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到底是哪些病,悄悄藏在“痒”背后?你以为是皮肤问题,其实可能和肝脏、肾脏、甚至血液系统都脱不了干系。今天我们就来掰扯清楚,痒这回事,究竟在暗示些什么。
说句你可能不爱听的实话:痒,可不是你皮肤干了、蚊子咬了那么简单。很多人身上一痒,第一反应就是挠,挠完舒服了,就当没事儿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总是莫名其妙发痒,会不会是身体在“敲警钟”?不是危言耸听,有时候痒,真的是身体在偷偷告诉你:“我出问题了。”
尤其是那种反复的、没有明显诱因的发痒,不是洗澡水太热、也不是换了洗衣粉,而是忽然就开始痒,越挠越痒,晚上睡觉也被痒醒。
你以为是小问题,结果一查,背后的事儿可能比你想象得严重。
那到底是哪些病,悄悄藏在“痒”背后?你以为是皮肤问题,其实可能和肝脏、肾脏、甚至血液系统都脱不了干系。今天我们就来掰扯清楚,痒这回事,究竟在暗示些什么。
先说个很多人没意识到的事儿:皮肤其实是内脏的“广播电台”。你身体里哪个系统出毛病了,它不一定会立刻让你疼,但很可能先让你痒。
比如说,肝有问题的时候,胆汁排不出去,会堆在血液里,刺激皮肤神经,就开始痒;肾功能下降,代谢废物排不出去,血里的毒素刺激皮肤,也痒;
还有些血液系统的病,比如淋巴瘤,痒得让人抓破皮都停不下来。关键是,这种“病理性发痒”,和普通的皮肤病痒,根本不是一个路数。
最吓人的是——这些痒,有时候压根没皮疹。就是皮肤看着挺正常的,就是痒。你去药店买点止痒药,涂了也没用。越拖越久,越痒越频繁,到可能都不是药能解决的事了。
我们一个个说。第一种要提的,就是胆汁淤积性肝病。别听名字拗口,意思其实就是胆汁排不出去,淤在肝里。这个时候,人体会通过皮肤“排毒”,结果就是——痒。
尤其是夜里更严重,整晚都睡不踏实,一挠就一大片红痕,但又不是湿疹。还有些人,怀孕后也会胆汁淤积,叫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肚皮、大腿、手心脚心奇痒无比,连睡个觉都是折磨。
再说说慢性肾功能不全,就是俗称的“尿毒症前期”。当肾脏过滤功能下降,身体里各种代谢废物排不出去,就会刺激皮肤末梢神经,导致全身瘙痒,尤其是背部和下肢。
更烦人的是,这种痒不是一阵阵的,而是持续性的,像跟你杠上了一样。有些人以为是皮肤干,拼命搽润肤霜,结果半点用都没有。
第三种,很多人根本没想到会和痒有关——甲状腺功能异常。特别是甲亢,体内代谢加快,皮肤温度升高,汗腺分泌旺盛,容易出油、出汗,结果就出现瘙痒、皮肤潮红这些症状。
你以为是上火了,结果是一身激素乱跳。甲减也可能引起痒,但机制不一样,是因为皮肤干燥、血循环差造成的。甲状腺这玩意儿,安静的时候你根本不在意,一旦出事,连皮肤都“跟着闹腾”。
还有一种特别隐蔽的——造血系统疾病。比如霍奇金淋巴瘤,初期根本没啥痛感,也不发烧不咳嗽,就一个特征:痒。
痒得没边,甚至洗完澡痒得更厉害。而很多人就是在这个阶段被忽略了,以为是皮肤问题,结果病情发展了好几个月才被发现。
说到洗澡痒,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原因:多发性骨髓瘤或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些病人洗完澡后皮肤痒是典型特征,和水温无关。
血液的黏稠度改变,导致皮肤血管扩张、神经更敏感,痒得人跳脚。
有些人痒出心理问题来,整天惶惶不安,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有一类病,名字听着挺玄乎,叫特发性瘙痒症。翻译成人话,就是找不到原因,但就是痒。
医学上很多时候也只能对症处理,但这类痒往往和神经系统、精神状态有关。焦虑、抑郁、长期失眠的人,皮肤也容易出现异常感觉。
再说个“老年人专属”的常见痒源——糖尿病。血糖高了,影响到小血管和神经,皮肤干得跟沙纸似的,毛囊分泌减少,抵抗力下降,结果就是痒。
尤其是小腿、脚踝、后背……越抓越痒,越抓越干,最后抓破皮还容易感染。你看着是皮肤问题,其实是糖代谢紊乱在作祟。
还有一类不能忽视的痒,是和过敏性疾病有关,比如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这些
这类病痒起来那叫一个“快狠准”,来得突然,走得慢,还反复发作。关键是,这类病很多是体质问题,不是吃了点什么、碰了点什么就能解释的。
有些人对空气里的某些成分都能过敏,搞得一年四季都在挠。
说到这儿,你可能已经意识到:痒这玩意儿,根本不是皮肤自己的“小情绪”,而是全身健康状态的一面镜子。任何一个系统出问题,都可能通过“痒”来报警。
但我们也不能一痒就风声鹤唳,得癌了、肝坏了、肾衰了。那太夸张了。重点是:如果你持续发痒,时间超过两周,且没有明显皮疹、涂药无效,就该去医院查查。
特别是痒得晚上睡不着、越挠越严重,甚至开始掉体重、出虚汗、乏力,那就不是小事了,得赶紧去查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甲状腺激素这些。
说白了,真正值得担心的不是“痒”,而是你不知道痒的原因,还把它当成普通皮肤干燥来对待。时间一长,病情拖久了,那才是后悔都来不及。
适当的止痒药也不是不能用,比如炉甘石洗剂、薄荷脑软膏,可以缓解一时的瘙痒。
但如果痒是内科问题导致的,这些药顶多是“头疼医头”的安慰剂,根本治不了本。真正要做的,是把“痒”当作一个信号,去找出它的根源。
还有一点要提醒,很多老年人皮肤变薄、神经反应迟钝,可能“痒感”不那么明显,但这并不代表身体没问题。有些人甚至是靠家人发现他老挠才去就医的。所以说,别轻视了这点“小动作”。
再提醒一句,痒不痒这事,是身体自己的语言,不懂它的“方言”,就得靠医生来翻译。别等到病情严重了才回头想起“我那会儿其实就老痒”。
那你有没有被痒困扰过?你觉得自己痒的原因是什么?是皮肤干?还是体内真的有“隐情”?留言说说看,咱们一起聊聊这个“痒到灵魂深处”的话题。
你最近有没有哪种奇怪的痒?你觉得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瘙痒性皮肤病诊疗指南(2022)》.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5(10):721-728.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内科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微知识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