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他是自己走进门诊的,没啥明显的症状,就是最近小便变少,人乏力,口干舌燥。血压飙得高,脚还有点肿。他老婆一边帮他挂号,一边低声埋怨,“我早就说了,你一天喝那么多功能饮料,哪有人这样当水喝的?”
55岁,不算老,说走就走也太突然了。
那天他是自己走进门诊的,没啥明显的症状,就是最近小便变少,人乏力,口干舌燥。血压飙得高,脚还有点肿。他老婆一边帮他挂号,一边低声埋怨,“我早就说了,你一天喝那么多功能饮料,哪有人这样当水喝的?”
查完化验,结果一出来,大家都愣住了。肌酐900多,尿素氮飙到30多,肾功能基本就剩个架子。诊断是明确的:慢性肾衰竭,已经到了需要透析的阶段。
妻子当场就哭了,说早几年就劝他别这么折腾身体,可他总说“没事,我身体倍儿棒”。现在好了,医生说晚了,肾保不住了。
现在很多人对肾脏的关注度确实不高。觉得不疼不痒,应该没啥大问题。可肾病就是这样,安安静静就把你拖下水了。
肾脏,负责过滤身体里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如果它出问题,毒素就会在体内堆积。早期肾功能下降没啥特别症状,很多人都扛着,等到发现时,往往已经错过干预的最佳时机。
这个55岁的男人,其实早就有高血压,还爱喝甜饮料、熬夜、吃烧烤。每次单位体检,医生都提醒他肌酐偏高,但他总觉得是小数值的波动,没当回事。
后来他老婆一边哭一边说,他每天要喝四瓶功能饮料,尤其是那种主打“提神抗疲劳”的。早上一瓶、下午一瓶、晚上还喝两瓶,甚至吃饭时都当水喝。
里面含有咖啡因、糖分、电解质以及一些所谓的“保肾草本成分”,看起来是健康的,实际上对肾负担极大。尤其是那些钠含量、磷含量偏高的饮料,会在无形中“掏空”你的肾功能。
这些饮料让人有种“精神焕发”的错觉,身体却在默默透支。
慢性肾衰竭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往往是由慢性肾病一步步发展来的。糖尿病、高血压、长期用药、饮食重口味,这些都是风险因子。
很多人以为肾病就是肾炎发作、腰痛,其实不然。真正的肾衰竭,初期可能只有些轻微水肿、尿量变化,或者就是疲乏无力,这些都特别容易被忽略。
随着毒素积累,才会出现食欲下降、皮肤瘙痒、口臭、甚至意识模糊。等到这个阶段,肾功能已经掉到不能再掉了。
这位男子的妻子其实一直在努力。她知道他爱吃咸、爱喝饮料,身体检查也有异常。她提醒他控制饮食、别乱补,可他总是敷衍过去。
“我又没感觉不舒服。”这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很多中年男性都有这种心态,觉得自己挺得住,什么都能扛。
可身体不是用来赌的,一旦失控,就是不可逆的。
妻子哭着说:“我劝了好多年,他就是不听。”那种悔恨和无奈,看得让人心酸。
现在很多人一听肾不好,就想着吃补药、喝保健品。吃枸杞、炖黄芪、泡参片,好像这些东西能“补回来”。
可肾脏的机制,靠的是保护,不是“补”。一旦损伤不可逆,靠什么也补不回肾单位的数量。
想让肾脏不出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多喝白水、少吃咸食、规律作息、控制三高、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一些常见的止痛药、抗生素,长期使用,都会对肾脏造成伤害。
肾衰竭,到了终末期,基本就只有两个选择:透析或者换肾。换肾难度高、费用高,还得排队等源。大多数人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
透析不是简单挂个机器,每周三次,一次四小时,长期下来身体也会变虚。生活质量、经济压力、心理负担都很大。
所以说,肾脏值得你提前保护。不是你现在没事,就永远没事。尤其是三高患者、中年男性、爱喝饮料的人,更要警惕。
那天男子住院时,妻子坐在走廊哭了一晚上。她说,这些年日子也不算差,但他就是不信医生的话,不听劝,非要等一纸诊断书才愿意面对。
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他要是早点听话,现在也不至于躺在病床上。”
健康这事,永远不是一个人的事。它牵动的是一个家,是爱你的人的希望。
别等到晚了,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李志宏,张雪峰.慢性肾病与高血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0,40(3):201-204.
2. 王敏,李静.功能性饮料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21,15(7):603-606.
3. 赵丽,刘洋.糖尿病患者食用葡萄对并发症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健康营养,2022,32(5):88-90.
来源:医璐健康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