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些技术含量高、效率提升大、代表着未来方向的先进生产力通通可以称作新质生产力。而6g通信和量子科技以及可控核聚变则是新质生产力排名前三的核心产业,布局其中的上市公司很多,今天就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二十家上市公司进行系统阐述,名单仅供参考不作投资依据。
那些技术含量高、效率提升大、代表着未来方向的先进生产力通通可以称作新质生产力。而6g通信和量子科技以及可控核聚变则是新质生产力排名前三的核心产业,布局其中的上市公司很多,今天就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二十家上市公司进行系统阐述,名单仅供参考不作投资依据。
在6G通信领域,
6G的核心目的之一是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卫星网络是关键。所以,相关的公司主要围绕卫星的制造、发射和运营。比如中国卫星,就是专门研制小卫星的;中国卫通,则是负责卫星通信运营的“国家队”。地面上,需要大量的配套设备,像中兴通讯这种通信设备巨头自然是绕不开的。
信号要想传得远、传得稳,离不开光模块,这个领域有中际旭创和光迅科技等老牌玩家。天线方面,通宇通讯、盛路通信都在积极布局。而华力创通和北斗星通则分别在卫星通信芯片和导航芯片领域有所建树。
再来说说更前沿的量子信息,这领域听起来科幻,但已经有不少公司在踏实耕耘了。
量子技术主要分计算和通信两大块。在量子通信方面,国盾量子是业内公认的标杆,主要从事量子通信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服务。神州信息的业务则覆盖了量子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平时的运行维护。一些公司通过合作或投资参与其中,比如科大国创就参股了专注于量子精密测量的国仪量子;浙江东方则间接参股了科大国盾。
在量子计算和相关安全应用上,苏州科达已经有了成熟的量子视频会议系统并投入商用;格尔软件则在研究能抵御量子计算攻击的密码技术。光迅科技旗下的子公司也在涉足量子光芯片领域。可以看出,虽然量子科技商业化还在早期,但这条赛道上的选手们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作为人类未来终极能源的可控核聚变,对新材料新技术的要求最大,作为高端钛材领军企业,西部材料通过子公司天力复合供应可控核聚变关键材料,钛-钢复合材料用于ITER项目杜瓦结构层,钨基复合材料适配反应堆内壁,钨铜热沉材料组件已应用于大科学装置,突破国际禁运技术。
通过持股贵州航天新力切入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东方精工,是ITER项目磁体支撑等核心部件供应商,累计签订约6.9亿元合同,还独家中标BEST项目磁体支撑全部订单,首套产品已通过中科院验收。
深耕聚变装备二十余年的上海电气,交付CRAFT全球最大TF线圈盒、BEST线圈盒,参与ITER磁体测试杜瓦研制,攻克超大锻件焊接等技术,覆盖EAST、HH70等多项目,具备全产业链供货能力
其实这些前沿科技的背后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撑。提供算力设施的公司,比如中科曙光、工业富联,就相当于数字时代的“发电厂”。而人工智能领域,像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昆仑万维在AI大模型方面,都有长期的投入和积累。
总的来说,新质生产力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空中的6G卫星,到实验室里的量子计算机,再到我们身边的各种AI应用,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未来产业图景。上面提到的这些公司,只是各个领域的部分参与者,梳理出来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当前市场的热点和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
重要提示:本文涉及的上市公司仅供参考,不作投资依据。
来源:长久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