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内外贸双循环立交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9 06:39 1

摘要:当前,我国居民消费规模稳步扩大,市场需求持续向好,14亿多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展现出蓬勃活力,促使优质出口商品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不仅能为外贸企业开辟出广阔的市场空间,还能有效激发内需潜力,进一步推动国内消费扩容升级。

近日,商务部启动了“外贸优品中华行”,聚焦外贸和消费大省,围绕重点行业开展一系列专题对接,畅通外贸企业内销渠道,积极应对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规模稳步扩大,市场需求持续向好,14亿多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展现出蓬勃活力,促使优质出口商品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不仅能为外贸企业开辟出广阔的市场空间,还能有效激发内需潜力,进一步推动国内消费扩容升级。

然而,当前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还面临不少“水土不服”难题,比如国内国外市场定位不同、标准认证不统一、渠道对接不顺畅、品牌认知度低等。

稳外贸与拓内销相辅相成、协同共进。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国内产品品质与竞争力。国内市场的繁荣则为企业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和稳定订单,进一步巩固其在国际市场地位。多方需要共同努力,在内外贸双循环过程中架起立交桥,把国际市场的“星辰大海”融入国内消费的“万家灯火”,为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通过规则“拆墙”,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松绑减负。各地需加快推进内外贸标准、认证、监管等制度的对接和融合,建立健全统一、公平、透明、稳定的市场规则和监管体系,消除制度性障碍。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支持力度,如设立专项信贷资金,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等,畅通融资渠道,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降低经营成本,助力外贸企业和产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

依托渠道“搭桥”,助力“出口转内销”商品畅行无阻。地方政府部门需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法律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帮助外贸企业更好地适应国内市场。行业协会应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内展会,通过开展各类展销会、对接会等活动,加速内外贸在渠道、品牌、产销及标准上的深度融合。比如,安徽通过搭建“数字桥梁”,推出“源头工厂直播”“24小时极速入驻”等专项措施,推动“出口品质”加速转化为“内销优势”;浙江嘉兴通过“政府搭台、电商赋能、企业唱戏”模式,聚焦外贸企业“外转内”痛点,推动优质外贸产品开拓国内市场;江苏扬州推动外贸优品进商场、进超市、进特色步行街、进电商平台,持续挖掘消费新潜力。

凭借“增量”制造,推动稳外贸拓内销契合市场发展脉搏。我国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呈现出多元化、品质化特征,外贸企业应针对国内市场因地制宜调整策略,精准品牌定位,找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创新方向,不断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持续发挥质量、研发等优势,推出更多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努力把外贸优品转化为内需精品。(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蒋 波)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