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商平台“二选一”争议在双十一购物节期间再次成为焦点,京东、抖音电商和美的三方纷纷作出回应,呈现一场罗生门。
电商平台“二选一”争议在双十一购物节期间再次成为焦点,京东、抖音电商和美的三方纷纷作出回应,呈现一场罗生门。
近日,有传言称京东强制要求商家在“双11”期间在其他平台的商品价格不能低于京东,并对违规商家处以重罚,特别是“美的集团因价格问题遭京东罚款500万元”的截图在网上流传。
对此,京东、抖音电商和美的三方在10月29日至30日期间分别作出了回应,但说法各异。
01 三方回应京东内部人士回应称,近期“京东对美的巨额罚款”、“京东二选一”等谣言,是因为京东要求在自己平台上的售价不能高于其他平台,引发与抖音直播间之间的价格竞争而产生的。
该人士解释,美的等品牌在京东平台销售量很大,京东要求在自己平台上的售价不能高于其他平台,这种做法是确保销量大的平台价格具有竞争力。
京东否认构成“二选一”。
京东内部人士强调,“二选一”本质是限制去别的平台经营,所以京东不是“二选一”。他认为,“二选一”概念被模糊使用,是对京东正常价格策略的曲解。
抖音电商内部人士则持不同观点,他表示京东的回应正好证实了其限制商家在其他平台自主经营权的事实。
该人士引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某电商平台“二选一”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出“禁止平台内经营者在其他竞争性平台开店和参加其他竞争性平台促销活动”属于限制市场竞争的“二选一”违法行为。
抖音电商内部人士表示,期待有关部门可以对此事件予以核实,维护电商领域的正常市场秩序。
美的方面否认了被罚款一事。
据美的方面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网络上相关提及美的的文章属于不实信息。
02 争议背景此次“二选一”舆论风波背后是存量市场的“生态博弈”。
线上电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焦点已从单纯的商品价格,延伸至流量分配、内容生态和用户时长的争夺。
双十一期间电商平台竞争激烈。
京东于10月9日启动今年双十一,比去年提前5天;抖音衔接中秋大促,周期长达57天;天猫10月15日启动,周期达31天。
据抖音电商公布的数据,“双11”大促首日成交商家数量同比增长75%,销售额破亿元的品牌数量同比增长800%。
有商家透露,京东以“价格违规”为名对部分商家开出高额罚单。
一个曾接收到京东相关要求的商家反馈,10月21日,某知名家电品牌因为一款产品在叠加抖音平台券后价格低于京东,被京东开出500万元的罚单。
03 法律视角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认为,京东要求平台内经营者在自身平台的售价不得高于其他平台的行为,与传统意义上“禁止商家入驻其他平台”的排他性“二选一”存在明确区别。
李旻表示,此次围绕“京东二选一”“美的遭罚款”的谣言风波,结合各大电商平台在电商价格、流量生态上的直接竞争关系,可视为商业竞争的具象化延伸。
从法律层面看,若谣言确实系部分主体为展开商战,打压竞争对手而编造、传播,可能触及商业诋毁相关法律规制。
根据《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利用网络恶意散布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誉,即构成商业诋毁。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分析指出,“二选一”针对的是“渠道”本身,而京东要求商品在其他平台低价时需同步下调京东售价。
这一“价格平价”条款核心针对“价格”,二者存在本质区别。
电商平台竞争白热化。本次争议围绕着京东的“价格平价”条款展开,京东称其目的是确保价格竞争力;抖音电商则指责该行为限制了商家的自主经营权。
随着双十一大促持续推进,电商平台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战,逐步延伸至流量、生态和商家的全方位争夺。
来源:原点新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