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被长安西市的叫卖声吵醒,你揉着眼睛坐起身,雕花描金的木榻上铺着软乎乎的丝绸褥子,窗外传来胡商的吆喝和铜铃脆响。身着襦裙的侍女端着铜盆进来:“郎君,辰时已到,早膳备妥啦!” 你这才惊觉,自己竟穿越到了盛唐长安。
清晨被长安西市的叫卖声吵醒,你揉着眼睛坐起身,雕花描金的木榻上铺着软乎乎的丝绸褥子,窗外传来胡商的吆喝和铜铃脆响。身着襦裙的侍女端着铜盆进来:“郎君,辰时已到,早膳备妥啦!” 你这才惊觉,自己竟穿越到了盛唐长安。
侍女摆上描金漆案,第一道菜就是蒸饼,雪白的面饼松软多孔,咬开还能尝到里面的枣泥馅。“这是慈恩寺旁张记的胡饼,今早刚出炉的!” 侍女笑着解释。你突然想起《唐国史补》记载 “长安盛行胡饼,士庶皆食”,原来唐朝人早就把 “馒头” 吃出了花样。
旁边铜碗里的粟米粥冒着热气,米粒熬得软烂,上面还撒了几粒红枣。搭配的小菜是醋芹和酱瓜,酸脆爽口,解腻又开胃。这醋芹可是唐太宗的最爱,《隋唐嘉话》里就写过他特意为魏征做这道菜的趣事。
正吃着,侍女端来一盏煎茶,茶末被碾得细腻,煮好后上面浮着一层白沫。你抿了一口,茶香中带着淡淡的盐味,原来唐朝人喝茶爱加调料,盐、姜、陈皮都是常见搭配,这和后世的清茶饮法大不相同。
午时的宴席堪称豪华,案上摆满了青铜餐具。先上的是炙羊肉,烤得金黄的羊肉外皮焦脆,一刀切下油脂四溢,撒上的孜然粉香气扑鼻。“这是西域传来的做法,用的是河西走廊的羯羊!” 负责膳食的厨役介绍道。你想起《资治通鉴》记载 “唐时羊为肉食之首”,果然名不虚传。
接着是醋溜鱼,鲜美的鱼肉裹着酸甜的酱汁,口感嫩滑。唐朝的醋已经很普及,不再像商朝那样依赖梅子调味,这道菜正是当时长安酒楼的招牌菜之一。旁边的驼峰炙更是惊艳,驼峰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据说这是西域进贡的珍品,只有贵族才能享用。
主食是稻米饭和胡麻饼,稻米饭颗粒饱满,是江南进贡的优质大米;胡麻饼则香脆可口,上面撒满了芝麻。配菜还有清炒菠菜和凉拌苜蓿,这些都是从西域传入的蔬菜,在唐朝已经成为常见食材。
下午有点犯困,侍女端来一碟酥山,这可是唐朝的 “冰淇淋”!用奶油和蜂蜜制成,冻在冰窖里冷藏,口感绵密香甜,上面还点缀着花瓣。《唐摭言》里就有 “酥山之妙,在于冰清玉洁” 的记载,没想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就这么会吃。
还有桂花糕和杏仁酪,桂花糕甜而不腻,满是桂花香气;杏仁酪细腻顺滑,营养丰富。你一边吃一边感慨,唐朝的点心种类比想象中还要多,光是《清异录》里记载的就有几十种。
晚宴的排场更大,红烧熊掌、白切鸡、酱鸭摆满了一案。最特别的是浑羊殁忽,这是一道融合了胡汉风味的大菜,把鹅肉塞进羊肚子里烤制,鹅肉吸收了羊肉的香气,味道堪称一绝。
饮品除了葡萄酒,还有米酒和果汁。葡萄酒是西域进贡的珍品,色泽艳丽,口感醇厚;果汁则是用新鲜水果压榨而成,酸甜可口。你想起李白的诗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此刻才算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意境。
餐制规范:唐朝已经实行三餐制,早膳、正餐、晚宴分工明确,贵族还会在下午加一餐点心,饮食节奏比商朝灵活得多。
主食种类:以稻、麦、粟为主,面食发展迅速,蒸饼、胡饼、面条等种类繁多,江南的稻米和北方的面食在长安都很受欢迎。
肉食与蔬菜:羊肉是最受欢迎的肉食,其次是猪、鸡、鸭,贵族还能享用驼峰、熊掌等珍品;蔬菜种类丰富,既有本土的葵菜、芹菜,也有西域传入的菠菜、苜蓿、胡萝卜。
烹饪与调味:烹饪技法包括烤、煮、蒸、炸、炒等,调味以盐、醋、酱、糖为主,还广泛使用孜然、胡椒等西域香料,胡汉风味融合明显。
来源:老邢家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