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母,不是“韭菜”!我们如何守护4亿老人的钱袋与尊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0 16:26 1

摘要:2035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预计达30万亿元、占GDP比重近10%;个人养老金账户税收优惠提升至1.2万元/年的政策红利,更让这一赛道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但与巨大市场潜力相伴的,是从食品、旅游到医疗的全方位“围猎”乱象,部分不法者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文|祝小同

2035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预计达30万亿元、占GDP比重近10%;个人养老金账户税收优惠提升至1.2万元/年的政策红利,更让这一赛道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但与巨大市场潜力相伴的,是从食品、旅游到医疗的全方位“围猎”乱象,部分不法者借“银发经济”之名行诈骗之实,不仅蚕食着老年人的积蓄与健康,更动摇着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根基。银发经济的本质是敬老经济,唯有守住法律与道德底线,才能让其真正成为惠及亿万老年人的幸福产业。

银发经济的崛起绝非偶然,而是人口结构变迁与政策导向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从人口基数来看,当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3.1亿,占总人口22%,2035年将迈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如此庞大的群体催生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从基本养老服务到健康管理、文娱旅游,形成了万亿级市场蓝海。

政策层面的持续发力更为银发经济保驾护航。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到“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发展医养结合服务、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再到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的提升,一系列政策构建起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制度框架。数据显示,当前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已达7万亿元,占GDP约6%,部分机构预测2035年高增长方案下规模可超50万亿元,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更为深远的是,银发经济承载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文化伦理,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回应了老年群体对体面生活的向往,更通过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减轻家庭养老压力,让社会发展成果惠及每个个体,最终形成“人人都会老、人人都受益”的良性循环。

令人痛心的是,银发经济的蓝海之上,“围猎经济”的阴影持续笼罩。不法分子精准锁定老年群体特点,构建起从线下到线上的全方位诈骗网络:线下以“免费讲座”“健康体检”为诱饵,推销虚假保健品;线上则通过“私域直播”等隐蔽形式,将普通食品包装成“神药”,将纺织产品宣传为“保健神器”,涉案金额动辄数万元。南京师范大学的调查显示,78.5%的老年直播购物投诉指向“夸大宣传、货不对板”,私域直播平均涉案金额高达10957元。

“围猎经济”的蔓延,根源在于多重因素的叠加。其一,老年群体认知与数字素养存在短板,1.61亿老年网民中,半数以上缺乏网络诈骗辨别能力,面对“专家人设”“康复案例”等精心设计的套路难以设防。其二,传统家庭防护网弱化,独居老人、“老漂族”的情感空缺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喊爸妈”“嘘寒问暖”的情感操控突破心理防线。其三,监管面临技术与模式双重挑战,私域直播的封闭性、“阅后即焚”的传播特点,以及“线下引流+线上交易+跨平台收款”的链条化运作,让取证追责变得异常困难,部分灰色地带甚至游离于现有法规之外。

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围猎行为”披着合法外衣,通过营销诱导老年人购买远超需求的商品或理财服务。这些行为虽未触碰法律红线,却严重透支了老年群体的信任,让银发经济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

发展银发经济,既要激活市场活力,更要筑牢保护屏障。这需要政府、市场、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构建起“政策引导、监管护航、服务升级、素养提升”的全方位治理体系。

政策与监管需精准发力。政府应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制定银发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产业边界与准入标准,填补灰色地带的监管空白。针对私域直播等新型骗局,可推广区块链存证技术,实现直播内容、交易记录全程可追溯;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对引流方、运营方、技术提供方实施全链条追责,加大对虚假宣传、信息泄露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正如市场监管总局近期查处的典型案例,单案最高罚款达35万元,形成有效震慑。同时,应扩大养老服务公共投入,完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减少老年人因担忧养老、健康而产生的非理性消费冲动。

市场主体当坚守伦理底线。企业是银发经济的核心参与者,必须摒弃“赚快钱”思维,回归“服务老年群体”的本源。一方面,应聚焦老年人真实需求,开发适老化、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如智慧养老设备、医养结合服务、老年文娱项目等;另一方面,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建立行业自律准则,拒绝虚假宣传与情感操控。广州、天津等地试点的“银发顾问”制度,通过专业人士为老年人提供消费指导,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家庭与社会需共同赋能。子女应加强与老人的情感沟通,主动帮助长辈提升数字素养,教其留存交易凭证、识别虚假宣传;社区可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防骗讲座,用真实案例拆解骗局套路。同时,应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推进“物业+养老”“医养结合”等模式,通过多元化服务填补老年群体的生活与情感空缺,从源头压缩“围猎经济”的生存空间。

银发经济的价值,不仅在于其30万亿元的市场规模,更在于其背后承载的社会温度与伦理责任。当4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得到体面保障,当他们的消费安全得到坚实守护,银发经济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这既需要市场主体保持敬畏之心,也需要全社会践行“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唯有如此,才能让银发经济摆脱“围猎经济”的阴影,让每个老年人都能在老龄化浪潮中安享幸福晚年,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想照进现实。

来源:董希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