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蔬菜:优先选低残留、选择性强的药剂。例如十字花科(白菜、甘蓝)可用敌草胺、精异丙甲草胺;茄科(番茄、茄子)可用二甲戊灵、恶草酮;避免使用对敏感科属(如葫芦科、豆科)有风险的磺酰脲类、三嗪类除草剂。
一、蔬菜果树如何科学选择除草剂?
1、按作物类型“对号入座”
蔬菜:优先选低残留、选择性强的药剂。例如十字花科(白菜、甘蓝)可用敌草胺、精异丙甲草胺;茄科(番茄、茄子)可用二甲戊灵、恶草酮;避免使用对敏感科属(如葫芦科、豆科)有风险的磺酰脲类、三嗪类除草剂。
果树:需区分“幼年树”和“成年树”。幼年树根系浅,宜用氟乐灵、乙氧氟草醚(定向喷雾,避免接触树干);成年树可选用草甘膦、草铵膦(行间定向喷雾,防止药液飘到叶片和果实),但需注意避免伤害果树根系。
2、按杂草种类“精准打击”
禾本科杂草(稗草、马唐、狗尾草):优先选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对蔬菜、果树安全性高,仅杀禾本科杂草,不伤害阔叶作物。
阔叶杂草(猪殃殃、苋菜、藜):蔬菜田可用灭草松(避开作物幼苗期),果树田可用乙羧氟草醚(定向喷雾),避免使用会伤害作物的2,4-滴类药剂。
混生杂草:可选用复配制剂,如“精喹禾灵+灭草松”,同时防除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需先小范围试用确认安全。
3、按作物生育期“错峰用药”
播后苗前/移栽前:用土壤封闭型除草剂(如二甲戊灵、敌草胺),通过在土壤表面形成药膜封杀杂草种子萌发,此时作物未出苗或未接触药剂,安全性最高。
苗后/生长期:选用茎叶处理型除草剂(如精喹禾灵、草铵膦),需严格控制喷雾范围,避免药液接触作物叶片、嫩茎和果实,果树田需在行间定向喷雾,蔬菜田避开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
二、蔬菜果树如何科学使用除草剂?
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只是第一步,科学使用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并避免药害。
1、明确防治对象:首先要清楚地里主要是什么杂草(禾本科还是阔叶草),是一年生还是多年生的。不同的除草剂针对的杂草种类不同。
2、抓住施药关键期:根据除草剂类型选择最佳施药时间。
芽前封闭处理剂(如氟乐灵、二甲戊灵):必须在杂草出土前使用,播种后出苗前或移栽前进行土壤处理。
茎叶处理剂(如草甘膦、草铵磷):应在杂草生长旺盛期(一般禾本科杂草3-4叶期)使用效果较好。
3、注意作物敏感性与安全性:不同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差异很大。例如,黄瓜、西瓜等对乙草胺敏感须慎重使用。施用除草剂,特别是灭生性除草剂如敌草快时,务必采用定向喷雾,并最好在喷头上加装防护罩,严防药液飘移到作物绿色部位(枝叶、嫩芽)上。
4、关注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土壤质地和天气都会影响药效。例如,土壤封闭处理剂需要一定的土壤湿度才能形成良好的药膜;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或黏重的土壤,除草剂用量可能需要适当增量。避免在高温、大风或即将下雨的天气施药。
5、严格遵守安全规范:阅读并遵循农药标签说明书。配药和施药时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施药后彻底清洗喷雾器,特别是喷过除草剂的器械最好专用,以防残留药害。
特别注意
药害预防与缓解:一旦发生药害,可根据情况喷施碧护、嘉美红利等缓解。严格按规程操作是预防药害的根本。
长残留除草剂:在一些蔬菜轮作区,要特别警惕长残留除草剂(如莠去津、西玛津等)的使用。这些药剂在土壤中降解慢,可能对后茬敏感作物(如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等蔬菜)造成药害。果树禁用2,4-滴等。
来源:天宝特色农技服务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