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历史悠久,自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开始,一直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于1912年退位结束,先后共出现过四百余位皇帝,他们有的幼年继位,有的老年登基,有的在位仅不足一天,有的在位超过六十一年... ... 这次,笔者就和各位读者朋友一起看看,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十
作者:安锦
我国历史悠久,自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开始,一直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于1912年退位结束,先后共出现过四百余位皇帝,他们有的幼年继位,有的老年登基,有的在位仅不足一天,有的在位超过六十一年... ... 这次,笔者就和各位读者朋友一起看看,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十位皇帝都是谁?
一、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61年)
清圣祖玄烨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康熙大帝,他一生功绩卓越,治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血战准噶尔,把清朝的疆域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同时重用汉臣,推行儒家文化,消除民族矛盾,是清朝入关以后统治基础的奠基人。
玄烨六十年的经营,为后代清世宗胤禛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清高宗弘历的南征北战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康乾盛世”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保障,是中国历史上颇受美誉的皇帝之一。
二、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60年)
清高宗弘历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幸运的皇帝。第一,他寿命长,在当时那个年代活到了八十九岁高龄。第二,他没有皇位竞争对手,并且在壮年登基,精力充沛。第三,他子嗣众多,先后生育了十七个皇子。第四,他在位期间,国库充盈,清朝的国力达到了最鼎盛。第五,他政治能力超群,玩弄群臣于鼓掌之上。
乾隆皇帝晚年宠信和珅,导致朝政混乱,卖官鬻爵、结党营私的情况屡禁不绝。清朝的国力也在乾隆晚期开始下滑,逐渐脱离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清朝开始落后于世界。
三、夏仁宗李仁孝(55年)
李仁孝是夏崇宗李乾顺的儿子,他们父子二人先后继位,二人共御极西夏政权109年,西夏的国祚也才189年!
夏仁宗李仁孝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被称为“仁宗”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也非常符合他夏仁宗这个庙号,可谓是实至名归的仁政皇帝。
四、汉武帝刘彻(54年)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雄君圣主之一,他是汉太祖刘邦的曾孙,汉文帝刘恒之孙,汉景帝刘启之子。在位期间,提拔了号称“帝国双璧”的卫青和霍去病,他们舅甥二人骑行千里,追击匈奴至大漠,封狼居胥,收复河套,饮马酒泉,实现了自汉太祖刘邦被围困白登以来北击匈奴的大业。
不过汉武帝晚年执政残暴,太子刘据因此被诛,卫子夫也死在这次祸乱之中,汉武帝也给自己下了“罪己诏”,承认自己的错误。总的来说,汉武帝的功绩还是远远大于其过失的。
五、夏崇宗李乾顺(54年)
李乾顺是西夏的第四位皇帝,他是夏惠宗李秉常的长子,也是西夏历史上杰出的君主之一。
李乾顺在位期间重用汉臣,推广汉文化,颁布了新的官僚制度。同时,他巧妙地利用辽和北宋、金和南宋之间的关系,趁金朝崛起之际,夺取了河西千余里地的疆土。
六、辽圣宗耶律隆绪(49年)
耶律隆绪年少继位,在位期间与北宋达成“澶渊之盟”,维持了与南朝近百年的和平局面。同时为了压制北宋,辽朝采取拉拢西夏的政策。他在位期间,对内大力整顿内政,实施变法改革,并仿照唐朝制度,开科取士,提高汉族世族的政治地位,加强国内的民族团结。
耶律隆绪在位期间,辽朝的国力达到了最鼎盛,其汉文化修养非常高,对道教和佛教的研究颇深。
七、明神宗朱翎钧(48年)
朱翎钧是朱载垕(笔者按:读音通“后”)的长子,其祖父是有名的“炼丹皇帝”、“道士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笔者按:读音通“聪”)。朱翎钧祖孙二人在位一共93年,占了整个明朝寿命的三成多。
朱翎钧在位期间,爆发了南方和西部的回民叛乱,朝鲜爆发了万历朝鲜战争,同时倭寇四起;朝堂之上,自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后,历代内阁首辅均变成“和稀泥”的大师,甚至还引发了“万历三大案”这种骇人听闻的事件,明朝颓败的迹象已经明显地显现出来。
最后万历皇帝朱翎钧在位48年后溘然长逝,史学家大多数评论“明亡”
八、梁武帝萧衍(47年)
萧衍是齐朝的宗室,相传他是“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梁武帝萧衍在整个南朝所有皇帝之中,属于政绩较好的佼佼者。但随着萧衍年龄增大,到了执政晚期,他开始痴迷佛教,全国的寺庙成为掌握社会主要经济的主要大头,后来逃亡出东魏的侯景投降梁朝,从而被梁武帝收留。但侯景后来不满意梁朝和东魏交好,于是发动政变,围住梁朝首都建康,梁武帝萧衍被活活饿死。这起历史事件被称为“侯景之乱”。
九、辽道宗耶律洪基(46年)
耶律洪基在位期间,辽朝境内各民族之间几乎已经没有了民族差距,各民族之间相互认同,彼此互相帮助,国内出现空前的团结。
但是耶律洪基崇尚佛教,国内寺庙众多,大多数财物都流向了寺庙,自他开始辽朝的国力开始出现下滑。
十、明世宗朱厚熜(45年)
朱厚熜之父是兴王朱佑杬(笔者按:读音通“元”),他原本只是一个藩王之子,因为明武宗朱厚照无子,时任内阁首辅杨廷和按照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中的继位条件,选择了明孝宗朱佑樘之弟朱佑杬的长子继承皇位。
朱厚熜来到北京之后,以自己的“老谋深算”对抗文官集团,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大议礼”事件。最终以内阁首辅杨廷和告老还乡,朱厚熜尊其父朱佑杬为帝结束这场闹剧。朱厚熜在“大议礼”事件中提拔了诸如张璁等人,实现了对朝局的把握,但在经历“宫女勒脖”事件后,朱厚熜不再上朝接见大臣,仅仅只是接见内阁的几位主要大臣。尽管不上朝,但是朱厚熜依然牢牢地把政权把握在自己手中。最后嘉靖帝朱厚熜病逝于北京,总共在位45年,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来源:写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