜头表现、用户互动等核心能力;协助村播团队链接产品供应、电商平台和市场渠道,定期开展农产品专场直播和“助农直播”,通过复盘直播情况和专项训练,将短期培训成果转化为持续技能提升。

“内容粗糙”“一村一品”,提质账号特色形象

针对村播同质化严重、内容吸引力不强的问题,攸县以“一村一IP”为核心,重塑乡村直播形象:

精准定位方面,着力塑造可信赖的乡村代言人。统一规范账号视觉体系,因地制宜打造“活力泥脚巷”、“文旅江联村”等个性化IP;注重以党群服务中心、党政标识着装等元素,强化“真实性”和“辨识度”;在个人简介中清晰标注身份、产业与宗旨,树立“懂政策、亲群众、有担当”的立体形象。

专业创作方面,突出有温度的乡村故事主线。安排专业摄制团队驻场指导,严格把控制作质量;深度挖掘农产品生长过程、乡村非遗技艺等题材,创新性融入趣味互动挑战、村干部工作日常等内容,实现乡土底蕴与网感魅力的有机结合。据统计,5个示范村播IP短视频平均点击量超7万,其中单条最高播放量达38.9万。

品控管理方面,构建“三位一体”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与12家经济合作社的“基地直选”机制,确保采摘、包装、配送当日完成;创新“透明橱窗”直播形式,不定期展示生产实况;完善24小时响应机制,实行问题产品优先赔付制度,持续优化产品口碑。

“内部循环”“区域共赢,提升营销联动实效

立足村播可持续发展,攸县通过多层次联动与品牌化赛事,构建产业融合新生态:

资源整合方面,形成“三维联动”模式。镇村联动打造标杆直播间,如丫江桥镇华富村的“向阳书记优选”直播间,创下1小时销售3.8万元的记录;村村联动突破地域限制,组织跨村推广矩阵;产播联动贯穿种植、加工、文旅全链条,实现产业增值与文化传播双赢。

品牌建设方面,打造专业化赛事IP。连续五年举办湘赣边直播大赛,吸引周边县市区参与,将技能比拼升级为区域品牌盛会;创新“镇长PK赛”形式,相关话题全网浏览量超1000万次,直播一小时点赞量达2175.93万,销售额超180万元,成功实现从“流量关注”到“品牌认同”的转化。

营销推广方面,构建“双线展销”体系。整合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资源,创建湘赣边特色农产品信息库;依托“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举办农产品博览会、抖音好物节等线上线下活动;通过精准投流推广,推动湘赣边产品走向全国。2021年以来,累计实现农产品销售8000万元,带动全县电商农产品零售额突破4亿元,显著增加农户和村集体收益。

来源:湖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