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超市水果区的货架前,她盯着那盒新鲜的草莓看了好久——那是她年轻时最爱吃的,现在价格不算贵,可指尖刚碰到包装盒,脑子里就冒出孩子念叨了好几天的进口蓝莓。犹豫两秒,她悄悄把草莓放回原位,转身拿起蓝莓放进购物车,仿佛刚才的心动从未发生。
超市水果区的货架前,她盯着那盒新鲜的草莓看了好久——那是她年轻时最爱吃的,现在价格不算贵,可指尖刚碰到包装盒,脑子里就冒出孩子念叨了好几天的进口蓝莓。犹豫两秒,她悄悄把草莓放回原位,转身拿起蓝莓放进购物车,仿佛刚才的心动从未发生。
这样的画面,藏着太多中年妈妈的日常。换季时刷到直播间里好看的连衣裙,领口的设计、面料的质感都戳中喜好,可点进详情页看到价格,立马想起这个月的房贷还没还,孩子的钢琴课费也该交了。手指在“加入购物车”按钮上悬了悬,最后还是默默划走页面。转头给老公买了新款的衬衫,给孩子添了两套运动服,自己打开衣柜,翻出前年买的旧外套,拍了拍上面的灰尘,告诉自己“还能穿一年”。
比省钱更熬人的,是藏在心里的那股“羞耻感”。周末早上想歇会儿,不叠被子、不擦桌子,就躺在床上刷会儿喜欢的短视频,可刚放松没十分钟,听到老公开门回来的脚步声,身体像条件反射似的坐起来,慌忙把手机收起来,顺手整理起散落的抱枕——仿佛“偷懒”是什么不可饶恕的错。明明腰因为常年做家务疼得直不起来,跟朋友吐槽时被劝“请个钟点工帮忙”,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万一被邻居说‘在家待着还嫌累’,多不好听。”
可凭什么呢?家里的地板是她跪着擦的,孩子的早餐是她早起准备的,老人的药是她记得按时买的,一家人的日子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孩子健康成长、家里温馨和睦,这些难道不是价值吗?为什么非要把自己逼到“花点钱就有负罪感,歇会儿就怕被指责”的地步,才算“合格的妈妈”“合格的妻子”?
有位妈妈说,活到40岁才突然明白:你对自己的态度,藏着别人对你的重视程度。以前总觉得“省着点,家里日子能过得宽松些”,可慢慢发现,自己舍不得买的衣服,老公不会主动想起;自己忍着累不喊疼,家人会觉得“家务本来就不重”;自己把所有好东西都留给别人,最后反而没人记得她也有喜欢的、想要的。就像她第一次给自己买了条超过五百块的裙子,老公惊讶地说“你怎么突然买这么贵的”,她笑着说“我值得”——那一次,她忽然觉得,原来不委屈自己,也没那么难。
中年妈妈从来不是超人,我们会累、会馋、会想偷懒,这些都不是错。该花的钱别省,不是要铺张浪费,而是别让“省钱”磨掉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该歇的时候别硬扛,不是要逃避责任,而是只有照顾好自己,才有精力照顾好家人。你先是你自己,然后才是妈妈、是妻子,别把“自己”这两个字丢在柴米油盐里,忘了当初也有过喜欢穿漂亮裙子、爱吃草莓的姑娘时光。
那些省下来的钱,或许能让账单上的数字好看一点,可丢了的日子里的温度、对自己的在意,却很难补回来。中年妈妈们,别把自己活太“便宜”,你的辛苦值得被看见,你的喜好值得被满足。先好好爱自己,再去爱生活、爱家人,这样的日子,才更有滋味。
来源:认知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