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南京人才日”开幕式由南京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聚焦两院院士、产业人才、青年人才等群体,突出人才招引和成果转化主题,发布重点人才政策、揭牌创新平台、举办专场招聘会等,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下的南京人才工作新实践,助力城市
原题:2025“南京人才日”向四海英才发出求贤帖——
城市精彩人才出彩,南京邀你共筑未来
5月18日,梧桐成荫、紫金叠翠的初夏时节,2025“南京人才日”如约而至,向全球人才发出“IN南京,创未来”的合作邀请。
今年“南京人才日”开幕式由南京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聚焦两院院士、产业人才、青年人才等群体,突出人才招引和成果转化主题,发布重点人才政策、揭牌创新平台、举办专场招聘会等,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下的南京人才工作新实践,助力城市与人才同频共振、共同成长。
政策全面焕新,以一流生态助推产创融合
南京坐拥50多所普通高校,12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1个8000亿级和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政策创新引领产业人才集聚,不断凝练一体化发展关键任务,形成科技强、产业强、人才强的协同共振,是南京人才工作的鲜明特质。
近年来,南京聚焦AI技术、信息通信、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领域,不断用机制创新大胆“破冰”,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开幕式当日,南京“人工智能人才8条”正式发布,强化对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人才的全面支撑。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强化校地联合引进集聚顶尖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设一批人才集聚先导区域等实打实的举措,在人工智能新赛道的全球竞逐中,进一步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营造优良创新生态。
“真心实意服务,真金白银支持,对于成功落地的高端人才(团队),将给予最高300万元购房补贴、100万元生活补贴;对于顶尖人才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团队组建、安居住房、顶格支持。”南京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现场,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基金、科技人才成果转化基金等一系列基金揭牌,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链到产业链的“关键一跃”。为更好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南京瞄准创新成果供需对接“痛点”,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当天发布《关于加快建设技术经理人队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企业、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公开引进一批全职技术经理人,通过项目、基地、教学合作等多种形式,柔性引进一批兼具科学家、企业家、创业投资者身份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鼓励在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支持组建高校技术转移学院,开设相关课程、开展专业培养,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等。以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为突破,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开幕式主场还设置“IN南京,硬核力”创新创业人才集萃,全方位展现南京创新主体多元共生、创新要素多维聚变、创新服务多链协同的一流人才生态。
机制全维更新,用顶尖智慧赋能城市发展
人才荟萃、创新兴盛,是南京城市发展的鲜明特色。数据显示,南京现有两院院士96人、创新创业的中外院士超百人,在校大学生105.43万人,“双百之城”为底色的创新沃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澎湃动能构筑创新人才的集聚高地。
与智者同频者胜,与时代共振者兴。近年来,南京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广聚战略科技人才,持续从政策支持和服务配套端发力。开幕式上,南京发布市级联系服务院士专家工作机制,明确将通过组织一批结对联系、开展一轮日常走访对接、建立一套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院士专家联系服务工作,更好发挥顶尖人才的高端引领、培育带动和决策咨询作用,一体推动经济大省挑大梁“四个着力点”和“四个走在前”“四个新”“4+1”等重大任务落实,助推南京高质量发展。现场还启动了2025“千名院士·千场科普”南京行。
作为新中国首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南航秉承“航空报国”办学传统,携手南京,为国家培养输送了20余万名高级人才。聚焦推动校地深融互促、共赢发展,南京市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了人才共引共育合作协议,围绕加快建设高水平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和航空航天民航领域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统筹双方各自资源优势,在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人才培养引进、科创载体构筑、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等方面加强协同合作。
“这次牵手翻开了新篇章,将有效牵引高校‘创新源头’和地方‘发展需求’对接,助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人力资源部部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崔海涛说,合作既务实又具突破性,双方各扬优势,围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新兴领域开展布局,无论是引导人才创新成果优先在宁转化,还是赋予南航顶尖人才(团队)市级人才计划自主评议权等,都标志着此次校地合作将从建机制迈向出成果全方位进阶。
梦想全力托举,打造海内外青年人才的理想之城
如果说“人才日”是一种仪式感,那么专门开进高校的专场招聘会、青年嘉年华活动等,就是南京对青年人才绵长而细腻的情谊和追求。
18日上午9时,作为此次“人才日”配套活动,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举办的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吸引众多学子前来物色心仪岗位。现场,既有羲和电力、波长光电等本地名企,也有中国移动、中核华兴等国企央企,还有小米公司、金斯瑞生物科技等产业龙头,以及紫金山实验室、紫金山天文台等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重点行业领域。千企万岗云集,提供最高年薪百万的就业岗位,打造青年人才成长就业的“直通车”,为南京注入涌动不息的新鲜力量。
“Hey,大学生朋友们!这是一份青春的邀请函,更是一道奋斗的召集令!南京是一个宝藏城市,在这里有多元的实习实践活动等着你……”开幕式当日,“青柠实践”城市实习生计划同步发布,将通过开展大学生“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实习见习、“青柠实践实境课堂”、校地融合“双百共建”等项目,为在宁大学生提供3万个城市实习机会。为全链条服务研究生创新创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在南京打造“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孵化基地”,为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优秀项目,提供“一站式”公益服务。
人才是第一资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是“南京人才日”永恒的主题。记者从南京市委人才办获悉,从开幕式至6月上旬,南京还将陆续开展紫金山英才音“享”会、“宁港巾帼·共启新程”港才南京行、2025南京全球科创精英挑战赛等10余场系列特色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为在宁人才发展加油赋能。不论是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还是创新人才的安居乐业,南京始终坚守“有宁才更好”的初心使命,“永不落幕”的“南京人才日”,诚挚邀请每一位人才加盟!(林元沁)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