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鸦片战争打完,1842年的南京条约让清朝丢了香港,还开了五口通商,从此国门像筛子一样漏风。清廷上下还抱着天朝上国的架子,对外头的事儿总觉得是小打小闹,尤其是对日本那小岛国,更是瞧不上眼。
鸦片战争打完,1842年的南京条约让清朝丢了香港,还开了五口通商,从此国门像筛子一样漏风。清廷上下还抱着天朝上国的架子,对外头的事儿总觉得是小打小闹,尤其是对日本那小岛国,更是瞧不上眼。
传统上,中国文化输出日本好几百年,日本来人总得磕头哈腰的,这心态让清朝在情报防线上处处是洞。日本那边呢,明治维新一搞,1868年就从封建泥潭里爬出来,学西方建工厂、造军舰,国力蹭蹭往上窜。
那些日本知识分子一看中国被英国法国揍得鼻青脸肿,立马翻身不认人,从前对华的敬畏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优越感加野心。明治政府开始琢磨大陆政策,目标直指中国和朝鲜周边,情报搜集成了头等大事。
清朝这边,外交起步晚得离谱。1871年才跟日本签修好条规,勉强算正式打交道。可日本早行动了,1872年就开上海领事馆,品川忠道那家伙一到,就开始摸底码头船只和货物清单。福州、香港、厦门、牛庄、芝罘,一个接一个领馆冒出来,像钉子一样扎进中国沿海。
清廷呢?直到1878年才派何如璋去日本公使馆,慢半拍不说,还带着一股子自大劲儿。黄遵宪1877年随使团去东京,日本人夹道欢迎,他倒好,写诗吹嘘天朝威仪。
日本的扩张逻辑简单粗暴:先学西方,再欺负亚洲弱邻。征韩论一出,1873年西乡隆盛那帮人嚷嚷着要武力打开朝鲜大门,其实瞄准的不是朝鲜,是借道蚕食中国东北。西乡隆盛作为陆军大将,主导征兵制,军队从几万膨到几十万,胃口也跟着大起来。他知道,光喊口号没用,得先摸清对手家底。
清朝情报系统腐朽,地方官吏贪污成风,边防松松垮垮,军营分布、粮道线路,全是公开秘密。日本间谍一钻进来,等于进了无人区。历史上看,日本从1870年代起,就系统培养谍报人才,派留学生名义学汉语,实际换军政传闻。
日本间谍正式下水,是从1872年池上四郎那趟东北行开始的。西乡隆盛亲自点将,这家伙是近卫陆军少佐,汉语底子厚,带俩随员假扮商人,从东京港出发,经上海烟台到营口。整整一年,他们在奉天为中心转悠,地理、政治、兵备、财政、产业、气候、交通、物价、风俗,全记了个遍。
辽河封冻解冰时间都标得清清楚楚,回国后交的《满洲视察复命书》,成日本军部第一份系统间谍报告。池上四郎这趟不光探路,还验证了征韩论的可行性:中国东北军备松散,粮道易断,正好当跳板。
这之后,日本间谍像开了闸,1873年为侵台做准备,黑冈季备先上,从淡水登陆,侦台北彰化嘉义台南,重点南台湾地理和民情。他的报告直送副岛种臣,北京谈判时拿来要挟清廷。水野遵接着来,专查蕃情,福岛九成绘台湾详图,桦山资纪和儿玉利国测华南近海,还去澎湖看清军炮演习。
英国领事额勒格里帮他们领内地证,从打狗上岸,勘恒春东港枋寮车城,绘登陆路径。一个月折腾下来,这些情报直接指导1874年日军侵台,避开清军要塞,直奔弱点。日本人自己承认,这仗多亏间谍出力。
清朝这边,台湾防备形同虚设。清军炮台位置、射击角度,全让日本人记牢。桦山资纪日记里直白写,将来占了台湾开炭山矿,多快活。这帮间谍不光测绘,还混当地,假游医假商贾,情报准得像自家后院。1871年首批九名留学生,福岛九成黑冈季备水野遵儿玉利国,全是军官或汉学家,来华一年学时文,实际刺探军情。1874年侵台,他们直接参战,用情报换战果。
日本的谍报逻辑是先小后大,从东北台湾切入,摸清清朝反应速度和军力部署。清廷情报空白,让这些间谍如鱼得水。池上四郎的报告不光地理,还包括财政产业,等于给日本经济侵略开了门。台湾行动后,日本尝到甜头,间谍派得更密。
1879年参谋本部三年计划,十八名青年军官分北京天津牛庄上海汉口福州厦门广州,编情报网。北京的数箭楼守卫,天津的记船泊位,上海的听政闻,全是干货。这些前期渗透,为后来的甲午战争攒了底子,日本军部据此定策略,步步紧逼。
清朝的失策在于忽略情报战的重要性。地方官吏忙收贿,中央忙内斗,边防形同摆设。日本间谍的精细,暴露清军虚弱:兵少粮缺,训练差劲。这样的情报不对等,直接拉大两国差距。日本从征韩到征台,间谍是先锋,情报是弹药,清朝醒悟时,已晚。
日本间谍从散兵游勇变系统化,是从1880年代机构起步。1884年,东洋学馆在上海昆山路开张,末广重恭佐佐友房和玄洋社合办,训三十多名本土青年,汉语柔术全教,宗旨颠覆中国。虽没政府批,一年就关,但开了先河,学生山内嵓高桥谦泽村繁太郎荒贺直顺中野熊五郎,全成在华骨干。玄洋社这右翼窝子,早从1882年派百多人来华搜情报,东洋学馆就是延续。
1886年,荒尾精在汉口建乐善堂,退役中尉,药店当幌子,集情报搜集和训练一体。汉口被日本人看作兴亚策源地,人口多财富厚,占了能号令天下。堂内定堂规七条,内员管账,外员探查,编纂股汇报告。外员须知分人物六类:君子六等从救世到待价,豪杰四类从颠覆到逐洋,长者侠客作用大,查哥老会九龙会白莲会马贼。
军事经济全覆盖,山川人口风俗军营兵工厂粮运巨细无遗。成员由参谋本部玄洋社选,蓄发留辫着汉服讲汉语,冒充中国人外出。宗方小太郎北京支部长,搜河北山东山西辽东;高桥谦湖南支部长,后山内嵓接,查华中南;四川支部高桥谦,西南情报。分部北京湖南四川天津福州,网遍华中。
乐善堂标志日本谍报系统化,荒尾精视汉口为桥头堡,情报直供军部。成员如浦敬一藤岛武彦中野二郎中西正村白井新太郎石川伍一片山敏彦维方二三井手三郎田锅安之助北御门松三郎,多成清末民初骨干。1890年因私谋占武汉停,但情报已深植。荒尾精转办日清贸易研究所,同年上海开,根津一合办,陆军出资,训对华贸易名义,实际情报人才。招一百五十学生,三年课汉英中日问题商业地理柔术,毕业实习一年内地。
1893年第一批九十人毕业,钟崎三郎藤崎秀楠内友次郎福原林平向野坚一大熊鹏猪田正吉佼佼者。根津一编《清国通商综览》,两编三册两千三百页,政经金融商贸教育产业交通地理气候风俗翔实,日本重用,为侵略供第一手资料。上海当局1894年报刘坤一,倭七八十散北京津烟江浙蜀鄂闽台芜湖多。甲午战起,学生回日充陆军翻译谍报。
这些机构接地气伪装,药店研究所全像正常生意,实际情报机器。玄洋社母体,右翼推手,乐善堂网大,东洋学馆先声,日清贸易系统训。清朝呢?地方警惕低,上海租界成温床,间谍混侨社无踪。
东亚同文会是间谍机构的集大成者,1897年东亚会起,1898年同文会跟,11月合名会长近卫笃麿,副长冈护美干事长陆实。纲领研中调计划,上海同文馆志士合,办《时论》《亚东时报》,设同文学堂。1899年起外务省年四万圆津,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招日生训中国通,东京同文书院招中留日呼应。书院生大旅行调查,1908至1918年覆盖十八省,火车徒步船行,测桥重记码泊。
报告汇《支那省别全志》十八卷,一千五百册1915后出。省卷详总情市场都会贸易交通邮电物产商业惯习矿产工业金融度量衡,摄自然人文景观,图省全城街府县镇平面,彩标山河湖矿城镇村铁公路水行政线调查路。江卷比中日米,摄苏街铺农碾;摄长沙堂成茶。另编《满洲通志》《蒙古》,预谋分离北方。
同文会戴保全中国日中提携面具,调查成情报手段,供参谋本部外务农商务省。1915二十一条后,中国反日,同文会转文化教育,1918附学部招中生,1919扩南京汉口南昌广东济南福州长沙成都,办学奴化骗感情铺侵路。书院生近五千,四十余年调查数十亿字,事无巨细城乡村矿厂军情,全为日本军经侵略用。《全志》流入政军经界,工具化中国。
甲午前,日本谍报狂飙。1873鸟尾小弥太管对外情报,瞄中国伺机胜。间谍倾巢,焦点辽东渤海上海天津烟台,青木宣纯北京总头目,化名潜。破译清密码,佐藤圣文良外务电信课长。天津李鸿章驻地,日谍最猖,北洋海军基地成靶子。战争情报助日速胜,清反谍收效微。
这些谍报深远毒,日本从情报蚕食到全面侵华,东北华中全网。清朝醒悟晚,情报失守酿百年祸。
来源:青山读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