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顺:秋风秋雨愁煞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0 19:48 1

摘要:妻是农民,种了三亩地。一亩种玉米,一亩半种花生、半亩种芝麻。由于浇了两次水,长势良好,又由于地靠近路边,引得路过的人啧啧称赞,都夸我家的庄稼长得好,是村里的头一份。

“又是雨!下,下!已经第三十七天了,这雨下得啥时是个头啊!”

老妻一大早起来,就听到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打开手机“精准天气”预报一看,明明预报的是晴天,怎么又变成雨天了呢?

老妻心里那个愁啊,像天上那一层厚厚的乌云,推也推不开。

妻是农民,种了三亩地。一亩种玉米,一亩半种花生、半亩种芝麻。由于浇了两次水,长势良好,又由于地靠近路边,引得路过的人啧啧称赞,都夸我家的庄稼长得好,是村里的头一份。

听着人们的夸赞,我和妻很是受用。妻安心地回城里照顾小外孙,我安心地在学校教书。小外孙、学生们,成了我们精心侍候的庄稼。

我每天早上散步,哪条路都不走,只走靠近我家庄稼地这条路。人在路上走,眼在地里扫,看着玉米苗子、花生秧子、芝麻棵子油喷喷地往上长;看着玉米开顶花了、冒红缨了,长出了牛角一样的大穗子;看着花生开花了,下面结出胖嘟嘟的花生果;看着芝麻开花了,嫩绿的芝麻蒴跟着芝麻花在节节攀高,心里那个乐啊,比吃了蜂糖还甜,比吃了一大碗牛肉烩面还受用。这是自己家的庄稼,看着它们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茁壮成长,心里那个美,就别提了。如果看见地里有棵草,仿佛身上无端放了一个虱子,就立刻不舒服起来,不管有没有露水,会立马跳到地里去,把它拔掉,心里才安宁。这也许是我早晨散步,专走自家地边这条路所收获的最大乐趣。虽然有点自私,但是自得其乐。

我这种小余欢,沿着季节的深入,在潜滋暗长,随着庄稼的慢慢成熟,在不断放大、弥漫。此时的秋风是凉爽的,雨也是我巴望已久的。

转眼进入农历八月,满地的庄稼进入了丰收季。久盼不至的雨忽然殷勤起来,从农历八月初一开始下,就像坏了闸门的水库,再也控制不住了。

我家的庄稼在全村是第一家种上的,成熟的自然是全村第一家先成熟。远在城里照看小孙子的妻子萦怀着她的庄稼,每次通话聊天,都不会忘记询问她的庄稼。

三亩地里,最先成熟的是芝麻。而芝麻的成熟并不同时。我在工作间隙,趁着短暂的晴天,把先成熟的芝麻收割回家。这种做法,现在看来是一种错误。如果当初不论成熟与否一次收回家,也不会有芝麻杆被旷日持久的连阴雨沤烂这回事了。

雨期在延长,趁着短暂的住雨,勉强收回家的芝麻根本没有晾晒的机会,看着不断变黑、发霉的芝麻杆,让匆匆忙忙赶回家的老妻心里着了火。地里的花生果在出芽,玉米穗子在发霉,更让老妻忙得手忙脚乱。老妻望着不驻点的秋雨,那愁像天上的乌云,越堆越厚。地里的花生、玉米都急等着收割,可是老天就是不赏脸,把浓厚的愁云露一丝缝隙,太阳也不知道躲到了哪里。

终于等来一个不下雨的日子,我们不等地里土干,选择先收获花生,后收割玉米。

泥一身、水一身地把花生收回了家,熬夜把花生果摘出来,家里的每一个空闲地面,都成了晾晒花生的地方。

雨时断时续地下着。利用难得的雨停间隙,我和妻又踏进玉米地,开始收获玉米穗子。天上乌云笼罩,空气湿得能拧出水来,随时都会变成雨点,当头落下来。人站在玉米地里,脚下是泥泞,空气里弥漫着秸秆腐烂的气味。剥开玉米壳,一股霉味扑鼻而来。女儿发来视频,说,某地一农民因为掰玉米,被黄曲霉感染,不治身亡。叮嘱我们收割玉米时要戴上口罩和手套,小心霉菌感染。老妻和我没有这么娇气,再说空气湿度这么大,也不利于霉菌孢子传播。但我们掰玉米时也尽量小心,不让玉米壳把手划伤,头部尽量与要掰的玉米保持距离。可是,玉米地里的霉气实在太浓重、太熏人了,下午我们就戴上了口罩。

有人说,找个机子收割,几分钟就完事了,搁得住出这个憨力气?妻子却说,咱种玉米,不图卖钱,是图自家吃的。只有自己种的玉米吃着才放心。咱家只种了一亩多玉米,哪值得用收割机这个大物件?如果用机子收割,快是快了,但好赖玉米分不出来了,你总不能一个一个去挑出来吧?再说,收回家的玉米又晾晒不成,湿玉米卖不上价,一亩地八十元的收割费你还得掏,划不来。家里还有我这个免费劳动力,人工掰,虽然费力,但是划算。

于是,只要雨一停,我们就下地收玉米。经过一天多的奋战,玉米全部收回家。雨也随之而来。幸亏有一座亲戚家的空闲房子,要不,玉米、花生、芝麻收到家里真没办法安放。

妻每天拨拉着手机,盼望着天晴。可是天气预报里,是一连串的下雨天,新闻里也传来了河南将遭遇六十四年未遇的连阴雨的坏消息,在整个农历八月,根本就没有好天气。

老妻心头如汤煮,秋风秋雨愁煞人。不能让收回家的庄稼眼睁睁地坏掉。老妻和绵绵秋雨鳔上了劲。

这是农历八月十五后的一个下午,又是一个雨停空挡期。日头如害羞的姑娘在云层里躲躲闪闪。借着这难得的晴天,妻翻晒着发霉的芝麻捆,心里难过得直掉眼泪。发誓要把几百捆芝麻腾一遍,不能让芝麻粒在里面白白沤烂。

收回家的芝麻全部放在亲戚家的空房子里,亲戚家的房子在村子的最前面,我家住在村子的最后面,两家相距有一百多米远。我和妻从下午一点直忙到六点,天黑了,雨又淅淅沥沥地落下来了。屋里还有一百多捆芝麻没有腾出来。我和妻已累得手困腰酸。妻让我回家去做晚饭,她说,收拾好场子,就回家吃饭。

我做好了晚饭,左等右等不见妻子回来。冒着雨赶到前面亲戚家空闲的房子里一看,妻子已把从网上买的无线充电灯悬挂起来,点亮了。灯光下,妻子正费力地敲打着芝麻捆子,她面前的地上堆满了芝麻捆子。妻说,无论如何,今晚要把这些芝麻全部腾一遍,芝麻粒在芝麻捆里多沤一分钟,她的心就多沤一分钟。我望着妻子,灯光下,她一脸疲倦, 头上每根头发上似乎都挂着劳累。可为了她的庄稼,她表现出了格外的坚韧和倔强。我的满肚子怒火、在妻的执着里被浇灭,奔到嘴边的指责,硬生生地被逼了回去。如果我要怪,就怪这持续不断的秋雨,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坏天气,妻子也不会这么地任性了。我的最佳选择,就是立即配合妻子把这些活儿干完。

夜幕拉下来了,整个村子陷入黑暗之中。我们头顶的灯光把夜幕撕开,纷乱的雨点在光亮里不知疲倦地飞舞着。同样不知疲倦的还有老妻,她不停地把一捆捆芝麻搬到我跟前,又把腾过的芝麻捆拿走,摆放在合适的位置。我满肚子怨气,随着敲打芝麻捆的棍棒起起落落,被敲打得烟消云散。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把这些芝麻赶紧收拾好,让劳累了一下午的老妻歇口气,回家吃一口热饭,快点躺到床上休息休息。

等我们腾完全部芝麻,筛出全部芝麻粒,摊开晒单,把它们晾好,已是晚上八点多。回到家端起饭碗,碗里的饭已经不是太热了,一根根面条早垛在了一起,原先饥肠辘辘激起来的食欲,顿时没了踪影。我们不顾肠胃的强烈抗议,无言地拖着疲惫的身躯,躺到了床上,任漫天的劳愁,塞满我们的梦境。

国庆假期结束,秋天的雨期却没有结束。

村里有几家种地大户,有几家趁短暂的住雨,用机子收割了玉米,由于水分点太高,每斤只卖五毛多钱,刨去种子、肥料、浇水、打药,播种、收割费用,租地费用,几乎不赚啥钱。远处也传来消息,有种花生的大户,在到处找帮忙薅花生的人工,每天工资在一百六十元以上,最高达到每天三百元。如果不要工钱,薅出来的花生对半分或者四六分。还没有收割庄稼的种地大户,望着无休无止的秋雨,仰天问道:“老天爷呀,你还让不让人活?”

时令眼看已过了霜降,离立冬只剩半个月时间,这是冬小麦播种的紧要关头。而天上的雨却又不期而至,有些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收割,收割罢的地里还积着水,机子进不了地,小麦迟迟不能播种。老妻愁,所有种地的人都愁。这恼人的秋雨,真是愁煞人啊!

作者简介:程金顺,微信名“空空”。邓州市赵集镇人,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南阳市作协会员。

来源:邓州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