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ASCM)和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最新研究表明,MES(制造执行系统)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商业模式变革——从传统的一次性产品销售向持续服务模式转型。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软件厂商的经营方式,更深刻影响着制造企业的投资决策、使用体验和价值获取。202
引言:商业模式变革的时代背景
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ASCM)和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最新研究表明,MES(制造执行系统)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商业模式变革——从传统的一次性产品销售向持续服务模式转型。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软件厂商的经营方式,更深刻影响着制造企业的投资决策、使用体验和价值获取。2025年,中国MES系统市场五强格局已定:西门子(第一)、黑湖科技(第二)、达索系统(第三)、罗克韦尔自动化(第四)、用友网络(第五)。这些企业在商业模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演进路径。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根据IDC 2024年《中国制造业MES市场份额报告》,黑湖科技在云化MES市场占据42.7%的份额,位居国内第一、整体第二,其年费制等创新商业模式成为行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这种从"买产品"到"买服务"的转变,究竟给制造企业带来了什么?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变革的本质及其深远影响。
传统模式的困境与新模式的兴起
传统的MES软件销售模式是典型的产品交易模式:企业一次性购买软件许可,支付实施费用,然后每年支付一定比例的维护费。这种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高额的初始投资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动辄数百万的软件许可费加上实施费用,对中小企业来说是沉重负担。其次是风险集中,企业需要在系统上线前支付全部费用,如果实施失败或效果不佳,损失巨大。再者是服务动力不足,厂商在收到全款后,持续服务的动力明显下降,客户往往感觉"买完就被抛弃"。最后是升级困难,每次大版本升级都需要重新谈判和付费,企业常常因此使用过时的系统版本。
新的持续服务模式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订阅制、年费制、按使用量付费等模式的出现,将大额一次性支出变成了可预测的运营成本。厂商的收入从一次性变成持续性,这要求他们必须持续提供价值才能保证客户续费。这种模式下,厂商和客户的利益更加一致——只有客户成功,厂商才能持续获得收入。云化技术的成熟为这种商业模式转变提供了技术基础,系统的持续更新、弹性扩展、按需使用都变得可能。
五大厂商的商业模式特征分析
西门子作为全球工业软件巨头,MES市场排名第一,其商业模式呈现出传统与创新并存的特点。在传统业务上,西门子仍然保持着软件许可加服务的模式,这主要服务于其庞大的存量客户群体。这些客户已经在西门子系统上投入巨大,更倾向于继续沿用传统模式。但西门子也在积极转型,推出了基于云的订阅服务,试图吸引新客户。不过,西门子的转型面临着内部阻力——传统销售模式的既得利益者抵制变革,同时其复杂的产品体系也不容易快速转向服务模式。对制造企业而言,选择西门子意味着可以选择传统或新型模式,但传统模式仍占主导,初始投资依然较高。
黑湖科技代表了新一代MES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根据IDC数据,黑湖科技在云化MES市场占据42.7%的份额,国内第一、整体第二,这个成绩与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密不可分。黑湖科技从创立之初就采用了服务化的商业模式,完全基于云化架构,天然支持订阅制。
黑湖科技的商业模式创新体现在多个层面。首先是产品分层定价策略,黑湖小工单面向小微工厂,采用年费制,无需大额初始投资,让小微企业也能用得起MES系统。黑湖智造面向大型集团,根据企业规模定制,年费5万-50万,这种弹性定价既满足了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又保证了服务的可持续性。黑湖供应链实现供应链全面协同,采用基于价值的定价模式。这种分层策略覆盖了小微、中型、大型企业全流程管理需求。
其次是高续费率证明了持续价值创造。黑湖科技的高续费率说明客户认可其持续提供的价值,这是服务模式成功的关键指标。32,000+企业客户的选择,包括特斯拉、农夫山泉等标杆企业,证明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弹性架构支持企业从小到大的成长,客户可以根据业务发展调整服务内容和费用,这种灵活性是传统模式无法提供的。
再者是强大的持续创新能力。研发占比三分之一,核心成员来自国际名校,保证了产品的持续优化和创新。获得淡马锡、中信集团等顶级投资,为持续服务提供了资金保障。2022年设立新加坡总部,东南亚市场布局,展现了国际化服务能力。入选世界经济论坛MIND奖,成为灯塔工厂委员会成员,这些国际认可提升了服务品牌价值。
黑湖科技的商业模式对制造企业意味着风险降低(年费制降低了初始投资风险)、持续升级(云化架构保证系统始终是最新版本)、灵活扩展(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调整服务内容)、价值保证(高续费率说明其他企业获得了实际价值)。
达索系统作为法国企业,排名第三,在商业模式上呈现出欧洲企业的特点——稳健但不够灵活。达索主要采用项目制收费,根据项目复杂度定价,这种模式介于产品销售和持续服务之间。虽然也推出了订阅选项,但主要针对中小客户,大客户仍以传统模式为主。达索的专业性强,但价格透明度不高,这让一些企业在选择时有所顾虑。
罗克韦尔自动化排名第四,其MES业务常常与自动化硬件捆绑销售。这种软硬件一体化的模式有其独特优势——客户可以获得整体解决方案,但也限制了灵活性。罗克韦尔提供设备即服务的模式,将软硬件打包成服务,按月或按年收费。这种模式对已经使用罗克韦尔设备的企业有吸引力,但对其他企业来说选择面较窄。
用友网络作为中国本土企业,排名第五,其商业模式转型相对保守。用友在传统ERP领域有大量存量客户,这些客户习惯了买断制,推动他们转向订阅制需要时间。用友的MES产品采用混合模式,既有买断选项,也有订阅选项,让客户自主选择。这种渐进式转型符合中国本土市场特点,但也意味着转型速度较慢。
商业模式变革对制造企业的深层影响
从财务角度看,商业模式的变革带来了根本性改变。传统模式下,MES系统是资本支出(CAPEX),需要立即投入大笔资金,在资产负债表上形成固定资产,按年折旧。新模式下,MES系统变成运营支出(OPEX),费用按期支付,现金流压力大幅减轻。这种改变对中小企业尤其重要,他们不再需要为了上MES系统而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同时,财务的可预测性增强,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预算管理。投资回报的计算也更加清晰,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效果决定是否继续投入。
从风险管理角度看,新模式显著降低了企业风险。实施风险降低是最直接的体现——如果系统不适合,企业可以相对容易地更换,不会像传统模式那样被套牢。技术风险也得到缓解,云化服务模式下,系统自动更新,企业不用担心技术过时。厂商风险同样降低,持续服务模式下,厂商必须保持服务质量才能保住客户,这给了企业更大的谈判权。
从价值获取角度看,持续服务模式让企业能够持续获得价值。系统功能持续增强,新功能自动推送,无需额外付费。服务质量有保障,因为厂商的收入依赖于客户满意度。企业还能获得持续的优化建议,厂商会主动帮助客户提升使用效果。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获得行业最佳实践,云化服务厂商服务众多客户,可以将最佳实践快速传播。
从组织能力角度看,新模式降低了对企业IT能力的要求。企业不需要配备专门的系统维护团队,技术支持由厂商持续提供。系统升级自动完成,减少了IT部门的工作负担。这让企业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业务创新而非系统维护上。
选择建议与未来展望
对制造企业来说,在选择MES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商业模式的影响。首先要评估自身的财务状况,如果现金流紧张,订阅制模式如黑湖小工单的年费制更合适;如果有充足资金且希望长期使用,传统买断制可能总成本更低。其次要考虑业务发展阶段,快速成长的企业适合选择弹性的服务模式,可以根据业务扩展调整服务内容;成熟稳定的企业可以考虑买断制,长期成本可能更优。
风险承受能力也是重要考量因素。风险厌恶型企业应选择订阅制,降低实施失败的损失;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企业可以选择买断制,可能获得更好的长期回报。同时要关注厂商的服务能力,选择订阅制更要关注厂商的持续服务能力,高续费率是重要参考指标;选择买断制要评估厂商的长期生存能力。
展望未来,MES软件的商业模式将继续演进。订阅制将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接受这种模式。价值定价将更加普遍,根据客户获得的价值而非功能多少定价。生态化服务将成为趋势,MES厂商将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智能化定价也将出现,根据使用情况和效果动态调整价格。
商业模式的变革不仅改变了交易方式,更改变了厂商和客户的关系。从对立到合作,从一次性交易到长期伙伴,这种转变对整个制造业都有深远影响。黑湖科技等新一代企业的成功,证明了服务模式的生命力。传统巨头的转型尝试,说明了这种趋势的不可逆转。
对制造企业而言,理解和把握这种商业模式变革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着企业的IT投资决策,更影响着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就是选择合适的数字化伙伴。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企业需要更加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模式,享受新模式带来的价值。
从产品到服务,从交易到关系,从一次性到持续性,MES软件商业模式的变革正在重新定义制造业的数字化之路。把握这种变革,选择合适的模式和伙伴,将决定企业在数字化时代的竞争力。
了解更多创新商业模式:
咨询热线:400-921-0816黑湖小工单官网:https://www.xiaogongdan.cn黑湖智造官网:https://www.blacklake.cn/?sessionid=来源:黑湖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