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不少人刷到“法治宣传教育法11月1日施行”的消息,第一反应是“又要搞形式主义的普法了”“跟我们普通人没啥关系”。其实这次真不一样,这部共7章65条的法律是我国首部专门管“普法”的法,把以前零散的宣传变成了硬制度,不管是办事遇难题、被执法处罚,还是辅导孩子学
最近不少人刷到“法治宣传教育法11月1日施行”的消息,第一反应是“又要搞形式主义的普法了”“跟我们普通人没啥关系”。其实这次真不一样,这部共7章65条的法律是我国首部专门管“普法”的法,把以前零散的宣传变成了硬制度,不管是办事遇难题、被执法处罚,还是辅导孩子学法,以后都有了新说法。
别觉得“普法”就是发传单、开讲座,这次新法落地后,执法人员得跟你说清违法在哪,超市药店要讲清维权规则,连领导干部学法都要写进述职报告里。今天用大白话拆解核心内容,告诉你新法带来的4个实在变化,以及遇到问题怎么靠它维权,全是能直接用的干货。
一、先搞懂:为啥要专门给“普法”立个法?不是多此一举
有人疑惑:“普法搞了这么多年,还需要专门立法吗?”其实这正是因为以前的普法存在不少“痛点”,才需要用法律来规范。
最突出的问题是普法“走过场”。不少地方的普法就是摆个摊子发传单,内容全是干巴巴的法律条文,老百姓拿回去也看不懂;有的社区搞讲座,讲的全是离生活太远的内容,听完还是不知道遇到租房纠纷、工资拖欠该怎么办。2024年有个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人觉得“普法内容不实用”,这就是为啥大家对普法没兴趣。
还有个问题是责任不清。遇到消费纠纷找市场监管部门,对方只说“商家违法了”,却不解释违了哪条法、消费者能怎么索赔;被交警处罚时,问一句“为啥罚这么多”,得到的回复往往是“按规定来的”。以前没明确要求,执法部门只管执法不管普法,老百姓想学法都没门路。
更关键的是重点人群没抓准。领导干部不学法,可能在决策时踩法律红线;青少年不懂法,容易陷入校园霸凌或网络诈骗;老年人法律意识弱,常被保健品骗局坑钱。这些问题不是偶尔宣传能解决的,需要长期稳定的制度保障。
这次立法就是把这些问题管起来,明确谁来普法、怎么普法、普什么法,让普法从“软任务”变成“硬责任”。就像福建省明溪县的护林员普法工作室,以前只是自发宣传,现在按新法要求,这种“人熟地熟”的普法模式会被推广,还能获得政府支持 ,这才是立法的真正意义。
二、新法落地的4个实在变化:从执法到生活,普法不再走形式
11月1日之后,你会明显感觉到普法不一样了,这些变化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都很实用。
1. 执法不“只罚不教”:罚你钱的同时,必须说清违了哪条法
以前被执法处罚时,最让人窝火的是“稀里糊涂挨罚”。比如路边停车被贴条,只写“违反停车规定”,却不说违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6条,也不提不服处罚怎么申请复议。新法实施后,这种情况不允许了。
新法明确了“谁执法谁普法”的硬规矩,执法人员办案时必须“以案释法”,不仅要指出违法事实,还要讲清对应的法律条文、处罚依据,以及当事人有哪些权利。比如市场监管部门查扣过期食品,得告诉商家“《食品安全法》第124条规定过期食品禁止销售,罚5万是按这个标准来的,你要是有异议可以在60天内申请复议”。
浙江已经试点这种模式,交警在处理违章时,会当场用手机调出相关法条,结合违章行为讲解,还会提醒类似情况怎么避免。有司机说:“以前觉得罚款是找茬,现在听明白了为啥罚,以后确实会注意”。要是执法人员只罚不教,你可以直接问他:“按法治宣传教育法,你得给我讲清法律依据”,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2. 学法贯穿一辈子:从上学到退休,在哪都能找到普法服务
“普法只给特定人讲”的时代过去了,新法确立了“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把法治教育融进了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 。不管你是学生、上班族还是退休老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法渠道。
对青少年来说,新法要求学校开齐法治课,还得搞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庭审,或者模拟法庭审理校园霸凌案件,让孩子真明白“打人要担责”“造谣会违法”。明溪县的护林员普法工作室还走进校园,给孩子讲野生动植物保护法,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方式扩散普法效果 ,这种模式以后会在全国推广。
上班族想学法更方便,企业得定期组织法律培训,内容全是实用的:签劳动合同要注意啥、加班工资怎么算、遇到工伤怎么维权。退休老人不用愁,社区会针对保健品诈骗、养老贷陷阱等问题搞专题讲座,还会用短视频、文艺汇演等易懂的形式普法,明溪县的君子峰大自然艺术团就把法律知识编进节目里,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 。
3. 公共场所变“普法点”:超市、药店、地铁站,随时能查维权知识
以后去超市买东西、去药店买药,说不定就能顺手学到维权知识。新法规定,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得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普法,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食品药品安全这些热点。
北京的大型超市已经开始行动,在生鲜区贴出“买到变质食品可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0条索赔”的提示,收银台旁放着维权指南小册子;上海的地铁站电子屏循环播放“地铁内禁止外放声音”的法律依据,还有“遇到占座怎么维权”的小视频。这些不是额外负担,而是经营者的法定义务。
对普通人来说,这意味着不用专门查资料,在日常消费中就能学到实用法律。比如在药店看到“处方药必须凭处方购买”的提示,就知道商家不卖处方给你是合规的;在小区看到“高空抛物涉嫌违法”的宣传,会更注意自家阳台的物品摆放。这些看得见的普法,比单纯发传单管用多了。
4. 领导干部学法“动真格”:考试不过影响录用,学法情况要述职
新法对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了最严格的要求。以前有的干部觉得“学法是走过场”,现在不行了,学法用法成了硬指标。
首先,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必须考法律知识,而且是跟岗位相关的实用内容。比如考市场监管岗位,要考《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考城管岗位,得懂《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考不过直接影响录用。
更关键的是,领导干部的学法情况要列入年度述职内容,还要作为考核、晋升的参考。比如乡镇干部在述职时,得说清“今年学了哪些涉农法律”“解决土地纠纷时怎么用法的”,要是连基本法条都不懂,晋升肯定受影响。司法部已经明确,会把干部学法情况纳入监督,确保不是走形式。
这种“抓关键少数”的做法很有必要,干部懂法了,决策时才不会违法,跟群众打交道时也能把法理讲清楚,比如处理征地补偿时,能明确告诉农户“《土地管理法》规定了这三笔补偿不能少”,矛盾自然就少了。
三、遇到这些事别慌:新法是你的“撑腰符”,这样用更管用
新法不只是“教你学法”,更是“帮你用法”。遇到下面这些常见问题,按新法的要求去做,能少走很多弯路。
1. 被执法处罚不服,先问清“法律依据”
要是你开车被罚款、摆摊被劝离,觉得处罚不合理,别直接吵,先按新法要求让执法人员“以案释法”:“请你告诉我,我违了哪条法律?这条法律具体是怎么规定的?我有哪些申诉权利?”
根据“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对方必须清晰答复。要是他说“别问那么多,按规定办就行”,你可以提醒他:“法治宣传教育法要求你们讲清法律依据”。同时记得录好音、保留好处罚决定书,真有问题可以凭这些证据申请复议或起诉。
江西有个商户就靠这招维权成功:市场监管部门以“占道经营”罚了他2000元,他要求讲清法律依据,对方支支吾吾说不上来。后来他投诉到上级部门,发现当地对“占道经营”的处罚标准是500-1000元,最终不仅减了罚款,执法人员还上门道歉并讲解了相关法条。
2. 孩子不懂法被欺负,找学校要“法治教育服务”
要是发现孩子遭遇校园霸凌,或者沉迷网络不懂防诈骗,别只骂孩子“不听话”,可以依据新法找学校。新法要求学校建立“家校协同”的法治教育机制,不仅要开法治课,还要针对校园霸凌、网络犯罪等问题搞专题教育。
你可以跟老师提:“能不能给孩子讲一讲《未成年人保护法》里关于校园霸凌的规定?或者组织一次防诈骗普法活动?”学校要是推脱,可以向教育部门反映,因为这是新法明确的学校义务。明溪县的“大手拉小手”普法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护林员给孩子讲保护动物的法律,既有趣又管用,这种模式值得借鉴 。
3. 老人被诈骗,让社区搞“针对性普法”
家里老人总被保健品、养老投资骗局盯上,光靠你劝说没用,可以要求社区按新法开展专项普法。新法规定,社区要针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开展法治宣传,内容得贴合他们的需求。
你可以联合其他居民找社区居委会,提出“希望搞一次养老诈骗普法讲座”,还可以要求用短视频、案例讲解等形式,别搞枯燥的条文宣读。社区要是不落实,打12345投诉时可以说:“按法治宣传教育法第XX条,社区得给老年人搞针对性普法,请你们督促落实”。
4. 想学法找不到门路,这3个渠道最靠谱
新法实施后,学法渠道比以前多了,这3个官方渠道最实用,不用花钱还接地气:
-,比如“租房押金不退怎么要”“被拖欠工资怎么维权”,都是大白话解读,还能在线问律师。
- 公共场所普法点:超市、药店、地铁站的普法宣传栏和小册子,全是跟消费、安全相关的实用内容,顺手就能看。
- 社区法治工作室:现在每个社区基本都有,能免费领普法资料,还能预约法律咨询,有的周末还会组织“以案释法”分享会,听别人的案例学法律。
四、别误解:新法不是“强制学法”,这些谣言可以停了
新法刚公布,就有不少不实消息流传,对照法律原文,这3个说法都是谣言,别信。
第一个谣言是“以后不学法要罚款”。新法只是规定“国家实行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是保障你有学法的权利和渠道,不是强制你必须学,更不会因为不学罚款。就像学校开体育课是保障你锻炼的权利,不会因为你不上体育课处罚你。
第二个谣言是“普法全是讲条文,普通人听不懂”。新法明确要求普法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鼓励用文艺汇演、案例讲解、短视频等老百姓喜欢的形式。明溪县把法律知识编进文艺节目,还搞知识问答,就是新法提倡的模式 ,以后这种易懂的普法会越来越多。
第三个谣言是“只有城市搞普法,农村不管”。恰恰相反,新法特别强调要向农村地区倾斜,鼓励像明溪县那样选聘护林员、村干部当普法宣传员,利用他们“人熟地熟”的优势走村入户普法 。以后农村的集市、村委会,都会有针对土地流转、农资维权的普法服务。
11月1日新法就要落地了,你所在的地方已经开始准备普法活动了吗?是在超市看到了维权提示,还是孩子学校搞了法治课?对“执法人员必须讲清法律依据”“领导干部学法要述职”这些规定,你觉得能真正落实吗?
其实法治宣传教育法的核心不是“灌输法条”,而是让法律走进生活:被处罚时能明白缘由,维权时知道找哪条法,教育孩子时能讲清规则。以前我们总说“不懂法吃大亏”,现在有了这部法律,学法用法的门槛低了很多。你以前遇到过“想维权不懂法”“被执法说不清”的情况吗?对新法落地有啥期待?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把法律用明白,让生活更有保障。
来源:柚点小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