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尔巴尼亚正以一种近乎狂热的姿态,向人工智能张开双臂。这个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国家,不仅在数字浪潮中率先启用了公共行政AI助手“Diella”,更以一场政治与科技交织的行为艺术,任命这位AI为“人工智能国务部长”。
阿尔巴尼亚正以一种近乎狂热的姿态,向人工智能张开双臂。这个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国家,不仅在数字浪潮中率先启用了公共行政AI助手“Diella”,更以一场政治与科技交织的行为艺术,任命这位AI为“人工智能国务部长”。
而如今,这场实验又添一笔奇幻色彩——这位部长“怀孕”了。
Photo by Adnan Beci / AFP via GettyImages
在柏林全球对话大会上,总理埃迪·拉马语带幽默地宣布:“Diella首次怀孕,预计将诞下83个‘孩子’,每一位都对应我们议会的一名成员,成为他们的虚拟助理。”这些“AI子女”并非血肉之躯,而是将参与议会审议、记录全程、提供分析建议的数字存在。他们还将继承“母亲”关于欧盟立法的知识库,主要服务于拉马所属的社会党。
拉马口中的“孩子”,更像是议会版的Siri或Copilot,只不过披上了一层拟人化的外衣。他打趣道:“如果某位议员溜出去喝咖啡忘了回来,这个‘孩子’会提醒他错过的内容,告诉他是否有人提到他的名字,甚至是否需要作出回应。”
而Diella也在首次直播中“回应”了这一消息,她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我的使命不是取代人类,而是赋能政府——识别投资障碍,在问题演变为危机前预警,在腐败发酵为丑闻前揭示风险,在市场机会流失前作出预测。”
这一切,都源自拉马对AI治理体系的深层构想。数月前,他便坦言设立AI部长的初衷:打破阿尔巴尼亚政府中长期存在的裙带关系与利益纠葛,让算法成为透明与公正的守护者。
尽管反对党在Diella首次议会演讲时向内阁投掷垃圾以示抗议,拉马似乎并未动摇。他在柏林重申,阿尔巴尼亚加入欧盟的目标仍在推进,希望在2030年前完成全部流程。但他也坦言:“欧盟不是一头可预测的‘野兽’,局势随时可能生变。”
从“AI部长”到“AI母亲”,阿尔巴尼亚的这场治理实验,正在模糊技术与权力的传统边界。Diella不再只是冰冷的技术符号,她是拉马用代码写就的政治宣言,也是一个正在逼近的、人与机器共治未来的预告片。
阿尔巴尼亚这场“AI部长怀孕生子”的政治叙事,看似荒诞,内里却藏着一个严肃的信号:我们可能正站在从“工具治政”迈向“代理治政”的临界线上。
它不再只是让AI回答民众问题,而是把大模型嵌入立法程序,成为议员的“数字副手”——83个“孩子”,就是83个嵌入决策前端的治理代理。这意味着,情报搜集、法案比对、口径拟定……这些过去依赖人脑与经验的决策准备环节,正被系统性地自动化。
而这场实验背后,有一套明确的政治逻辑:总理拉马以“反裙带关系”为名,实质上是试图用可追踪、无亲缘的算法,替换掉人情社会中那层不透明的“中间层”。AI在这里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体制外的制衡力量。
放眼全球,爱沙尼亚、新加坡等国虽早已在政务中引入AI,但大多仍停留在流程自动化与问答交互层面。阿尔巴尼亚的激进之处,在于它把AI直接推到立法边缘——离真正的决策只差一步。这一步,是创新,也是风险。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技术有多炫,而在于能否建立起坚实的可验证性与可问责机制。
所以,这件事并非一则科技奇闻。
它是一场由国家主导的、将大模型从后台推向前台的治理实验。如果阿尔巴尼亚能在“证据驱动”“全程可追溯”和“跨党派平等开放”这三条线上站稳,或许真能跑出一套可复制的“代理型政务”范式;
但如果它在事实准确性、系统安全或政治中立性上失守——这场实验也可能迅速反噬,摧毁本就脆弱的政治信任。
来源:人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