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8岁大S走后不到九个月,有人把她的骨灰说成项链,还点名范玮琪在十万人面前戴了它。
48岁大S走后不到九个月,有人把她的骨灰说成项链,还点名范玮琪在十万人面前戴了它。
这条消息48小时刷屏一亿次,很多人第一反应不是真假,而是头皮发麻:原来身后事还能被这样消费。
范玮琪公司连夜发声明,只有一句重点:项链和遗骨毫无关系,再传播就法庭见。
可很多人没注意到,声明之外,范玮琪本人一句话没说,她越安静,越说明被气到说不出话。
大S走后,范玮琪在社交平台只留了一句话:她永远是七仙女的核心。
没有配图,没有表情,连蜡烛都没点。
这次被点名,她连悼念的自由都被抢走,还要先证明自己没把好友戴脖子上。
爆料的人没拿出任何照片,只说朋友的朋友在后台看见。
就凭这一句,全网开始帮她回忆哪条项链像骨灰。
有人把范玮琪三年前演唱会的截图翻出来,放大再放大,说那颗白色吊坠就是证据。
更离谱的是,评论区开始教网友分辨骨灰瓷和贝母的区别,好像人人都是珠宝鉴定师。
大S的妹妹小S手机一直关机,经纪人只说:希望外界给她家人一点空间。
一句话,道尽无力。
范玮琪的助理私下透露,她看到热搜时正在给女儿做早餐,手机差点掉进锅里。
她问助理:我到底要发多狠的声明,他们才肯相信我没有拿最好的朋友做首饰。
答案是没有,因为很多人并不想求证,只想看一个更刺激的版本。
为什么选范玮琪,原因简单:她最近有演唱会,有热度,有流量,拿她开刀最省事。
如果她只是素人,这条谣言连水花都不会有,这就是流量世界的冷酷算法。
有人靠一张嘴赚广告分成,有人却要花几十万律师费去擦屁股。
更惨的是,真正的悼念被冲垮,大家记住的只剩骨灰项链四个字。
大S生前最怕被误解,她说过:如果我哪天先走,请记得我笑的样子,不要哭。
现在她连这点愿望都被撕碎,朋友想怀念她,要先上网澄清没戴她的骨灰。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之前某导演去世,有人说他的骨灰被做成黑胶唱片,还有签名版。
再往前,某歌手被传骨灰撒在演唱会干冰里,观众吸一口就是永远在一起。
每次套路一样:先挑最亲密的朋友,再编最猎奇的用途,越离谱越像真的。
平台算法也吃这一套,停留时长高,评论区吵得凶,流量就往上翻。
等家属辟谣,热度早过去,没人关心道歉,只剩当事人自己一夜白头。
范玮琪这次学乖了,声明里直接点名营销号,一个都不放过。
律师团队已经取证,包括转发过万的网友,也可能收到传票。
别觉得转发只是随手,真追究起来,赔偿金额足够让普通人掉一层皮。
如果你不想成为下一个被告,记住三句话:没图不转,没源不信,没证不乱。
大S的骨灰根本没做成项链,她的家人把她安放在金宝山,面朝阳光,安静得像睡着。
范玮琪演唱会上戴的是品牌赞助,官网还能买到,售价两千八,材质是贝壳,不是人骨。
真相就这么简单,却没人愿意点进去看,因为不够刺激。
可正是这些不刺激的真相,才构成一个人最后的体面。
别让算法决定你的记忆,也别让谣言替你悼念朋友。
下一次再看到类似标题,先停三秒,想想如果是你,被说成把闺蜜挂脖子上,你是什么滋味。
这三秒,就是给逝者最后的温柔。
网络没有删除键,但人有判断力。
愿大S在另一边继续当漂亮仙女,不被打扰,不被消费,不被项链。
来源:真诚雪梨F