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2020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每次说起“打针减肥”,总有人惊讶地瞪大眼睛:“真的假的?怎么现在连减肥都能靠打针了?”是的,真的。而且这针,还是“正儿八经”能降糖的处方药。它叫——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近几年,它风靡全球,成了明星、富豪、职场人减重圈的“顶流”。但你知道吗?司美格鲁肽其实有两个版本,一个用于降糖,一个用于减重,它们之间可不是换个包装那么简单。
别看它名字一样,“内核”上其实各有讲究。今天,我们就来把这款“网红药”好好扒一扒,看看它到底能不能随便用,用的时候又该注意啥。
先来捋清楚: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原本是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的。但后来人们发现,它还有个意外“副作用”——能减重。
于是,厂家顺势开发了两个版本:
降糖版:用于控制2型糖尿病;减重版:专门用于肥胖或超重人群减重。听起来好像只是适应症不一样,实际上,它们在剂量、说明书、使用周期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下面这几点,务必区分清楚:
剂量不同:降糖版起始剂量通常为0.25mg/周,维持剂量为0.5mg~1mg;而减重版剂量更高,起始为0.25mg/周,最终可达到2.4mg/周。适应症不同:降糖版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减重版则适用于BMI≥30的肥胖人群,或BMI≥27伴有至少一种与体重相关的并发症(如高血压)。批准用途不同:目前,减重版尚未在中国大陆正式获批,市面上的司美格鲁肽多为降糖适应症。小提醒:目前不少人通过“灰色渠道”获取减重版或超量使用降糖版来减肥,这种做法并不推荐,存在风险。
说到原理,就不得不提它的“高科技血统”。
司美格鲁肽是一种模拟人体内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作用的药物,它能“多管齐下”:
让胰岛素分泌更聪明,只在血糖高的时候释放,降低低血糖风险;减慢胃排空速度,吃一点就容易饱;作用于大脑,减少食欲,让你对奶茶炸鸡“兴趣缺缺”。研究显示,接受2.4mg/周的司美格鲁肽治疗68周后,患者平均体重下降了14.9%(NEJM, 2021)。这在减重药物中,已属罕见。
别看它“风评”这么好,但“适合别人,不一定适合你”。以下几类人,使用前务必谨慎:
1.没有肥胖或并发症的人
如果你BMI正常,只是想“瘦5斤穿婚纱”,用它减肥是不被推荐的。国家药监局并未批准其作为“美容减肥药”。
2.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
由于药物会延缓胃排空,容易引发恶心、呕吐、便秘等问题。有胃病、胃轻瘫的人尤其要注意。
3.孕妇或备孕期女性
目前尚无明确数据说明该药对胎儿安全。孕期、哺乳期禁用,备孕至少提前2个月停药。
下划线总结:司美格鲁肽不是“人人都能打”的万能药。它的使用需要医生评估和处方管理,不能随意模仿他人用量。
很多人以为它是“非运动不节食”的躺瘦神器,但实际上,副作用并不罕见。
最常见的副作用:恶心、食欲减退、胃胀、便秘;少见但严重的副作用:胰腺炎、胆囊炎、肾功能损伤等;长期使用风险:动物实验发现有增加甲状腺C细胞肿瘤的可能,但人类尚无明确证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23年发布的药品说明书更新中,已将“急性胰腺炎”列入司美格鲁肽的不良反应警示。
更重要的是,一旦停药,体重可能会反弹。研究发现,停药后一年,体重平均反弹回去约三分之二。所以,如果没有长期管理计划,光靠这支针,并不能“瘦一劳永逸”。
面对铺天盖地的“减肥神药”宣传,普通人该怎么做?这里有几点建议,送给每一个“动过心”的你:
1.一定要有处方,再正规使用
无论是降糖还是减重,司美格鲁肽都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要通过代购或微商渠道购买。
2.坚持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减重效果虽强,但饮食+运动依然是基础。否则停药后反弹速度比你想象的还快。
3.用药期间定期复查
包括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尤其是老年人或基础病患者。
4.不要“拼命加量”图快瘦
有人半个月就想升到最大剂量,结果恶心到连水都喝不下。剂量必须逐步递增,给身体适应的时间。
下划线总结:减肥不是靠一支针,而是靠长期、科学、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管理。司美格鲁肽是工具,不是魔法。
写在最后司美格鲁肽不是“肥胖救星”,也不是“懒人福音”。如果把它当成偷懒的捷径,最后可能既没减成肥,还把身体搞坏了。
真正有效的减重,从来都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如果你真的想靠它减重,也请把医生请进你的计划里。
愿你减的是脂,不是健康。
参考资料: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Wilding, J.P.H., et al. (2021). Once-Weekly Semaglutide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NEJM, 384:989-100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国家卫健委权威健康科普平台《健康中国》相关内容
来源:花猫健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